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南东乡忬情散文,一组三篇。"不丑的地书"。日常医学"小妙招"。"垂钓者说"。
作者 : 笔墨飞扬,飞歌琴声。
(一)
生活医用小妙招
少年离乡,鬓白返故里,反而弄了一个水土不服,仿佛成了外乡人入住了江南的外来户,哈哈哈,真有点意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五谷生百病,常常夏日身上突然奇怪,长出几个小红疙瘩、小水泡等、而且是奇痒难忍!挠又不敢挠,不挠又痒痒,一时弄的哭笑不得、左右不是,也不知怎么是好……尤其是穿上长裤走路,小疙瘩、小水泡便格外的奇痒。这是因为,裤腿与小疙瘩互相磨擦刺激下伤口发炎,所产生的奇痒……
开始初来江南那几年,每到秋夏总会长出那么几个,一时无奈去医院找大夫瞧,开点西药。吃的,抹的,有时几天就好了,有时还不管用。这事久了,心里一直在揣摸、在想!想什么办法治一下这点毛病呢?
忽然有一天灵感来了,从脑中闪出一个方法,我可拿一根小针,用针尖沾点腆酒消毒,再将小红疙瘩,小水泡刺破,挤出白水和於血,然后再将伤口用腆酒消毒,这一试第二天,奇迹便出现了。红疙瘩,小水泡没了,也不痒了,仅仅留下的是,结了一个小小的伤疤,三天后好了。俗话讲的好: 久病成医一点也不假。因此,生活医学小妙招,施用土办法解除困扰,资源共享嘛,仅供文友,读者参考学习……
(二)
垂钓者说:鳊觅食之爱,通过反复垂钓试验,果然是"珍珠深青色碎米虾"
小米虾常见品种有,白色小虾,生长于通江河。小黑虾,生长于内河。尤其是珍珠小米虾,对水要求很高。它生长于小溪,河沟水质干净清澈,无污染的水系环境。牵滕秧水草是它们生活地。它的周身透明,深青色。大的约有:0.5公分,有的小溪也有1公分的。最小的约有: 0.3公分。通常钓鳊鱼用这种活虾有奇效。钓浮时装钩,大虾串一个。小虾串二或三个。这种虾俱有:
味美,色质深青、透明、鲜嫩,口感好,颜值高。
袖珍深青色小米虾,句中医记载说:补肾壮阳,入肾经,性偏温热,能增强人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并含有极为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能为人体肌肉构成,提供丰富的营养原料。通过食用此虾数量,能强身,健体,增强人体肌肉。(人体肌肉发达,是力量的象征。)所以这一切,都构成了鳊鱼生长一切营养所有的需求。鳊常吃这种肉质食物,不仅精力充沛,游动能力剧增,并且能得到发育快,长势迅速等优点。所以袖珍米虾,对鳊诱惑力特别大。因此鳊在觅食时,只要嗅到或看到此虾,并不顾一切,拼命追捕,吃不到嘴里不摆休,这要肉到嘴边,它表现那样的汹猛、勇敢、一口吞下……鳊鱼这种酷爱勇敢,对垂钓者来说,是拍手鼓掌热烈欢迎的!这是鱼获来源的重要基础。
钓友们:
请别偷懒,想吃中华长江鳊,你务必亲自去小溪,河沟找,用抄网抄捞袖珍深青色小米虾施钓,才会有获!
街上卖的小米虾,我通过几次在各种水体施钓,鳊不理会,都懒得瞧一眼,根本没有食欲,因此我次次放空。所以一次次事例足以说明,小溪,小河沟生长的袖珍深青色小米虾,是长江中华鳊舌尖上的最爱,鳊就好这一口。

(三)
眼高手低 "不丑的地书“
秋高气爽,丽日蓝天,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酷暑,湿热,闷气,已退出我们可依懒的生活环境一一一"地球村",天气逐渐过渡走向凉爽、霜冻,冰雪的世界,这不是危言耸听……这种情景不是一步到位的,而且是由固定季节按排的,不存在错乱,是有个时间程序的。

