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马晓荣心理平衡多了,自己又增加了更大的信心,看看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而地里的庄稼今年长势还是满喜人的。田野里到处都是一片青纱帐,那玉米已快有一人高了。
这一天,马晓荣打扮了下自己,把藏了不少年的灯芯绒带襻鞋找了出来,套在了脚上,便出门赶集去了。现在农村都有村村通了,赶集上店全部都是三轮车、电动车,要么就是汽车,步行之人太少。
马晓荣刚出村,老远就看到村主任赵启骑了辆电动车赶了上来,马晓荣头也没抬,只是象征性的向路边让了让,赵启也老远就看到了马晓荣一个人走在路上,当来到她面前,赵启下了车子:
“嫂子,”赵启慢慢地:“上哪去,走娘家?”
“不是的,大兄弟,”马晓荣带着微笑:“我到集市上看看,花生还能卖多少钱一斤。”
“今年的油粮不贵。”
“是的,”马晓荣仍是悠悠地:“那也得卖了,不能过夏,过夏这些油粮一出油,那就更不值钱了。”
“好吧,那就谢啦。”
电动车在乡村公路上跑起来还是较快的,时间不长,便来到了集市上。赵启自然去开会了,马晓荣便去粮食市场,临分手时,赵启喊了声:“嫂子,等散会我来找你,一起吃饭,然后带你回去。”
“不费事了,”马晓荣认真地:“我看一下价格,老早到街头路边等着,看我们村有来赶集的,我便和他们一起走了,谢谢你啦——。”
“谢什么——”
赵启走远了,马晓荣来到路边一个卖早饭的摊点前坐了下来,那卖饭的认识马晓荣。
“晓荣姐,”老板娘客气地:“今天来这么早,有事吗?是看儿子还是别的事。”
“不看儿子,影响他学习,”马晓荣满脸堆笑地:“看看粮食价格。”
作者简介:李保璧,安徽灵璧人(微信15952897255),经营假山园林、河道护坡、景观石供应公司二十多载,笃志于灵璧奇石文化的传播,深受业内外各界人士好评。酷爱文学创作,在近百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渤海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中篇小说巜老屋》获《小说选刊》征文二等奖,连续荣获两届“宿州市文学奖”、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出版了《三月柳》等三部个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