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山论剑与西凤酒珠联碧合成佳偶》
文/杨君
秦穆公是在秦晋争霸中日渐强大的一个西方诸侯。而秦的都城柳林,古今皆以出产“西凤”美酒而著称。
传说秦穆公有一女,名曰弄玉,从小聪颖过人,尤具音乐天赋,酷爱吹笙。秦穆公因命玉工把弄玉平时所爱之玉雕成玉笙,让她吹奏。弄玉用玉笙吹奏出的声音时而如新莺出谷,时而又像清亮的露珠滴落在梧桐树叶上,时而像仙鹤鸣叫着从九天飞来,使闻者如听仙乐,飘飘然似醉如痴,大有步虛凌空般的美妙感受。

弄玉十五岁那年,秦穆公为她建造了一座巧夺天工、高耸入云的秦楼,广招天下才士和善乐者与公主比奏乐技,希望从中发现帅哥靓才,与其结为婚姻。可比试到最后,成千上万竞技者竟无一例外地都被淘汰出局,这令弄玉非常失望,也让秦穆公感到十分忧心。“咋都这么笨呢?”秦穆公痴呆呆地想。
一天,公主独自一人在秦楼上悠悠地吹着玉笙,吹着吹着,不知不觉睡着了,并作了一个神奇的梦。在梦中,她看到天边东南角天门大开,有一少年跨凤翩翩而来。少年腰间系一玉箫, 见到弄玉,便取下玉箫呜呜然地吹奏起海雨天风之曲来。箫声“此曲只应天上有”,它来自天界,为世间罕有, 声飘行云,令弄玉感到十分激动和新奇,便拿出玉笙来,和他一起吹奏起来。一曲终了,少年在梦中对弄玉说: 自己名叫箫史, 家住华山之峰,不久我们还会见面的。说完,收起玉箫,骑着鲜艳的凤凰飞走了。

公主从梦中惊醒过来,少年的话犹言在耳,箫声亦余音袅袅,在耳边不绝如缕。弄玉把梦中之事绘声绘色地告诉了秦穆公。穆公感其言非虚,便遣一姓白的官员率众到华山寻找吹箫少年,将他带回宫中。穆公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箫史真的生得一表人才,气度非凡。秦穆公遂以宾礼相待,请为吹箫。当箫史吹第一曲时,宫殿内清风徐徐,令人神清气爽;吹第二曲时,有似百鸟和鸣,春暖花开;吹第三曲时,殿内金龙狂舞,彩凤展翼,令闻者动容,观者欣悦起舞。
穆公见箫史才貌双全,英俊文雅,技艺超群,且与弄玉爱好一致,志趣相投。两个粉妆少年,一个潇洒英俊,一个如花似玉;而且相互倾心,爱慕有加,恰似琴瑟和谐,笙箫双奏。便决定选箫史为婿,择日为箫史和弄玉完婚。
箫史建议将秦楼改为凤楼,因为每当他们两人吹笙奏箫之时,便有凤凰来楼前戏舞,且鸣叫着与笙箫应和。
完婚之日,穆公封箫史为朝中中大夫,并赐柳林美酒十坛与饮。过了些日子,萧史不欲在宫中久住,想回到华山去过仙人生活,弄玉亦愿相随。箫史便吹起引凤之曲,不多时便见云来雾绕,清香滿楼,红光射顶,有紫凤赤龙从天而降。于是箫史乘龙,弄玉跨凤,飘然而去。

传说箫史为上界仙人,因与弄玉有俗缘,故以箫声为媒,终成眷属。唐肃宗时,有人根据这个故事,把柳林改名凤翔,而把箫史和弄玉喝过的美酒改为“西凤酒”。到了近代,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西凤集团首脑们,清醒地认识到西凤酒作为一种古老商用品牌的巨大经济价值,便进一步发掘其比优元素,与金庸小说“华山论剑”情节相融合,打造出全新的中国白酒系列著名品牌“华山论剑西凤酒”,从而进一步彰显出” 西凤” 这个古老文化品牌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把饮酒,与历史文化、竞争意识、时代精神、道徳价值,都完全融为一体了,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实在妙不可言!

【作者简介】:姓名杨君,又名杨群,安徽省六安市人。近年创作小说、散文、随笔等文,见于《分水岭》、《皖人春秋》、《首都文学》、《胶东文学》、《三秦文学》、《作家视野》、《老丫文苑》、《湘西美文》、百度《百家号》等文学网站微刊、纸刊。编著《古代名人传奇百人经典》由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