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荷月散文集》随感
安志芹
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举办期间,《荷月散文集》分享会在淮安召开。我与古诗班同学相约一同出席,喜获荷月老师赠书。
后来,蜗居小楼,读《荷月散文集》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虽然没有人规定必须读这本书,但是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时值酷暑,书香怡人而清凉。临窗而坐,一本书、一支笔,从夕阳西下到华灯初上,再到夜幕降临。不知不觉读完全书,仍觉得意犹未尽。
《荷月散文集》全书分为“运河情缘”、“校园花絮”、“家国情怀”、“畅想未来”、“生活随笔”、“行旅掠影”六大部分,共二十多万字。
荷月老师在“校园花絮”这一部分写到怎样让班级里的“调皮大王”乖乖听话。她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之高明,让我望尘莫及;她作为一名班主任的爱心和耐心,我自愧弗如。我也热爱教育事业,从教数年,却是业绩平平。这一时刻,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于是,我遗憾地感叹到:与荷月老师相识恨晚!与荷月老师的文章相见恨晚!
“生活随笔”部分,有一篇是微电影《一起来学吧》观后感。荷月老师写了1500多字。她从亲情出发,再从社会层面、艺术层面进行剖析,布局堪称完美。这场微电影在开明中学举行首映式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又在现场遇见平日里仰慕的作家,因此印象较深。时隔二年,反复品味荷月老师写的观后感,钦佩不已。我再找出自己当天的日记,粗略一算,还不到400字。
读“行旅掠影”这一部分,目光跟随文字旅行,有如身临其境。有些文字洋溢着童趣,读来心旷神怡。游览名胜古迹,荷月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一些名画的创作背景和古建筑的由来。虽不敢说过目不忘,但比起史书上的记载更便于记忆。
生活中一些平平常常的东西,如:冰淇淋、自行车、高跟鞋……在荷月老师的散文中分外新颖别致。
九月初,我拜读完《荷月散文集》,受益匪浅。我将书置于书桌醒目处,想着有空还得再看看。

作者简介: 安志芹,1983年11月生于江苏淮安,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视点网文艺部主编、美丽江苏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