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土家族
——走进土家族之六
如昨日所述,从文化艺术上看,湘西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其歌谣、传说故事、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都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格。
以歌谣为例,湘西土家族的文学,包括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种,以口头文学最富特色,口头文学主要是歌谣及神话传说。歌谣又分为古歌、劳动歌、情歌、诉苦歌、长篇叙事诗歌等。
《锦鸡》是土家族的长篇叙事诗歌,内容也比较丰富。根据口头文学素材整理创作的《锦鸡》,诗句十分优美,堪称其中的代表作。诗中叙述了一个卖身葬母的贫苦土家青年春哥,和一位有锦鸡变化而来的仙女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内容大要是:有一天,春哥斩蛇救了锦鸡仙女,双方心生爱慕。仙女除增送羽毛给春哥作为定情礼物外,还赠送一只法力无边、可以变金变银的如意铃给春哥。当春哥和仙女重逢结婚时,残暴的土司要强行“初夜权”,被锦鸡仙女踩在脚下变成了踏板。
土家大院
据了解,土家族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土家族的传说故事中较为有名的有《张古老制天,李古老制地》《青熔蚂吞日月》《雍尼不所尼兄妹相配创人类》《科冬毛人》《鲁力卡巴》《岩人坡》《夹艺昭昭》《白鼻子土王》《向老官人》等。
其中《向老官人》的内容是:土王派向老官人去朝见客王,客王问他住在哪里?他说:“千根柱头落地,风扫地,月点灯”。客王又问他手下有多少人?他答:“70人背柴,80人做饭,三只盐船下水,磨鹰滩上打烂一支,三天没得盐吃”。
客王听了,以为他地广兵多,心生害怕,便害死了他。其实,他回答客王只是说他住“叉木架屋”的茅草房子,喂有三只鸭子,被打死一只后,鸭蛋少了,要少换一些盐吃。这个故事,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机智和幽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