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浓浓双节情
文/刘玉伟
2023年的中秋和国庆佳节,又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感叹逝去的时光,总是这样的匆匆忙忙,但留在心里的那份感情,却是越来越深,越来越浓。浓浓双节情,是儿女对母亲的爱,是绿叶对根的情。今年双节的事,每一件都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
今年的双节,尤其是国庆佳节,又和往年一样,大街小巷、大小商铺门前都插满了五星红旗,这也成了双节里最美的,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这就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是对新中国成立74周年最好的祝福!

喜逢双节,但天公真的不作美。我们9月26日下午在北京西站时,北京还是艳阳高照,晚上乘火车回西安,列车进入陕西境内,车窗外已经是秋雨绵绵。下火车坐地铁,出了地铁站,外面还是小到中雨。节假日的这几天里,西安还是阴雨连绵不断,只有一两天没有下雨。
9月28日上午,我们又一次团聚在和爱西铁店里,拉开了喜迎中秋,欢度国庆的序幕,我们一起挥舞着国旗,同声高唱《歌唱祖国》的歌曲。我们在歌声和笑声里,品尝着月饼的美味,再一次祝福祖国母亲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9月29日是中秋节,也是一个没有雨水的日子,亲家母打来电话,邀请我们老两口去八府庄女儿家,和她们一起过中秋节。已经上初二的外孙女几天没见,似乎又长高了一点。她高兴地对我说:“姥爷,我们这一次也可以休八天假了!”外孙女自从上中学后,因为学习压力太大,他们学校除了放寒暑假,平时过节很少休过全假。

我们两家人总共就有七口人,我们四个老人都是退休职工,放不放假都在家里。女婿一直都是按时放假,只有在联通营业厅上班的女儿,又和往常一样要在单位值班。女婿打电话问她啥时候回来,她说他们还在一个小区里搞活动,最早下午五六点钟,最迟就不知道了。我们全家人已经习惯了女儿的工作,因此下午就没有等她回来吃饭。
10月1日这一天,我和老伴兵分两路,她去三桥看她的老哥,我去文艺路看我的老姐。我的老姐比我大八岁,她1942年出生,如今已年过八旬,但身体依然很硬朗。我在电话里不让她在地铁站外接我,但我一出地铁站,就又看到老姐了。她一如既往地站在地铁站的出口那里,她依然是笑容满面,慈祥地对我问长问短。
我的老姐和我一样都喜欢拍照,我们姐弟俩就来到离他们家不远的文昌门,从那里走进环城公园,里面的每一处地方都美丽如画,都是拍照的最佳选择。我们正在给对方拍照时,有一对青年男女主动地跑过来,要为我们拍合影照。当我对他们说,这是我的姐姐,她已经八十多岁了,我也七十多岁了时,那个姑娘惊讶地说,真的看不出来,你们姐弟俩的身体真好!气质也是棒棒的!那个小伙也笑着对我说,你们姐弟俩长得真像,尤其是眼睛!
我和老姐刚进公园不久,就又下起雨来,但是,这也挡不住我们高兴的心情,我们打着雨伞在环城公园里边走边拍照片。我们走到南门外面,路边的花坛里鲜花绽放,鲜红的花儿和迎风招展的国旗相映成趣,让国庆节的气氛更浓更好。虽说一直都下着雨,但街道上的行人依然很多,尤其是南门外广场上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过分。不论你走到哪里,耳边都是说笑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
10月3日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我们老两口还有老伴的两个妹妹,一起来到钟鼓楼广场,这里是西安城市的中心,也是外地游客来西安必来的网红打卡地。因此,这里的游人是络绎不绝,尤其是钟鼓楼的四周,都挤满了拍照的人们。各种手机和相机,都在对准钟鼓楼拍下一张张最美的靓照,让这永恒的瞬间成为永恒的回忆,成为永恒的纪念。

我们走过鼓楼,走进西大街的城隍庙,到处都是游人如织,满眼都是红旗飘飘,满眼都是一张张笑脸。走在在大街上,无论是男女老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上都写满了快乐和幸福。
近几年流行穿汉服,古都西安又是古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三五成群的姑娘小伙,还有年级偏大的少妇和年小的孩子们,当他们穿着汉服从我们身边走过时,我们似乎也有了一种历史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秦朝、汉朝、唐朝和明朝,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诗句又一次跃上我的心头。
浓浓双节情,深深心中爱。中秋和国庆,不仅仅是佳节,也是家人们团聚和外出游玩的最好时机。你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尤其是,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得进行中,只要打开电视机,就能听到国歌声响起,就能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我们这时真的会热泪盈眶,祝福祖国母亲越来越繁荣富强!祝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刘玉伟,2023年9月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