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青梗峰 亦名: 提刀老屠;博客名:一袭青衫。男,1970年生于山西太原,现供职于某央企。
青梗峰师长少时家贫,无资苦读,却喜诗词。借邻人之唐诗以读之,夤夜不休,竟过目成诵。稍长,诵通史、研习易、现代文学等,遂览群书。后行及中州,识见乃广。每有逸兴,辄下而书,如有神助。其诗往往有可观者,锦句频传。
吾犹爱其五言,读之悦人耳目,如清风拂面,如听梵音涤人心智,如同欣赏月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令人心旷神怡;其诗读后余味尤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众家皆曰其诗承汉魏、盛唐,赞其有“五言长城”之称号也不为过之。
嗟乎,公子如玉,明经擢秀。今特推出我的师长:青梗峰老师其中的4篇散文:《伟大的一夜情》、《我爱的人为什么不爱我》、《巫山行》、《无由的文字》,与诸君共赏。
后期我会陆续一一推出,请大家关注不要错过欣赏美诗🌷 🌷 ☕ ☕

伟大的一夜情
青梗峰(山西)
一夜大约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词语之一。初见到这个辞儿的时候,我就一头雾水,情难道只有一夜吗?后来,见得广了,听得多了,也就不为其惯了。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一夜是种差,在巫山云雨的长河中,何其短也?情则是属,何其亘古而不变也。一夜情,三个字结合在一起,一长一短,无疑中增添了可视觉观赏性、思维拓展性和欲望的神秘性。其实,这一组合,大大丰富了人们的世界,世界因此而精彩了许多。清凉的夏天,一身材修长的女郎套上一超级短裙,该留白的留白,该吸张的吸张,自有一番丰韵。无论这个女郎长得如何影响市容,但这一组合足可以使登徒子再翻几次墙头。
然而,对于卫道士来说,这显然可以激起他们口诛笔伐的动力。我虽常以捍卫人性自居,崇尚人性自由,但对一夜情形式的认同并不能带来对其本质的认可,甚到有些厌恶。在这个无情无义的世界里,一夜情本身就是压力的渲泄、感官的刺激,既使有些人性自由的成份在里面,也只是托词罢了。在了解了众多风雨之后,我发现,我错了。
这个风雨与我的实践无关,因为我向来与佛有缘,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因为我向来注意逻辑的起点和逻辑过程。但我忽略了结果。这个风雨,在中国历史中俯仰皆是。从改变中华民族进程来看,禹和孔纥是必须提出来的。因为他们一夜情的结果,一个开创了中国政治历史的新纪元,一个开创中国思想历史的新纪元。
禹是夏朝的奠基人,其功绩大家是耳熟能详的。他的婚姻既有父权制的特点,也有母系制的余韵。在那个年代,解衣裸体,男女相嬲,养欲而乐志。可以说那时的婚姻关系,只是赤裸裸的两性关系,并且男女的结合是自由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禹发生一夜情的次数和数量一定是很高的,可惜的是,他的一夜情过程,史书中没有留下泥沙,但我一直认为,数量很多,质量不是多高,可能与他遇到的女子多有一定的关系吧。他的一夜情最伟大结果就是产生了中国第一个帝王:启。这个与他发生一夜情的对象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女人:涂山女。
屈原本是我很敬重的文人,他的气质才华我是五体投地的。但他似乎对一夜情也很感兴趣:《天问》中说:“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其实,这句话的关键词在通字。男女性关系可以分为四种:强、诱、逼、通,只有通才是符合人性与常理的。问题是这个通字是不是一夜情。一夜我想无可厚非,有没有情,才是问题的根本。后来,涂山女的“候人兮猗”一句唱词,开创了中国历史女声独唱的先河,我才感觉到,涂山女与禹之间,才是真正的一夜情。
更为历害的是,他们一夜情的结果,出了一个君王。启就是石头裂开的意思。据说涂山女怀启时,走到嵩山脚下就突然化成石头,禹赶来后大喊:“还我儿子!”于是石头向北而裂掉出启来。这一掉本来没有什么,但它是一夜情的结果,就有了伟大的意义,并且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另外一个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孔子,他也是一夜情的结果。孔子的父亲叫孔纥,母亲叫颜征在。传说因对他的大老婆施氏不满,在失意的时候,在尼丘山遇到了颜征在。孔纥是鲁国有名的武士,自然英气逼人,干柴烈火,岂有不合之理?是不是一夜,按古代的说法,最多也就是六个时辰,我无从知晓,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极有可能的。作为遗传因素,孔子后来强调的仁爱,一方面可能是对他大妈的批判,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颜征在对孔纥的深情。
无论是启还是孔子,他们的父母在发生一夜“情”的时候,可能还没有什么情,最多也是两身相悦罢了。但是,从过程来看,他们的后来的生活还是比较不错的,一夜有理,情之然也。从结果来看,生出了两个伟大的人物,是不是一夜情是优生的好办法,一不小心就能弄出个伟人来?
