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竹 记
文/老骥
夫五年前之孟夏,老妻命余上山伐竹,为搭豆棚也。且曰有一老哥与吾谐。吾欣然领命。
上北山,有翁在道侧待余;所谓老哥也。老哥身颇壮,甚有力。问之,乃七十四岁矣。長余二岁,而吾之衰老顾过其甚也。至黄沙岙西坡,入竹林,老哥挥刀伐竹,使余削其横枝者;而丁丁之声传于林外。须臾之间,老哥伐竹已满坡,而吾削横枝者犹未满三十:且力甚乏而不能继。于是吾坐而饮茶小憩,看老哥助吾削其横者而尽之,然后负而归。
嗟夫!盖吾之性能文章而不能力役,凡以力为役者皆不如人;非独伐竹为然也。然力役百业皆有益于生,独为文章虽超佚百代,有惊天之句,而于家常日用尝不如斫一担柴、肩一担水;故人皆轻余,以为无用耳。殊不知斫柴担水者甚众,而能文章者甚少;岂可同日而语乎?魏文帝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此言信不能与外者道矣。乌乎!
忆南山老龙舞巨树
文:老骥
南山道畔老龙舞
别后风雲过几度
地僻犹存寒士心
姿奇那得俗人顾
亦曾灵气托遥思
更对青冥赋佳句
卧病三年相隔长
不知今日向谁诉
诗友曾友定病故十周年祭
文/老骥
忆汝病亡吾断肠
十年岁月两茫茫
留世生涯犹落魄
赴泉衣食可安康
寂无神梦通消息
或有相逢坐野航
今日悲思寻旧地
長龙堂里短松岡
西江月、送人
文/老骥
设席骊歌别尔,
落花时节逢君。
雲山秋意又深浓,
渡口凭谁相送。
莫谓功名易得,
也知贵籍难通。
纵然专座粟千钟,
不过区区一梦。
答跃军赴京途中寄诗与吾而作
文/老骥
昨夜中秋细雨浓
接诗知尔赴京东
行程万里看娇女
相念一宵到老翁
往岁把盃情尚在
今年赏月失君同
雲泥悬隔虽极远
一点灵犀总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