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朗诵:杨建松 赵红红

——李家铺是乌龙泉新农村村13个居民点中的魁首,史上因两李留迹而显。这个千年古村元时被毁,大明仁宣年间(1424~1435)重建,因南边不远处有黄琼墓,故划属黄公乡。对于这个“黄公乡”,明弘治年间(1488—1505)曾任监察御史的灵泉人张璞曰:“(县)西南九十里,有地名黄公乡。是黄公者,吾不知其何时人,亦不辨其名字,而后世人以乡传也,亦何慨矣。余居京师十余年,读汉室名臣传,见黄琼 自叙年谱,并其里居,而知黄公之居在江夏之五谷岭也。又考汉唐古志,琼墓在青石邑,琼祖墓在黄陵山之南。今考其地,只有五谷城,无所谓居之岭矣。[1]”
清光绪时烛商李恒道在村南置铺,借优质硕烛再次让故村扬名[2]。

面积为0.36平方千米的李家铺在建国之初属第一区(纸坊区)乌龙乡新农村大队。1983年后改为乌龙泉新农村1组[3]。21世纪后如鹏振翅,扶摇直上。
江夏黄琼尚侠,自小即好。15岁那年,他见乡间土豪欺行霸市,便邀约同窗齐集县衙替众鸣冤,直至县尉亲自出马抓捕恶绅才止。为此,少年黄琼被江夏郡守辟为掾吏(郡守选拔为官署属员),黄琼力辞不往,却自愿出任青石乡游徼,掌乡级治安的末吏),巡村视里,风雨不辍,以至于时人称青石为“侠乡”。古人云,琼有此德,赖大江老湖之润,不然便无此胸格,心怀黎民。窃以为,高山雄志,大水阔心。自古豪侠尊岳敬渎,源于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高山仰止”的深切感悟。
得益于大江大湖交汇,江夏自古地灵人杰,不仅本土栋梁栉.比,外来俊贤也如恒河沙数。在银汉众星中有颗格外吸睛,他就是谪仙人李白。

那天,李白又在螃蟹岬(jiǎ)边品酒议侠,突有一人寻至。来人名叫李景,自称李邕族叔,受泰和(李邕之字)委托,特请太白先生前往侠乡季 公山尝新。
“侠乡”?素慕古侠的李白一愣,待看罢北海名刺(李邕的名片),快速释疑的他欣然登舸(gě游船),逶迤南来。
其实这座季公山,只是一座微岭,位于今李家铺北。因唐初有李姓小支幺房(季房)在此开基筑屋、造田兴农,从此便以“季公山”闻名。山南麓有口奇井,深及数丈,井底玄石纁(xūn)沙,极为高贵;井水冬暖夏凉,饮之祛乏生津;取之酿酒,浓香异馥。因此这里的“季公清”,被江夏尊作“至酿”,直霸显达席上壶觞(shāng)。
但季公清一年只出九窖,从不面市,故高贵而神秘。李景今代请太白前往,即品尝初夏李家之头酿,客贵酒珍。
李白闻言大异,此山此野还有如此之奇?
其实,这李景也非常人。由于家学之故不仅喜酿,更是深爱诗文,勤习笔意(书法),尤以善造“纹纸”享誉鄂州,该纸被学人称为“石恋”,倍价难求。李白这才知道李邕用纸原来是李景专造。
书家谁不爱好纸?长诗善墨的李太白更然,因此对年龄比自己大几岁的李景顿时多了几分敬意。
众所周知,“李”乃江夏大姓,自赵郡(邯郸)南迁江夏后出过不少名人,譬如李元哲、李方、李善、李恽、李鄘、李蹊……其中尤以书擘李邕为最[4]。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见其笔力卓绝、气宇轩昂,曾将其与王羲之并称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5]。
书雄如象的李北海在名显出仕之前,于金口、鄂州(武昌)和灵泉(龙泉)都有草庐,专供抱卷研墨之用,季节更迭,他也会移景换书、赓续嘉心;不过,可能因特崇黄琼,他 还是最爱季公山;若有高朋巨匠来访,他也在此提前扫榻,虚左以待,甚至长夜当昼,延天盘桓。

那个年月江边尚无大堤,虽然鲁湖、汤逊与梁子三湖的中心水面各有所属,但也有汊互联互通,所以舫上观景,才阅浩渺烟波,又读重山复峦。
熏风徐徐,芰(jì)菡献馨,靠舷举杯的白景二人,尽管只是初识,但有水山作题,佳酿为介,初情很快就步入浓境,且愈饮愈深。就在荷摇稻曳之际,舸前忽现酒旗。李白遥指:“莫不是那里?”
“然”,李景含笑应曰。
……揖让、下船、登岸、拾级、穿花、过径……李白本欲还贪几步,不曾想已入酒家前厅。猛抬头,只见正面高悬一匾,上书“芰莲并馥”,从恣意的笔墨彰显出来的风骨神韵,李白就知此乃北海手笔。他不禁啧啧:“纸墨芰莲,四嘉同馨”!