一夜情的好与坏是众说纷坛。有人分析,古罗马帝国就溃于一夜情,翻开史书看看,也是很有道理的。其实,他们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
根本的问题是谁发了一夜情!如果是平民百姓,大约会是苟合,野合之类的词儿,一夜情只是上层人的华美的托词。史书上能留下来的,也是上层人物的事。平民百姓会配“一夜情”这个辞儿吗?
直到现在,发生一夜情的人物中,大多数是所谓的“精英”,最起码是中产者中,发生的概率才会高。不过,无可厚非,历史总是为精英服务的。这些精英,不仅引导了所谓的物质、精神方向,而且也引导了性方向,更让我们重视的是,他们创造、鼓吹、引导了性的心理、生理、文化结构。上天保佑!一夜情的创造者,你们创造多少一夜情我都赞同,问题是你们能不能再创造出一两个伟大的人物来?再启一次民族新纪元?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句话: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我爱的人为什么不爱我
青梗峰(山西)
一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这是《水浒传》中潘金莲刚出场时施大爷对她的描写。可能是因时代不同的缘故,我发现施公对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怀有一种阴暗心理,他更关注女人的眉、脸、腰、口。不过,这不是他的问题,中国古代下层知识分子关注女人的部位大抵相似。其实,从相学的角度来看,也不无道理。眉是乳房的延伸,脸是胴体的延伸,口是生殖系统的延伸,腰是臀部的延伸。那个时候没有吊带装或是超短裙,可以把女性性征最大限度地暴露,一饱眼福,那时候长衣大袖,严严实实,只好转换角度,从另一个渠道来意淫了。
施大爷本是祖先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第十五代孙,少习儒学理论,加之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理学盛行的时候,“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是浩大的,而人欲能灭掉么?不单是他笔下的潘氏,就连他也过不了这一关的。应该说潘氏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否则她嫁给武大之前,他的主子也就不会看上她了,而在施公的眼里,最为体现女性性征的部位,被他说成了雨恨云愁、风情月意、燕懒莺慵、蜂狂蝶乱,要是在现在,我们可以以欣赏的目光说:这个小姐真性感!不过,施大爷最后也不得不承认,金莲同志是花解语、玉生香,的确是人间的尤物,要是参加新丝路大赛或是选美,该同志名列三甲才是正常的呢。问题是现在的名模或什么小姐,大约与潘氏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只要通过与某个名人创作一个什么绯闻之类的,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她所要的一切,特别是得到能给他带来一切的孔方兄。用青春赌明天,是潇洒走一回的抵押。而几百年前的潘金莲,却比现在的人现实的多,她知道,她为什么要活着,是为谁活着。
二
潘金莲出身、籍贯,以及父母、兄弟之类的,书中没有交待,只是说她是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这段话要是放在现在,肯定会让人笑掉大牙。这样的大款找也找不到,何况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唯一的解释中她不愿意做人家的二奶,因为她需要的是一个爱她的,她爱的人。什么金钱、房产,在她眼里如粪土,这可比某歌星、某影星之类的在人格上强了不知多少倍!拒绝的结果,就是她命运悲惨的开始。
基于报复的原因,这个大户倒赔了些嫁妆,把他嫁给了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的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那时候结婚前是不可能见面的,既使是哪个风尘女子或私奔者婚前有身,也只是“奉儿女之命成婚”的婉辞,不象现在,同居、私生子等赤裸裸的字句到处充盈,实在是与古人有相当大的差距。似乎显露本能倒成了文明的另一个代词。当武大揭开潘金莲面纱的一瞬,她如何做想,施公没有交待,但我相信:她在抱怨上天的同时,一定是在痛恨吃人的理教。好在她是一个能自我平衡的女人,在武大烧饼的热气中虚渡自已的青春。