深秋,当清风吹走了金桂的芳香,当一轮红日在地坪线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当梦乡中的婴儿,咧着小嘴发出咯咯咯的笑声的时候,写地书的老师们,这几天却纷纷走出家门、到凉爽的广场,马步腰微弓,手提地书大笔钻心致致,已叙写出了东一片,西一片、满眼眼花燎乱好看的,各种字体的地书。在这些老师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尽管每个人写的字体风格不同,人的胖瘦,年龄大小不等,但是有一样都是相同的: "马步弯腰持笔“的姿态是一致的。我们中间,有写行体的,也有写正楷的,更有写草书的,但有的老师写的又过分潦草多数人不认识…… 但是大家都一个共同的特点,个个写字的热情特别高,沒有因为沒有鲜花,鼓掌,馈赠而泄气,天天坚持从不懈怠。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名极积分子参与者。虽说我写的地书不怎么招人喜欢,但是也能凑和的能看。正当我全神贯注地运笔写字的时候,尔偶走过路过一位熟人,他操着浓厚江南东乡口音喊道: 唉呦喂,张老师啊、你写的字忒好的嘛,好看的!当然这种夸奖在社会生活中,上至帝王,下至黎明百姓,那个都愿听赞美的语言。若见人说不好听的,连三岁的娃娃都要向你翻白眼,这是我们民间固有的做人之道呀。话音刚落,我心里揣摸着,我写的并没有那么好,也不值得夸奖呀……要说有价值的夸奖,就数那些有名的书法家了。譬如说:著名正楷书法家"赵玉亭“,陇上张掖,"王训端,曹荣"等……今晨天气非常爽凉,好象清风与太阳约定好似的,齐齐来到广场。嗯,怎么的?那里来的浓浓的清香?我昂头上瞧,左手一指,呦,一转身,一股秋风吹过,洒下了一片米黄色的花掰,嗬!是桂花么?真幸运,又闻到桂花香啦!我猛然不加思索地联想起,这不是我们西北的沙枣花么?一旁写字的赵老师说: 张老师呀,我们新茂苑桂花也开了。王老师说: 我们宜安苑桂花也开了。你说开,他说开,怎嘛?全城的桂花统一绽放喽?怪,怪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江南生活啊!在这里有着,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花开,更有着不同的花的芳香。我不由得想起文友贾老师曾经说 :
秋风又送桂花香,满苑含馨染嗅黄。笑对光阴多少坎?薄衾不觉北窗凉。

写地书非一日之功,必须天天坚持临摹。日结月累字功才会渐长,字锋,字的筋骨,字美结构,才能逐渐突现。
寒冬腊月,呼呼吼叫的西北风,吹向了广场、吹进了人脖领,地书老师们没有因寒冷所畏惧而退缩。这是聚精会神地写好每一笔,每一画……,但不知道这寒风究竟是在欺负谁?为谁吼叫?它究竟是想干什么呢?这有上帝才知道。可是练地书在这种环境下,才能练出过硬的真工夫,才能练出字的筋骨与精神气。因此我们只有在劣质环境中甩打,垂炼才能出字精神骨来……

可是当年的小张,在过去的风里雨里,在坎坷的生活里,在岁月的历练中,摔打,洗礼、成长,结累生存经验,在抢行下岗中,没有被天塌夺去生活去路所吓倒!仍坚持前行,如今已两鬓白发,离开了打长工的岗位,退休喽,苦尽愉悦一路向我走来……。但是当年年龄比我大的同事,现在见了我仍然亲切地称呼,还是小张啊……旦愿时光倒流到小张的年轮,风华正茂的时代啊……
回眸退休初来江南的时候,平时闲的很无聊,心情颇不宁静, 清晨晚霞出门在外背手踱着,溜湾广场,热闹场处看看呆,但是发现了有许多上年纪的老文人,在聚精会神地写地书,有的阅读着自己创作的散文,有下棋,更有掼蛋的,在各自寻找自己的快乐。我想,我蛮头苦学了四十多年的书法,我也可以仿效他们写写呀,不是忒好嘛!看到说起、必须有行动。

