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东山岛
柯扬
东山岛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海湾辽阔,沙滩平缓,绿树成荫,胜景众多,极具南国滨海风光特色。
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也是我国第七大岛,面积220多平方公里。

东山岛古称铜山,现仍存有建于明代的铜山古城,位于铜陵镇海滨,系为防御倭寇而建,至今雄风依存。

古城内有一座回廊曲径、玲珑雅致的关帝庙,亦称武庙,建于明代,至今香火旺盛。

马銮湾海滨浴场,沿东山岛东南沿岸有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冬古湾、乌礁湾、澳角湾、宫前湾七个海湾,它们呈月牙形,首尾相接、绵延30多公里,洁白的沙滩背靠葱茏的林带,环抱着清澈的海水,是天然的海滨浴场。
位于东山岛东部的东山马銮湾,沙白水净,天蓝海阔,加之岸边绿林葱茏,沙滩长2500多米,宽60米,沙滩东北有“三支峰”为屏,东南有赤屿等四个小岛拱卫,因而自成格局。

抗击倭寇。明嘉靖年间,倭寇多次进犯铜山(现福建省东山县),焚房屋、抢财物、杀村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福建沿海倭寇再度猖獗,戚继光率义乌兵入闽征剿,在守伯渡(即八尺门)。倭寇入侵时,即出兵与战,倭寇屡败,岛内得安宁。每逢出征,铜山民众纷纷制作干粮犒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五月,倭寇洗劫梧屿和铜山等地,福建水师出兵截击,倭寇被擒斩数十人,余者逃往台湾。翌年四月,福建水师提督施德率兵到澎湖征剿倭寇,胜利回师铜山。明崇祯五年(1632年),在外任职的陈士奇(东山县人)回家为母治丧,适倭寇侵犯铜山,陈率乡勇守城,并制造炮药、藤牌等,出城迎战,斩倭寇数十名,倭寇溃逃。明崇祯七年,倭寇进犯铜山,南屿渔民陈焯带领民众,设“暗鼎阵”(在沙滩里埋鼎,倭寇上沙滩踩着而纷纷滑倒,民众乘机冲杀),打退倭寇。
抗击葡萄牙侵略者。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二月十一日,葡萄牙侵略者兵船至宫前湾海域抛泊,并在宫前、下安等登陆,肆行奸淫掳掠。巡海道柯乔、漳州知府卢壁发兵,并发动诏安的梅岭、田傅和五都的乡勇协助官兵围剿。
二月二十凌晨,雾气弥漫海面,卢壁率兵从悬钟出发,借雾隐蔽在布袋澳西海面,另派一兵船伪装商船,由南往北行驶,诱敌深入。与此同进,陈城、岐下及渡海过来的梅岭、田傅等地的乡勇也在走马溪一带埋伏。
上午8时许,葡船发现“商船”即驾船发炮追截。“商船”且战且退,驶入走马溪。葡船紧追。进入走马溪时,数十只乡勇兵船从布袋澳出击。葡船发现被围,个图突围逃遁,却遭官兵阻截,死作甚多;余者弃船登岸逃窜,又遇乡勇截击。
此战歼敌239人,其中击毙33人,俘206人(内有头目3人,汉奸1人)。
抗击荷兰侵略者(明崇祯六年(1633年),荷兰侵略者窜犯铜山,闽巡抚邹维琏出兵还击,历战8昼夜,荷兰侵略者从铜钵败退至东赤港一带,时东沈村唐加春率乡勇和康美村民,与之激战三昼夜,杀、俘一部分入侵者,余者败逃。 崇祯七年,荷兰侵略者再次入侵铜山,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率众奋战,迫使入侵者退至宫前湾海面。铜山军民水陆并进,乘胜追击,将其船舰焚毁,全歼侵略者。
抗击英国侵略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英国军舰入侵铜山沿海,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率领水师在铜山民众配合下奋勇抵抗,击退英舰。
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1944年,日本侵略者及伪军进犯东山岛,计船只17批148艘次,发射炮弹一千余发;飞机127批356架次,投炸弹1361枚;日伪军大规模入侵共3次,计数千人。其间,东山岛蒙受巨大损失,被毁的房屋2455间,船147艘,公共场所100多处,军民伤亡892人。然而,东山军民英勇顽强,不畏强暴,浴血奋战,接二连三击退来犯之敌,保住东山岛。
那是个风雨无阻的去处,海风轻吹,椰林铺地,湖上依然保持朦胧的美。
(待续)
柯扬于长城
2023.10.5~1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