武大个子不高,形态萎琐,并且婚后无子。个子不高,形态萎琐还能说得过去,男士不能以容定人嘛。婚后无子确实让人想到武大的性功能问题,特别是在那个年代。一个机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机会对于潘氏来讲,绝对不是主动争取来的,当打虎英雄武松出现时,连武大都不曾想到。
“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据着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
这一段话显然就是潘氏的内心独白。虽然施公用嘲讽的口气来写,但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万般无奈的、压抑许久的年轻女人的自我臆想。也许从这刻起,潘氏决定就把自已全身心地交给武二了。武二身材挺拔,力气夺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阳刚。
这,难道不是上天给予我的人么?
既然上天给了我,我就一定要让他归属于我!我已经虚过了二十二岁,再过几载,人老珠黄,青春不再时,我还有这样的机会么?为了爱,我潘氏无怨无悔。这一点我对她是佩服的要紧。接下来,她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希望得到武二的爱。第一招:同住。日久必生情嘛。“叔叔,在那里安歇?”武松道:“胡乱权在县衙里安歇。”那妇人道:“叔叔,恁地时却不便当。”武松道:“独自一身,容易料理。早晚自有土兵服侍。”妇人道:“那等人服侍叔叔,怎地顾管得到。何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不强似这夥腌□【音“匝”,字形左“月”右“赞”】人?叔叔便吃口清汤也放心得下。”武松道:“深谢嫂嫂。”三言两语,把武二哄到了家里。这里我对潘氏确实是另眼相看,真是计远而深虑。第二招:探究。那妇人道:“莫不别处有婶婶。可取来厮会也好。”武松道:“武二并不曾婚娶。”看看,从武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真是善解人意。
第三招:苦诉。那妇人道:“一言难尽!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清河县里住不得,搬来这里。若得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武松道:“家兄从来本分,不似武二撒泼。”那妇人笑道:“怎地这般颠倒说!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武松道:“家兄却不到得惹事,要嫂嫂忧心。”
通过这三招,潘金莲对武二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如果说刚见面时是钟情的话,现在则成了爱意了。
我本人对于敢爱敢恨的女人是十分佩服的。并且不是在被动等待,而是为了自已的所爱敢于出动出击,去努力争取。
三
接下来的事情都是按照潘氏的思路来进行的,一切似乎变得很顺利。每天端茶倒水,伺候的无微不至。我想武二定是生存感激。“过了数日,武松取出一匹彩色段子与嫂嫂做衣裳。那妇人笑嘻嘻道:“叔叔,如何使得。——既然叔叔把与奴家,不敢推辞,只得接了。”这种感激,对于一个久在流浪的男人来说,的确是发自于内心的。但潘氏深居内室,对于武二的这一举动却产生丰富的联想。唉,女人啊,一旦爱上了一个人,思想中他所有的举动都是为了她,甚至于也要把与已无关的事情拉到自已身边来。多情的MM们,可要注意了:)
潘金莲天真地认为,她的爱可能要实现了,这是一个瑞雪纷飞的下午。
武松却筛一杯酒递与那妇人吃。妇人接过酒来吃了,却拿注子再斟酒来,放在武松面前。那妇人将酥胸微露,云鬟半□【字形左“身”右“单”】,脸上堆着笑容,说道:“我听得一个闲人说道:叔叔在县前东街上养着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麽?”武松道:“嫂嫂休听外人胡说。武二从来不是这等人。”妇人道:“我不信,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武松道:“嫂嫂不信时,只问哥哥。”那妇人道:“他晓得甚麽。晓得这等事时,不卖炊饼了。叔叔,且请一杯。”连筛了三四杯酒饮了。
呵,酒壮情胆。古人是,今人也是。时下一些达官贵人也常常是在喝了酒之后去歌厅、桑拿找个小姐自娱。以酒为媒,一说是调情有味,二是延长性爱时间。中华酒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武二原是基于礼教才对潘氏理让,这一点金莲同志是万万没有想到的。难道我的爱对于你来讲,真是发乎情,止乎礼么?