店堂不大,但有名人字画映衬,再加几净窗明,那种清静雅致,丝毫不逊文昌宝阁,让太白顿感亲切而温馨。
“三郎回程了?请进雅座。”近莺似燕一声招呼,李白立被吸引。转眼处,只见酒家女主身着罗衣,上白下绿;手持小扇,轻纱一紫,不卑不亢,躬身相迎。
这座酒肆其实为李氏家店,先前专供族人于金口和灵泉之间往来落脚之用,后因常有贤达与家老随行, 所以偶尔也伺嘉宾。
女主见有新客,且双眼炯炯,目如山虎;神情潇洒,风流蕴藉(jiè)胜似仙卿,不敢造次的她深深万福:“客官,失敬,有需尽管吩咐,奴家当潜心效劳。”
李景代曰:“新酿酒,时辛盘,五味曲蟮;其余诸肴,拣好的上。”
青菱闻言,急令小二谨上烹茶、厨娘加速做菜。
俄顷,雅座就响起了南北混音的赞美:“好酒,好菜,好点”。
被李白称为“好酒”的,就是秘酿“季公清”;被赞为“好菜”的,不 仅有五辛盘(葱、蒜、韭菜、油菜、香菜)[6],还有“公山曲蟮”(全称“公山五味曲蟮”);那道好点乃玉莲对米粑。
侃着、喝着;喝着、侃着……已有些许醉意的李白,乘兴问起了店主 。那女主见问,急忙目询李景。李景道:“但说不妨”。
她这才字斟句酌:“奴家胡氏,小字青菱,原也大户闺秀,只因老父病逝,家境败落,被迫做了李家之妇。郎君贩盐,婚后即赴浔阳(九江)、广陵(扬州)……多年未归。早知如此,奴家该适农嫁匠……唉!如今只能在这青菱酒肆,孤守年华……”说到此,早以双泪难禁,看见李景注视,急忙以帛掩面。
李白听到女主哽咽,便安慰道:“啊,娘子不必戚戚,天地乃牢笼,有几人道坦路平?随遇而安,随遇可安哩。”说完,他问青菱,可有笔墨?
李景忙应:“有,有的。青菱,快!”
青菱转身,疾步而去……
待青菱重上烹茶时,“石恋纸”上早有一篇《江夏行》:
忆昔娇小姿,
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
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
令人却悲苦,
自从为夫妻,
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
相送黄鹤楼,
明眼看帆去,
心潮逐江流,
只言期一载,
谁谓历三秋,
使妾肠欲断,
恨君情悠悠……
“三郎,可曾会琴?”李白问道。
“略知一二。”李景谦应。
随即众人移步后庭,青菱焚香、李景鼓弦,太白舞剑,在莺歌龙吟里把一篇《江夏行》秒杀为人间极品。

悠扬婉转的琴,深沉如诉的诗,影动蛟龙的舞,让心情苦涩的青菱破颜为笑:好久未有如此之畅了!
她对着李白又是一个万福:“敢问夫子大名?”
李白豪爽地笑道:“寒士十八子,俗名李太白。”
那时的李白虽然尚未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但也早已名满江城。
青菱大吃一惊,急忙致歉:“罪过,奴家罪过。”
“娘子何罪之有?能博女主破涕,李白之幸!”
那天,青菱的确醉了,李景醉了,李白也醉了,整个李家铺全醉在《江夏行》中!

年历翻过了1229张,2023年9月25日,“李白与江夏”的学术研讨会在乌龙泉街举行。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刘益善、武汉大学教授樊星、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清、江夏方志学人彭敦运、作协主席黄海、作家祝志明、刘和平等济济一堂,赓文续新,侃侃不止。当夜,江夏八位主要党政领导同时揿下按钮,宣布“明月照古郡,李白江夏行”暨金秋文化旅游节在李家铺隆重开幕!

顿时,华灯照古建,夜幕闹天星;游人品古曲,非遗解传承;金风说酒意,碧莲送清馨……这次,不仅李家铺醉了,就连整个江夏也浸透诗醇,乘坐电波,爬上“极目新闻”芳醉天下的李白铁粉。
注:
[1][明]张璞.黄公乡记 [M].黄公乡志志.
[2]魏建忠.李家铺村志[M].2023:18.
[3]武昌县志编纂委员会.武昌县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37.
[4]祁金刚.江夏溯源[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135.
[5][明]董其昌.屠友祥 校注.跋李北海缙云三帖[M].画禅室随笔.
[6][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隋注[M].中华书局出版.2018.
[7]时政 朱涛 陈玲.一轮明月照古郡 李家铺里遇诗仙 “李白”重游江夏上演浪漫欢歌[J].楚天都市报.2023.9.26.
2023.10.08

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诵读: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朗诵:赵红红,河南省朗诵协会会员,南阳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主任医师。一生从医,酷爱音乐诵读艺术,梦想用艺术的色彩装扮生活,用语言的魅力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诵读:

摄影刘汉林
彭敦运【工笔江夏】系列作品
(请点击标题阅读)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42《关门堤》
43《英雄村》
44《五枫桥》
45《种个墨斗再探花》
46《𡘧门口》
47《鲤鱼撩花》
48《拾遗元丰》
49《叶家海》
50《翟家边》
51《上马厂》
52《后屋》
53《湖咀曾庙供张宪》
54《廖桥》
55《鲛之泪》
56《青埠湾》
57《陈博士》
58《夏祠》
59《青龙河》
60《笔架山》
61《官堤洲》
62《柱皮山》
63 《土库杨》
64《仙人山》
65《仙人桥》
66《黄质书房》
67《山因花扬名》
68《三潭印月》
69《诗醉李家铺》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