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系列散文诗《都江堰怀想》连载(1)《都江堰的前世今生》
刘建华:生于1969年11月,四川营山人,现居都江堰市。系四川、成都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开始相继在《星星诗刊》《散文诗》《四川文学》《青年作家》《中国诗人》等发表作品,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出版《手掌上的情歌》《岁时都江堰》等。崇尚自然主义的诗意生命书写。
1)
时间有灵。
亿万年的时光,策马奔腾,一路壮歌风卷云烟而来。
天玄地黄,宇宙洪荒,盘古开天辟地,混沌终被撕开,迷蒙早已弥散在遥远的石头和岁月的峡谷中,钻木取火照亮森林和断崖的额头,远古的笑声和鸟鸣逐步清晰,越飘越近……
时间的羽毛开出芬芳的花朵,岁月之蜜蜂欢乐地忙碌。
2)
时间,天地之母。
时间的佛光洞亮了我们远古的眼睛。
在时光的肩膀上,望见了山,看见了河。
山和河,都是天父地母的儿女。
3)
时光如一条白龙,腾翼在岷山的空宇。
岷山雪,历经万苦千难和积寒的锻锤,身躯和心志在煎熬中涅槃起飞和丰满。亿万年岁月的洁白,至崇至高的纯洁如雪莲俏然绽放在苍山的眉宇间,在此蓄纳,在此淬炼,在此沉淀,在此梦想。
4)
岷江承载万千重托,路漫漫兮,豪迈启程。
都江堰——岷江的驿站,就像姐姐抑或母亲——在中华雄壮的肩峰灌润着亘古的文明。
九条河九姊妹九龙出峡谷,挥挥手就此别过,不带走一丝玉垒浮云。
遥望长江兮,浩浩荡荡东流去。
回首天府兮,肥肥沃沃润蜀地。
5)
万物源道,万物有灵。
天地恩赐,山河有福。
投灵岩山,天地原生,人间仙境。
1432米,自量当无量,寻常乃无常。灵气连接天门,云雨并不虚无,头颅昂然高贵、森然有节。
天地赐予自己的合适身高:须看得见自己,认得清自己。
而生命的厚度、深度和长度不由身形决定。
6)
时间有灵,天地有命。让生命汲纳万物的能量,唯文脉尚可让时间留香!
写作手记:“故乡是生命成型的地方,也是自己出发的地方,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天然的,是埋在骨血里的。”《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这样说。2003年4月,我离开了革命老区那个“深山老林——营山县”,来到了都江堰市,来到了浩荡奔流的千秋都江堰,来到了幽甲天下的青城山。从此,这儿就是我的第二家乡,也是我文学的家乡。这儿的千秋古堰、河岸山林、庄稼草木、雪山熊猫、川西坝子、大地天空等等,于我老家同等亲切、和善、友爱、慈祥;这儿的青城道、都江水,古蜀文明、巴蜀文明、天府文化,大遗产、大灌区、大熊猫、大冰雪……浸润着历史和现实的营养;这儿的九河十八岸,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南桥、灵岩山、二王庙、伏龙观、灌区映像、七里诗香、青城湿地湾、拾光山丘、问花村……绽放着物质和精神的芬芳。我的情思、我的爱意、我的灵魂在家乡时间的转盘上飞翔,旋转,轮回……家乡没有辈分顺序排列,没有孰轻孰重之分。都江堰和营山一样,我永远的生命堡垒,精神墓穴!都江堰,一首万古长歌。一座时间之母乳喂养的城市。一座永远年轻蕴透着日月星辰圣洁灵魂的城市。一座永远绽放着“三遗”光芒的城市。一座积淀丰富多彩、壮观精致的文化遗产之城。这座“三遗之城”的自然、文化、历史、民俗、生态、旅游、物产等,在我生命浪花的翻腾中,闪耀着崔灿的诗情画意,我的血液充沛,我的爱滚烫,我的灵魂升华,我深深爱着这里。我“像浩浩荡荡的都江堰水一样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深情的文字从不断流,对都江堰的情感永不出轨”。都江堰,我永远的生命堡垒,精神墓穴!我将用我澎拜热血、灵魂萦绕的文字,忠贞不渝地为家乡书写出“丰厚的地理文本”。
sanwenshinianjian2023年第35期(第535期)
主 编:张新平
执行主编:尤屹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