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印 记(4)
文: 豫南杨
20190818
【作家/诗人简介】

作者,豫南杨,又杨子, 新县人。1958年10月生,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中学教师资格,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师,中国现代艺术名家。
1978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2019年10月退休。工作42年,获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6个,地级奖7个,县级奖27个,有省、地、县“文明教师”“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教教师”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6年9月颁发“荣誉证书”。
2002年立杨家冲小湾席玉支系家谱并树该支先祖碑,2003年续杨家冲《杨氏宗谱》,2004年续新、光两县《杨氏宗谱》,同年春立杨家冲开基祖杨珠夫妇碑于树林山并撰写碑文。2009年组织重建“杨公祠”,推择杨公祠奠基封顶八柱,撰绘杨公祠版面图文,命名“斋醮堂”。2016年出版发行校本教材《村落文化》,2023年出版发行《王店村志》。2017年新县《雄关古寨》采编,2018年新县《杨氏族志》副编,多篇教育教学论著在《中国地图》、CN刊上出版发行,《妈妈》《敬天祭地奠祖宗》《光先裕后杨公祠》《古寨雄风毡帽顶》《大山寨下的农校》《氏源姓始华夏杨》《王店村风香万里》三百余篇作品被百度等官网平台收录永存,其作品主题鲜明,语言质朴清新,富有乡土故事寓意性。
【作家/诗人作品】

1、图腾传说
距今约170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初,为原始社会,遥远蒙昧的社会生活进化出现的神话传说给这段历史增添了许多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这个时期被定为图腾传说,盘古氏、女娲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火氏、伏羲氏、神农氏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族群。
盘古氏 《上下五千年》载:天地人之祖—盘古。混沌开,四象始,时长1.8万年。《纲鑑》载:“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盤古氏,又曰浑敦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三才首君。”《中华上下五千年》载:盘古死前,把他呼出的气化作风和云,把声音变成雷电,把左眼变成太阳,把右眼变成月亮,头发和胡子化作闪闪发亮的星星;他的四肢躯体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岳,血液化作江河,肌肉变作田土;身上的汗毛变成草木,使大地披上了绿装。
女娲氏 《上下五千年》载:女娲用黄河之水拌着泥土,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手捏成一个小泥人,这个小人有眼、鼻、嘴、耳、四肢,会蹦跳,还会喊“妈妈”。后来,女娲不知疲倦的捏着小泥人,还用藤蔓搅拌泥浆甩撒落地成人,替他们建立婚姻关系。人类始于此。
天皇氏《纲鑑》载:“天皇氏者,盖取天开于子之义也。皇者,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一姓十三人,继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澹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史记》曰:“木德旺,岁起摄提。”干支(甲子的天干、地支)始。
地皇氏《纲鑑》载:“谓之地皇氏者,盖取地开于丑之义也。一姓十一人,继天皇以治。爰定三辰。圣人创制立法,圣人垂宪万世。”《史记》曰:“火德,王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三辰(日、月、星)始。

人皇氏《纲鑑》载:“谓之人皇氏者,盖取人生于寅之义也。”《纲鑑》还载:“人皇氏,一姓九人,继地皇氏以治。相厥山川,分为九区,人居一方,故又曰居方氏。万物群生,主不须王,臣不须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亦号九皇氏,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史记》曰:“人皇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分封始。
有巢氏 原始人为了防御猛兽的伤害,学着鸟的样子,在树上架起小屋,后人称为“构木为巢(鸟窝)”,传授这种做法的人叫“有巢氏”。《纲鑑》载:“太古之民,穴居野处,与物相友。人民机智,而物始为敌。爪牙角毒,概不足以胜禽兽。有巢氏作构木为巢,教民居之,以避其害。未知稼穑,未有火化。”
燧火氏 《中国通史》说:原始人不会用火,看到雷电起火可以御寒、驱兽,烧死的野兽味道香美,却不会用火,也不知道火种;一个年轻人夜梦有人指点火种方位,醒后沿梦境寻找,见一长(zhang)着短而硬嘴巴的鸟正在啄一棵燧(sui)木起火,照此方法学到了燧木取火技术;人们得到燧木取火方法,开始吃熟食,并推举这个青年做首领,称他为“燧火氏”。《纲鑑》载:“观星辰而察五行,知空有火。于是钻木取火,教民以烹饪,而民利之。火之所生者也。始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
伏羲氏 又庖牺氏 太昊,华胥踏巨人迹所生,风姓,是发明结网、打猎、养牲口的人。人类婚姻、渔猎、畜牧、屋盧、琴瑟、乐曲、节气起于始,疏水造田,冶金成器,分部施政,造纸契代结绳,八卦五行始,五行木为首,都陈(今开封陈州)。《纲鑑》载:“太昊伏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遶之,遂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继天而旺,故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神农氏 炎帝 女登与神龙接角所生,姜姓,黄帝兄长,牛头人身,都陈(今开封陈州),迁都曲阜(今山东兖州),发明种庄稼的人。人类农耕五谷、医道、交易、大师始,五行火为首。《史记》载:“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纲鉴》载:“少典子之君,娶于有嶠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育于姜水(渭河),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其起本于烈山,又号烈山氏,亦曰连山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又号曰伊耆氏。始教民艺百毂,而农事兴焉,故叫神农氏。始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也。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无夭礼之患,天下宜之。其地:南至交趾(今河南南部),北至幽都(今顺天),东至暘谷(日出之处山东地域),西三危(陕西岐山东面沙县的三危山)。在位一百四十年,传八世,至榆罔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