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二十四节气的诗泛滥 文/王恒昌
二十四节气的诗泛滥 文/王恒昌
精华热点
文/王恒昌
我们的老祖宗
通过观察日月的运行规律,
很早便发明了科学的
世上罕见的夏历。*
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
并归为春夏秋冬四个季。
又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个节令,
记录冷热循环 农事忙闲更替。
摸索出一套以节气命名的
以气温升降为主的生产计划和谚语。
开始只是农民作参考,
后来引起文人们的浓厚兴趣。
把各个节令的物候特征,
描述得活灵活现 煞有生气。
将各地的四季风光,
写得简炼生动 景色秀丽。
并把诗人的各种感情,
渗透溶化到节令的词语里。
从平川沃野到丘陵山地,
从江河湖海到瀑布小溪,
到处都有文人的诗作,
到处都有二十四节气的痕迹。
直到唐诗宋词和元曲,
诗歌发展到登峰造极。
节令的文章到处可见,
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
它几乎将各种内容包含殆尽,
把写作的阵地全部占据。
现如今网络文学的大普及,
又让节令的诗歌再次高潮涌起。
什么节气雪化冰消,
什么节气解冻耕地。
写了不下千遍万遍,
什么节气播种什么庄稼,
什么节气收获棉麦豆米,
在同一节气里 相同的文字铺天盖地。
什么节气刮什么风,
什么节气开始下雪降雨,
今年写了明年还写,
都是似曾相识的词语。
什么节气什么花儿开,
什么节气什么鸟儿啼,
张三写了数十遍,
李四王五接着又重提。
纵观当今诗歌平台,
节令诗占有将近一半阵地,
很难发现有什么新鲜玩艺。
每天享受山珍海味,
时间久了会吃腻,
每日三餐都吃肉,
含在嘴里如同嚼泥。
既使诗歌结构很合规矩,
既使诗歌词语精美华丽,
这样重复来 重复去,
千篇一律的文章有何意义?!
自然界变化千头万绪,
社会前进日新月异,
百行百业百条道路可行,
各种思维靠人去解剖分析。
我们不禁要问:
难道除了二十四节气,
再没有可写的命题和事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