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宝琪,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曾任《洛阳日报》记者近30年。2001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后自编自导了《消失的小学》《愤怒的钢琴》《深山彩虹》《王二牛之足球学校》等影片,其作品相继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
从来都是
二胡 唢呐
互诉衷肠
欢乐与忧伤
今天
我们用七十四架钢琴
让七十四个黄皮肤少年
舞动七十四双手
弹天地之音
奏人间绝响
在你古老的岩岸
高原黄土的黄啊
高温炉膛里的钢
汇集成洪流
与大海 交响
从此
除了二胡 唢呐
我们还有
小浪底的 钢
作者:陈昌华,一个老三届/新三届。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现任深圳市出版业协会企业报刊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深圳市文学
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出版诗集、文集四部。主编各类著作五部。打进好菜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办《人间诗舍》《九州风雅颂》《永远的老三届》等公众号。——2023年9月22日在洛阳黄河小浪底景区
聆听首届黄河钢琴艺术节的涛声和琴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不息的
是诗仙李白的干古神韵
天籁之音动地来,经久不衰的
是洛阳儿女飞溅的知音
首届黄河钢琴节,响彻全球的
是龙的传人的一脉相承
七十四位琴手百里挑一
他(她)们是洛神的后羿牡丹的化身
七十四架钢琴依次排列
它们发出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心声
此时此刻整个世界都在侧耳倾听
黄河岸边奏响共和国74岁的诞辰
这片牡丹盛开的土地,争奇斗艳的
是一年四季的欣欣向荣
这条生生不息的大河,世代流淌的
是国泰民安的盛世美景
这座千年的古都诗都,闻名天下的
是薪火相传的文化底蕴
大雅的汉服一登场,穿越了
改朝换代的古往今来
300人的青春大合唱,飞扬着
这方水土这方人的激情
若知古今兴衰史,请君来小浪底
听听黄河的涛声和琴声
这是古代和新时代的交响
这是黄河和五大洋的共呜
我听见了,我们听见了
冼星海谱写指挥的黄河大合唱
正在奏响两个百年的新旋律
在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日夜奔腾
作者:乔仁卯,山西定襄人,先后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西北大学作家班。原洛阳市政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洛阳市文学院导师、牡丹文学杂志副主编;现为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洛阳两座高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洛阳社科联委员、洛阳非遗专家委员、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艺术指导。出版有诗集《风流海》、《飘逝的红绸布》和文艺评论集《审美·凝视与移情》。
走进中原 聆听黄河
走进中原 聆听黄河
我的脚步总是轻轻地轻轻地
生怕踩住哪一片历史的云烟
走进中原 聆听黄河
我的脚步总是轻轻地轻轻地
生怕踩疼了哪一根祖先的血管
万里黄河万里长,腹部就在中原
中原 蕴藏着多少金戈铁马的回响:
中原 流传着多少英雄豪杰的悲壮
中原 饱含着多少华夏儿女创造的辉煌!
这就是龙马负图出河的莽原
神奇的河图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
这就是人文初祖伏羲氏演绎天地万象的地方
精妙的哲理成为推断世界万物的经典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
我在碧波荡漾的黄河南岸
第一次走进炎黄母族的故乡
龙马谷堆儿袅袅的青烟
瞬间就把我拉回到五千年前
平逢山上小小的祭奠
即刻就让我发出回归家园的感叹
那就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夏都吗!
大禹铸鼎 鼎立中原
那就是甲骨文遗存的地方吗
最早的汉字 留存在安阳
那就是八百诸侯会会盟津的会盟台吗!