我首次提笔在广场比划了几下,嘿、嘿嘿,是啊,工夫不负有心人。工夫确实没有白费呀。真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学呀,练呀,临摹呀,字写的终于能拿得出手了。有口赞、有观看,也有走过,路过,读过,夸奖几句也时常听到。是呀,一个人的字写的好与坏,读者,看官是最有发言权,和监定权的。自己讲好是不明知的 ……俗话说: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能有了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自夸自吹。 我每当遇到,听到口赞时,我谦和地说道,那里那里,过奖了,毛病还是多多的,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谢谢欣赏!常言道:
所畏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也许夸奖的是外行吧。真正的著名书法家,写出的字看上去俱有"剑瞻琴心"之气魄 ,有神,有揉,有钢,有骨气…… 此时太阳已升一竹之高,一缕缕阳光射进桂花树扠,稀稀疏疏的亮点洒了一地。此时的地书每一个字,都显得更加耀眼中看了。广场是城乡百姓喜闻乐见晨练休闲的场所,凡是来者,不管怎么都会舞弄几下。他们有打太极的,有耍剑的,有跳广场舞的,也有练歌的……其中有个妇女,怀里揣着两块黄桥烧饼,右手拿话茼,嘴里唱着五音不全的民歌,听起来很刺耳,她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这要自己快乐即可。也有三三两两看地书的,他们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嘴里唠唠叨叨评说着什么?但是这听说: 不丑、不丑的……

地书墨迹留地的时间不多,多则几十分钟,少则七八分钟,更少则五六分钟。这是根据天气干燥与空气的湿度多少来决定。因为天气干燥,水量蒸发快,地书墨迹也随即蒸发。空气湿度大,地书墨迹逗留时间也会越长……
写地书又是一项低成本,简单方便,这要有光滑大块地砖即可练习。无须什么高级宣纸,也无须什么高级墨汁,更不用什么铜制,玉石,香木,镇尺。这是拥有一支地书笔,半桶清水,就足矣。
我写地书,与其他老师写地书最大的区别是:
运笔写速慢,运气力量足,注重字型笔画歪斜力度,讲究美观。要做到:
点点如桃,撇撇如刀,一捺有力,手腕运力轻重把握好。尤其是竖弯勾的弧度运笔,要掌握恰到好处。弧度既不宜大,也不能小,合适即可。否则稍有一点不慎,整个字形就难看了。因为楷书不遮丑,稍有一点瑕疵,会影响字的美形。正楷最大特点必须要突显笔锋,间架结构合理性 ,字美才显露。字中有筋、有骨有肉,字含有强大的力度和有精神锐气,才能体现中华字压倒性的强势。写字若诸多的要点把握好,字写出来才能瞧的美观,看的顺眼,颜值才能提升……