潘氏一句“我自作乐耍子,不直得便当真起来!好不识人敬重”发出了千古红颜的万代幽叹!
四
爱与恨真是交错而来,爱之深,恨之深。潘氏对武二的爱转化了对武大的背叛。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注定好了的。
男人勾引女人,一般来说要具备五大要素: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大的行货;第三件,要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棉里针忍耐;第五件,要闲工夫,叫作‘潘、驴、邓、小、闲’。不过,五件要素样样具备的男人,可是少之又少,大约五千年才出一个,这个人就是西门庆。西门庆的一系列手段,让潘金莲一步步上钩。但是我现在认为,潘氏与西门的关系,只是肉体关系,以西门的风流,潘氏不可能把情给他的,她所做的,只是爱又不能,肉体的出轨罢。前一阵子,网上有个调查:肉体出轨与精神出轨你更注重那一个?大约有70%的人认为精神出轨更可怕,这也表现了对肉体出轨的宽容,已不所欲或不能欲,不施于它人,是不是很不公平?
西门与潘氏的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与武大相比,一定是云泥之分。罗袜高挑也罢,金钗倒溜也好,最起码,潘氏在西门的身上得到了生理上的满足。
武大是一个呆人。他发现了潘氏与西门的事之后,采取的手段是相当低下的,就是亲自捉奸。脑子里根本没有转变一下思路。以他的本事能比得上西门么?不若等当县刑警队长的弟弟回来处理多好?命归黄泉是历史的必然。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详。
可以说,潘氏是一个敢于冲破理教追求幸福的人,也是一个在残酷的环境下,为了个性解放把肉体与精神分开的人,肉体上的解放成了百千年人人所指的荡妇,但我要问的是:那些口口声声指责潘金莲的人,你们对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又做了何种形而下之这事?
潘氏临死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武二的爱。“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没有挣扎,只说是要叫,叫什么?饶命么?不可能,以她的聪明,知道死期已近,是不是要与武二说些什么?施公没有说。但我想,当她雪白的丰胸面对武二的尖刀,眼晴里一定是满含忧怨:
我爱的人为什么不爱我?

