昨日入洛阳,误入瀍中街。在中街西餐厅左手拿叉,右手着刀,生平第一次吃西餐。感觉挺不错!

餐后来到一游园,看介绍才知道这是洛神公园,步行向一大塔方向,走近方知这是朱樱塔,是当年武瞾赏朱櫻的地方,塔下有一条河,黄色的河(因为上游连续下雨的缘故),河水滚流,让人一度怀疑这是黄河,实际是流经古都洛阳的一条著名河流——洛河,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条著名河流。洛河与黄河汇合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

打开地图,看地图上的洛河,在地图上一直往西搜索,找到洛河源头,原来源头在陕西蓝田,再沿着地图往东搜索,一直搜到偃师,在偃师洛河和伊和汇流,从汇流的地方开始,被称为伊洛河,伊洛河流经巩义,在南河渡与黄河汇流,称为“河洛汇流”。

洛阳人认为曹植的《洛神赋》写与洛阳,巩义认为《洛神赋》写在巩义。而且有人认为《洛神赋》写作背景是曹植与其嫂嫂有私情,嫂子去逝后为纪念嫂子而写,也就是说借洛神(宓妃)纪念嫂子,在网上找到曹植写的《君子行》,原文是: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里边写的“叔嫂不亲授”讲的是人伦,这里可以看出曹植还是比较注重人伦的,因此他不可能和自己嫂嫂相恋。

曹植文章有楚辞之风,屈原善以香草美人比喻君王和有德行的人,在《离骚》中显现颇多,所以曹植《洛神赋》中“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这里的芝田应该指的是“长满芳草”之处,这里适合“秣驷”(放马喂马),而芳草之地,在伊洛河畔有很多,所以我们巩义芝田镇位于伊洛之滨,有芝田之地,并不稀罕,但是硬把巩义的芝田和《洛神赋》中的“芝田”拉在一起,有点牵强附会了。

总之昨日入洛,收获颇大,洛阳是因为在洛水之北,而河北为阳,才称“洛阳”,还有借洛神公园,深读曹植《洛神赋》感知汉赋之美,又读《君子行》,双文引起我探索传统文化的欲望。君子只有游,才会有诗和远方。
作者:贺志龙
编辑:神采巩义,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