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延安
柯扬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2022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31.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4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01.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4.09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10.1:62.8:27.1。人均生产总值98390元。

黄河在延安市延川县眼岔寺乡马家骞村入区境,自北而南沿东界流经延长县安河、罗子山、南河沟,在宜川县猴儿川口出境,长183千米。在宜川县城东48千米处,黄河由200—300米宽收缩到50米,突然跌入34米深的壶形峡谷,形似巨壶沸腾,十分壮观,称之为宜川壶口瀑布。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延安市共有各类文物点8545处(其中古文化遗址4900处,古墓葬960处,古建筑769处,石窟寺及石刻33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02处,其它文物点79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33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5处。

延安市有革命旧址445处,其中市区168处、县区277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8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全市有博物馆、纪念馆39座,其中革命类27座,历史类12座,已免费开放10座,有馆(库)藏文物62008件(其中历史文物25234件、革命文物36774件),有一级文物228件,二级文物2895件,三级文物12573件。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4处。

(待续)
柯扬于长城上
2023.10.7~1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