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扬菜(组诗20首)
一一写给世界美食之都淮安
胡 光
1、龙虾
被盱眙烧红
在大地飘香
一股红色炫风
席卷中国
占领整个夏天
在路边在公园
在星罗棋布的餐馆
小龙虾不甘寂寞
纵身一跃
投进淮扬菜的怀抱
登上世界美食之巅
十三香大紫大红
如贵妃醉酒倾国倾城
蒜泥味本土情怀
如家常菜经久不衰
清水虾返璞归真
如天女下凡裸浴人间
掀起红盖头
脱下大红袍
放下今世所有的矜持
让啤酒的豪爽
与龙虾的火热
演绎一场人生欢歌
2、开洋蒲菜
从枚乘的《七发》走来
带着两汉风情
让雏牛之腴
变得鲜嫩味美
从顾达的乡思中走来
带着明朝的怀想
让一箸脆思
传遍故乡的大街小巷
从梁红玉的剑锋上走来
带着“抗金菜”的美誉
让饥饿的将士
吃饱了名菜打退了金兵
从历史的烟尘里走来
带着迢遥的馨香
让天妃宫白嫩的蒲菜
仙女般沐浴美食之都
注:天妃宫是淮安市淮安区一个特别的河塘,只有这里生长的蒲菜才是正宗的贡品。
3、软兜长鱼
汹涌的沸水
穿入鲜活的生命
来不及疼痛
已成为千古绝唱
手握刀笔
让残忍
在链条般的脊椎上
疾驰
不经意的瞬间
诠释了脱胎换骨
无论沸水
无论爆炒
抢鲜
以最快的速度死亡
保嫩
以最短的时间出锅
有锋利的牙齿
却不研究打斗
有强壮的体质
却失去了野性
是世界的凶险
还是长鱼的悲哀
没有了骨头
没有曲曲弯弯的挣扎
长鱼彻底服软
一双双霸凌的筷子
尽情品悦
一道惊魂的美味
4、钦工肉圆
咚咚咚 咚咚咚
不是敲鼓
不是唱戏
红红火火的日子
从案板上开始
收起锋芒
用铁器的憨厚
击打新鲜
不刀斩斧砍
让纤维在欢乐的氛围
延伸 弥漫
火苗在欢笑
油锅在澎湃
次第潜入锅底
顺序浮出油面
一圈圈洁白的泡沫
诵读激情四射的生活
咚咚咚 咚咚咚
岁月已经走远
但快乐的节奏
和脆滑香嫩的滋味
依然是童年最美的牵挂
5、平桥豆腐
利刃细嫩
把洁白无瑕的方块
削成无数菱形的美丽
勾芡汹涌
收藏色香味的喜悦
走进一片淳厚的世界
油封豪横
看起来冷若冰霜
亲一口热情似火
一碗豆腐
就是一段乡思
一片滚烫的心啊
6、鼓楼茶馓
和面
揉一团缠绵的梦
梦里全是对游子的眷恋
亲情被搓揉
搓成遥远的记忆
乡愁被拉长
拉成细细的丝线
一圈一圈
绕在手上捆在心里
一匝一匝
漂在锅里香在天涯
多少年过去了
茶馓还是这么香甜
沧桑的白发
再也留不住岁月的脚步
一把茶馓
像一把金黄梳子
总是在团圆的节日
梳理海峡的思念
7、文楼汤包
从古镇飘香
随运河流淌
如土生土长的神话
传向四面八方
皮包水
薄如蝉翼
多少人迷惑不解
多少人童趣大发
带着虔诚
带着西天取经的浪漫
到淮安
领略文楼独有的风景
每一道清晰的皱纹
都是岁月的馈赠
每一只汤包的额头
都捏一朵洁白的花
色相诱人
含“包”待放
打开一扇窗户吧
文楼等待一个深情的吻
注:(1)、“土生土长的神话”,《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出生在河下古镇,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完成了宏篇巨著。
(2)、“打开一扇窗户吧”,是指吃汤包时,要先在包子上打一个小孔,然后才能吸取汤汁。
8、顺河百页
一沓百页
像一本泛黄的书
翻开童年的记忆
蒙上眼睛
不是做游戏
而是小毛驴
拉着半夜鸡叫
拉着晨昏交替
拉着乡村遥远的习俗
要么是梦里
乡亲们拐磨的身影
没有多余的语言
只有推拉和画圆
听磨盘低沉的呻吟
看豆浆飞旋汗水流淌
要么用机器
粉碎那些艰苦的岁月
村庄不再旋转
石磨不再痛苦
小毛驴重见天日
乡亲们不再牲口般劳作
豆浆出锅
似一场毕业典礼
大缸点卤
像庄严的成人仪式
从此豆浆升华
凝结最初的惊喜
舀一勺豆腐脑
叠一层浪漫的轻纱
在欢乐的节拍里
挤压水份
挤出香喷喷的早晨
垒起厚重的乡情
一沓百页
像一本传世的黄历
让时间翻阅岁月的清香
9、朱桥甲鱼羹
看起来平常
就是一杯羹
与淮扬菜家谱中
那些大咖明星
攀不上什么血缘关系
闻起来诱人
尝一口就不肯放手
仿佛遇见久别的恋人
一定要把磨人的相思
变成婚姻的殿堂
开始全新的人生
做起来开心
烧开水抓王八
利刃手撕做美食
像一场车桥战役
打鬼子抓俘虏
芦苇荡里耍大刀
比整二两洋河大曲
都酣畅得意
想起来豪迈
粟裕师长一战成名
杀得鬼子闻风丧胆
淮安人民齐欢唱
美食献给新四军
从此甲鱼羹成为
一道响亮的抗日名菜
10、活鱼锅贴
湖水煮湖鱼
生活从锅里鲜香
一圈又白又胖的锅贴
像一只游泳圈
浮起水上的生活
锅盖藏不住美味
把洁白的浪花
和迷人的月光
放在锅里煮沸
让岸上的日子失眠