可记得童年时期的在故乡的我,看到邻居,看到张家宗祠学校老师写的书法,个个精美阳光,人见人夸,美丽极致!打那后,我心灵里种下了二颗种子。一个是要会写书法,第二个是要会写散文。字与文两项必须拥有,才能行走于天下……别人能,我通过学习努力迟早我也能……
七二年少年的我、跟随父亲乘坐沪至乌,特快K53次蒸气火车一路西进。过长江,穿秦岭,跨黄河,越天险古浪,再穿乌鞘岭,列車终于进入了茫茫的戈壁滩、河西走廊中部、张掖車站停下。那知道、这一停、一下、一落脚、就逗留了一生,把青春丢在那里,把精力也耗费在这里,直到油灯熬尽退休了……
那年我一下车打了一个寒战,迎接我的是,西北的一个罕见的秋天。那一年的深秋,秋风怒吼着大地,漫天黄叶参杂着稀疏的雪花,在全空域飞舞。地面上干枯树叶,被一阵阵旋风吹着打地转。一圈又一圈地旋转着…… 南方人从未见过,猛的一瞧,惊呆了、真好奇。 啊!真不愧是一个高原边远神秘的小城呀 。那干枯的树叶,象似有人操纵按排好的,队伍整整齐齐的。每个树叶间距不大很标准,约五公分,象一条园型长龙阵,在地面转圈,直径约8米。那情景看的眼花缭乱很开兴,真长见识了,也一饱眼福了。岁月在时间中流失。转眼间十二月份了,西北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了,呼呼刺骨寒冷的北风,吹打着每一个在田野劳动人的脸庞身躯,吹打着百姓简陋走风、漏气的土墙房……那年的冬天,我参加工作了,穷人的孩子早懂事,早当家。我小小年纪踏上了独立生活道路,一切都觉得很茫然。我不知道往后的生活道路的水有多深?是一马平川呢?还是铺满了鲜花?深感外乡人初来乍到,一定是崎岖坎坷和荆棘在等着我………
在同期参加工作十八个职工中,论年龄岁数算我最小。论文化程度我也不算高,总觉得大伙都在笑看小看轻视我 ……打那以后,"立志“便成了我首选目标?学习提高的念头由然而升,设法升华自己,改变自我,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
练书法,开时练写,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写的非常难看不规范。心里想到的那美观的一撇一横,在大脑的指挥下,手总是写不到位!离你想象的相差甚远。这就是人们通俗典型讲到的: 眼高手低啊……看似简单的一竖一横,就是写不直。不是斜的,就是歪的,怎么写,都写不好……是啊,写好书法,非一日之功啊!
书法作品的结字是骨架,是字的精气神。要注重字形完整,清晰,字结要和谐、协调统一,写出的字才能完美。
点, 勾,挑,提,撇,捺,横,竖,弯勾,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字形 。笔法运用快慢,粗细,长短,轻重,激扬,等都是体现字的精气神的主要途径。
写字,要写出自己的特点,风格,自成一体。字的精气神是什么!是字的灵魂。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且是向世人互相沟通、互相表达感情的语言文字。书法要注重笔画技巧,能否写出自己的字形风格,和字的精气神来,全凭自己去练习感悟。写字必须有悟性,又是智慧的开发。在开发感悟中练字,写出的字,才能得到完美。
写书法,写散文,不经一番寒彻骨,十多年冷板凳静坐,那能得知梅花扑鼻香呢?苦练,精学,守住信念,成功一定属于坚持者。十年不成,二十年,三十年磨砺苦学,铁棍磨成针,滴水也能穿石吧?就是一座难挖的大山,只要坚持学愚公精神,每天挖山不止,最后可望不可接的事,终究会成为前庭,后院丰硕累累的花果山的。不可能的事,却变成可能,变成成功……

再说,自古道: 知识是学出来的,不是天生娘胎里带来的。智者又说: 笑话人的人,最终不如人。有的人原本是学了一点文化知识,后来不思进取,爱讥笑他人,原有的一点文化知识底子,久了不学忘光了……有的人,没有文化知识,可是他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刻苦钻研学习的精神与行动,注重实练,实学,注重自我改造,自我提高,久了水到渠成,事过三日,当令人刮目相看。
实践证明,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有一颗懒堕的心,如同上天梯,难啊!
书法,看似简单,撇撇捺捺,竖竖直直嘛,没什么了不起的啊!往往确是眼高手低的事呀……
(四)
综述以上三篇,反映下岗职工不依不靠,经自己努力退休后安居乐业,与世不争,做百姓自己发自内心愉悦的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的事。无论他她们清晨,沿着朝阳背着钓俱而出,还是又顶着灼热的太阳而归,收获多少不计数量,而是这图个心中的一个"乐"字,否则再无非分之想了。无论他们静心在写地书,写的如此的多,或写的如此的不好看,但写的都很痴情,很认真。墨迹留遍整个广场,给喜闻乐见的共公整个广场,竖立起了一道最亮丽的字画风景。只有听到美言,沒有看到唾骂。更不会污染环境,更无惹人讨厌污的噪音。这种活动既文明,又不妨碍他人的正常休息,他她都是,自视其乐,心底干干净净纯洁的人……
在米面百姓日常生活中,小病小痛学医学小常识要懂得,减少看大夫次数,也是百姓厉行节约减少支出的生活美德。百姓的收入是有限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更不会有收入长腿走来……心灵始终象镜子一样清澈透明,一切能见天日,能见阳光。随说衣冠不整,生活简陋,但是都在国法保护之下,从事编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所以半夜敲门心不惊。所以不管世事如何变换,大虎小虎,都是保护动物,百姓这知道始终坚守做一个合法,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盼望着生活中的忧愁少一点,食品安全一点,愉悦幸福多一点。有病医的起,有房的起,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减少,或没有后顾之忧才是民心所向啊……
2023年10月5日,于江南东乡,张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