巫山行
青梗峰(山西)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何海,约无考证。但巫山却是历亘古而未变。世人常以元微之此《离思之四》论生离死别之情,祈让韦丛地下有安。韦氏家世豪门,端庄秀丽,辞世之后,元稹不得不写出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句子来。至于薛校书、刘采春等仅是风月之遇罢了。云梦在巫山之侧。楚王尝与神女相会,一夕欢娱,缠绵不绝。一句旦云暮雨让楚王在得到与得不到之间魂飞魄散。神女或许清楚,后宫粉黛,佳丽三千,王岂可以已而教上阳白发?有形化为无形,若即若离之间,实为女之“神”的最高境界。
然而,传说也好,历史也罢。其彰显的一个共同特点女为悦已者容。传统文化心理根深蒂固。亦如巫山之青,巫山之云,巫山之雨。
巫山之青,经四时而不衰,究其原因在于满山藤萝。宋汪元量有诗:宿酲未解据胡床,亭午披衣望麝香。 三峡夜来天似水,百蛮秋后月如霜。洲前橘柚垂垂实,石上藤萝细细长。又欲拿舟过滟澦,黄牛白狗接高唐。是单说藤萝妙处的。看来,藤萝是连接世人与神人的媒介,换句话说,是介于世人与神人之间的灵物。其黛淡无垠,尚可绕指。指尖划处,葱白可弹。寄于雄伟岸断,负阴抱阳,妙处不可言状。
巫山有石,石上有萝,而石为云根。有一著名词牌,唤作巫山一段云的,以其字雅典正,生平所未涉足。然立亭而望,倒是想起李季兰的诗来: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断云锁腰,疑乎神女之上矣。神女如此,何况世人?然,巫山云总是与离别相思闺怨联在一起,令人往生怅意。舟行遇雨。倘在北方,其势让人避之不及。倘在南方,其形不绝让人生厌。若行巫山遇雨,此实为人生之幸事。韦庄写道: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巫山雨的妙处就在于雨中有愁,雨中有恨,雨中有情。无论鸿儒白丁,定可情上有情,无情亦是有情了。
青梗峰在一首五律中写道:舟滞波犹转,车行马不前。几年前的诗句果真应谶。
从巫山到万州,快艇的时间是三小时十五分零六秒。我的表是格林威志时间。

无由的文字
青梗峰(山西)
一夜风雪把心中的春天牵走,偷生的绿佯狂着换了颜色。天道无常,热的时候清冷缠身,而冷的时候却又纱裙袭尘,只留下期望之心开出圣洁的花儿来。若低下头去,依然是泥水狼籍,黄壤里的生灵屡劫屡发,屡发屡劫。其实,皑皑之下或生或死,倒也是一种从容与淡定。
素不喜花。它只有时间概念。任何繁衍的本能工具,实在没有必要对空间展示。对花朵的喜爱,根植于对生殖的崇拜。圣洁只是一种畸型的眼光与态度,因为他毕竟属私人秘密。但是,社会功能异化的同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与人类同流合污了。
愕然。一面乐此不疲,一面嗤之以鼻。《女人与爱》曝光后,各路志士口诛笔伐,声色俱厉地从道德底线开始,一路下来,势有灭之后快的刀锋。然而,执笔者有背后,天知道有几个女主解之类的女人在高歌不断?从道理上来讲,私人的必是社会的。更为主要的是何人,何时,何地。这一切都彰显了人类的可怜与无耻。
女人如花。当基本功能不再凸现之时,便被静静地养在温室里。独占权高高临之。之所以神秘,是让污浊的男人惯之以神秘。花在夜间开放,如果没有灯光的话,是不会引人注意的。但是,附之以见形,则色必来,感官的粗陋扬而大之。这是一个燥动与感性的年代。
明媚鲜艳能几时?任何鲜艳的东西终将流去。
是的。你可以蒙上面纱,拒绝来自它的温暖与光明,但请你记住,若便此,你将永远走入黑暗。大约孔子再也不会出现了吧。除非村头的那只毛驴可以上树。
停电了。杯子的碎片扎伤了我的腿。血流的很痛快。很欣赏吐血的姿势,激烈而喷薄。胃出血便是一个很好的征兆。我喜欢,亦如袁公路没有蜜水,大叫三声,找寻他的四世三公去了。道路不同,但结果却一样。
不知哪个呆死的医生发明了新陈代谢这个辞。还是翻开字典吧,一个字一个字地抹掉。 血样的花,何人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