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忘 乡 愁
作者:陈传荣
我20岁那年高中毕业回家后,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学了瓦工。20岁至35岁连续15年在老家参加建筑,可以说我们生产队的每家每户和相邻的生产队很多人家,加上很多亲朋好友家建房,我都做了很多不拿工钱的瓦工活。这样的奉献使我和他们之间有了谈天说地的机会,便与他们结下了深情厚谊。
我36岁那年,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发展,我走岀了家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过我的足迹,为美丽的大中华添过砖加过瓦。如今,我68岁了,基本上退岀了建筑行业,原计划回老家静心养身安度晚年,但由于儿子、儿媳妇忙于上班,我只有和老伴一起留在了上海帮他们照顾孙子上学。人在异乡,总免不了想家,因此,有关故乡的许多记忆总是会经常一幕幕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家乡,是我永远难忘的地方,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生命之根,力量与精神之源。童年时光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读书,写字,玩游戏······渐渐长大的日子里,和乡亲们一起劳动,懂得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学会了种植、播种、收割等等的农活。还有我初中、高中时代与老师、同学们的那些校内外学习与生活的往事,特别是老师们亲切真挚的的谆谆教诲,至今都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家乡有很多和我岁数差不多的兄弟姐妹们,现在有的随孩子生活在城里,有的还在家乡辛勤种地,我每次回到老家,都和父老乡亲,和我的长辈、同辈、晚辈们,说说家乡过去的情况、现在的变化,畅想未来的远景。
我现在深深地体会到:水流万里归大海,人走天涯思故乡;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爱我的家乡。再美美不过家乡水,再亲亲不过故乡人。家乡的歌好听,家乡的水好喝,家乡的风光爽,家乡的景好看,家乡的人好棒。家乡的点点滴滴永记心上。回忆过去的家乡史,每时每刻感动着我的心灵。我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亲邻好友,都是我难忘的乡愁。
【作者简介】
陈传荣,江苏省高邮市人,农民工。虽早已年过花甲,但酷爱文学创作的劲头愈发旺盛。打工之余,常常写一些有关乡村、乡情、乡愁类诗文,已有多篇(首)文学作品见诸报端或网刊。相信自己的文字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人生对生活的真情流露,是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