雄才大略的周武王在此定都洛阳
每次走进中原 ,眺望奔涌的黄河
眼前便是民族生生不息 壮阔的波澜
靜静地 静静地聆听——
那些埋藏在黄河两岸的编钟和石罄
发出高古的雅韵,珠玉般飞溅
黄河两岸,是一片片深沉而悲壮的山川
是无数中华英烈的故乡
抗日战争中 河南处于最前线
中原 诞生了无数个平原游击队
诞生了洛孟团
八路军挺进豫西 建立根据地
英雄的黄河儿女 令日伪胆颤心寒
每一片中原的黄土
都曾被烈士的鲜血浸染
每当梨花开遍了原野
人们就想起 那些民族不屈的脊梁
走进中原 走过黄河两岸
我总是充满了光荣和梦想
千万条黄河鲤鱼在小浪底飞跃
千万种故园情 在美丽的栖霞院徜徉
走在黄河岸边
我的脚步总是轻轻地轻轻地
生怕踩住哪一片历史的云烟
走进中原 我的脚步总是轻轻地轻轻地
生怕踩疼了哪一根祖先的血管
黄河啊黄河 您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
您不息的涛声 是我生命的交响
黄河啊黄河
我愿与您一起 传承华夏文明
与您一起步入 每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
与您一起步入 每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

作者:赵希斌,黑龙江双鸭山人,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到洛阳国防科研单位工作,期间开始业余创作并发表诗歌作品,曾供职于洛阳广播电视台。已在《诗刊》《星星诗刊》《神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诗歌百余首、散文数十首篇,作品曾被国家级文学刊物重点栏目推介并获奖,系中国诗歌学会和河南省作协会员,洛阳市作协副秘书长。
黄河与钢琴的约会
——记中国洛阳首届黄河钢琴音乐节
时间:公元两千零二十三年9月22日
地点:黄河小浪底大坝前
一群红色少年像月下老人使者
从共和国的元年依次排列
七十四台钢琴面朝近在咫尺的黄河
赶赴一次盛世的约会
少年的指尖闪动
是涛涛钢琴化成了黄河,还是
亘古黄河流进了钢琴
这样的感情交流方式
要用尽阳光、晴空万里、金秋硕果
用尽曾经的枪口、牺牲和欢呼
这是一个生日的前夕
浓缩于五线谱的黄河重被唤醒
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力量
从少年整齐划一的指尖辐射
共和国第七十四圈年轮
骤然停顿的瞬间,松开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
继续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恣意流淌
中国有一根最宽最长的琴弦
一代代的华彩少年依次排列
小浪底是那根控制琴弦松紧的手指吗
(2023.9.28初稿)
作者:张国军(玉车长弓、百石斋主)50后,河间人,居洛阳。出书四种,译书五种。在星星、牡丹、诗刊、诗选刊、神剑、中国诗歌、中华辞赋、台湾葡萄园、香港当代诗坛及美韩澳新等发表诗文700多篇首,入选新浪网爱情诗选、《诗探索》等十几种选本。多次获得全国大赛奖项。
黄 河
当苍天被霞彩打开光的裂隙
黄河
你是一条在历史的暗夜里闪烁的泪腺
你是一道银色月辉下奔腾不息的流泉
远去的风帆划过天际的号子
一个古老不老的预言
俯瞰 滋润 抚摸
你永不褪色的容颜
斜挂的新月不会抱守你的残缺
谁能细数你跌宕流逝的碎片
看 那些消融的春日生机盎然
听 那些飞舞的桃花汛浪惊涛拍岸
当大地苍翠温润的肌肤正被铁蹄践踏与蹂躏
黄河
你是一道在暴风骤雨中蓦然爆燃的闪电
你是亿万万人警醒后万众一心的誓言
那一声声悲戚愤懑撕心裂肺的呐喊啊
四起弥散的硝烟遮不住一个民族的双眼
任何凶恶狠毒的惨无人道的行径
必将溺毙于你前仆后继的
狂澜
那依山的白日描摹那个失色的冬天
那东流入海的壮观 裹挟
黄河落天而来的九曲十八弯
激荡在澎湃万里的天地之间
当大地深情地托起一个又一个中秋的满月
黄河
你是一条慰藉华夏儿女血脉的斑斓彩练
你是一脉洗涤炎黄子孙心灵的琼浆玉露
看 慈祥娴雅的母亲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靥
听 强健安康的父亲背上闪耀着青铜的光芒
回首 巴彦克拉山 阿尼玛卿山
我们无数次仰望你神谕的容颜
那些滋养我们雪白的玉乳啊
坚挺 新鲜 丰满
总能在苦涩与辛酸中品咂出醇厚浓郁的甘甜
当一个家国吹响的号角响彻三山五岳的云霄
黄河
你是一条舞动了千年颤动了千年的彩练
你是一首吟唱了千年咏哦了千年的诗篇
看 压顶的乌云正烟消云散 朝霞喷薄而出
听 彻天的炮声已然述说梦寐以求的安澜
多少条巍峨隆起的大坝
哪一座都是让这个民族荣耀傲娇的高山
多少次奔涌喷吐的沙浪
哪一波不是让这个春天幸福欢快的震颤
哦 黄河
这是我们守候了五千年的黄河
这是我们朝夕与共了五千年的黄河啊
每当风吹拂起你充满激情的涛声
我们心头都会有诗香被激情点燃
就让历史像风一样自由地划过我的指尖
任谁也不能折断我们心中这条大河
(作者排名不分先后,按交稿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