路途挡不住诱惑
南来北往的人群
用假日和暇闲
拥抱碧水蓝天
品味不一样的人生
11、春卷
洁白的面皮
包裹立春的喜悦
所有冬眠的日子
睁开了眼睛
尽管有雪花
但我已经闻到
春天淡淡的体香
尽管有冰冻
但我已经感觉
大地温暖的胸脯
金黄酥脆
编排幸福的模样
一盘吉祥如意
迎来春天的馨香
12、季桥咸猪头
撒盐
把猪头
腌成一种富足
收藏
把冬天
埋入一种宁静
晾晒
把春天
挂成一种喜庆
烹饪
把猪头
做成一种佳肴
13、小葱涨鸡蛋
打破禁锢
一枚鲜嫩的太阳
跳入惊喜的碗中
搅拌清新
碗筷写意
用音乐的节奏
畅谈美好生活
葱花的翠绿
鸡蛋的鲜香
勾芡和谐的世界
心中有经纬
锅铲就有了主张
一道道思路
划出金黄的田畴
任乡土风味
飘香苏北大地
打造名言
世上好菜千千万
不及小葱涨鸡蛋
14、阳春面
一双筷子
挑起汉代风味
岁月的清香
被切成细长的面条
任时光煮沸
一碗祝福
把健康快乐
和长命百岁
端进每一个生日
妈妈的味道
或妻子的手艺
都是人生最美的回忆
一种习俗
从淮安出发
到南京到上海
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15、白袍虾仁
放下大刀
放下进攻的欲望
丢掉触须
丢掉所有的警觉
脱下铠甲
脱下最后的防护
大青虾瞪大眼睛
死死地盯着和谐的世界
大青虾不再蹦跶
鲜活的虾肉如我的心跳
大青虾被活剥以后
等待一场最后的洗礼
本来有一身武功
大刀好比核武
触须是信息化掌控
铠甲就像钢铁长城
在水中应大有作为
却沦为一粒鲜嫩的美味
也许是命运
没来得及大红大紫
就被筷子举起
就被酒杯夸奖
在生命的宴席
吃喝世上所有的赞美
16、红烧马鞍桥
一段长鱼
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
刻出马鞍的造型
模仿拱桥的宏伟
向南是船运
船队耕耘南方的浪花
向北是马拉
马车浩荡北方的尘土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
菜刀也害怕不屈的灵魂
长鱼弓起脊梁
鲜艳的伤口更加倔犟
一道名菜
像淮安历史的缩影
让世界回味久远的往事
让世界咀嚼战场的硝烟
17、洪泽湖大闸蟹
秋风乍起
小龙虾纷纷退场
大闸蟹凭借资历
橫着走上舞台
大闸蟹味道鲜美
不仅能吃出品味
还能吃出一种文化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已成为一种民族精神
大闸蟹出生名门
洪泽湖是它的老家
三河闸是它家大门
当然身价不菲
经常被礼尚往来
但大闸蟹是干净的
洁白的屁股下面
永远是廉洁的底板
大闸蟹沉默寡言
每一次潜心思考
都有头脑风暴
都有最大胆的设想
打开圆圆的枷锁
放下七手八脚的牵扯
用柔弱的生命
迎接新的开始
大闸蟹寓意吉祥
每一次脱壳
都催促季节成熟
最后一次脱壳
在人们欣喜的餐桌上
把圆圆的生命
化成一枚鲜红的太阳
照亮无数美好的日子
注:“三河闸”在洪泽湖大堤东北方向,是我国最大的节制闸,也是落实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重大工程。
18、淮安豆腐脑
点卤
就像朋友圈
一次小小的
点赞
不经意间
把豆浆的初心
凝成纯净的世界
小心翼翼
不敢鲁莽
因为稍有触碰
就怕有激动的泪水
打湿娇羞
弄翻内心的慌乱
在洁白的天地
洒上香菜的绿
洒上老卤大头菜
盐巴一样细碎的咸
还有辣椒酱的红
小磨麻油的香
用一种欣喜
尝一碗豆腐脑
娇嫩新鲜的滋味
仿佛是一场
难忘的初恋
19、清蒸白鱼
在水面追逐
追嬉戏的童年
在浪里舞蹈
舞青春的光芒
像浪漫的王子
在洪泽湖
在里下河的水系里
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看不见的水底
不停的加速
突然冲出水面
飞出惊人的高度
一辈子
离不开水的欢乐
却因为蒸一次桑拿
成为人们舌尖上
一道全裸的名菜
20、松鼠鱖鱼
美丽的豹纹
斯文优雅
吸引小鱼的羡慕
吸引小虾的好奇
在水草下设伏
在清澈中悬停
凶狠的目光
搜索幼稚
搜索粗心大意
稍不留神
就完成一次绝杀
在刀光里灿烂
在残忍中剔骨
两边翻卷的鱼肉
像广袤的田野
一任刀锋纵横
一任惊恐驰骋
伤痕累累的心
被油炸定型后
一只可爱的松鼠
跳入洁白的盘中

此组诗,荣获第二届“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特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