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

中秋《商河文艺年鉴2022》
《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
首发式

【编者按】
今日,《商河文艺年鉴(2022)》《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首发式在商河县济南今朝酒业隆重举行。《商河文艺年鉴》是全国首部县级文艺年鉴,由商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商河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组织编纂,山东省散文学会商河创作中心、济南周三读书会商河分会承编,济南今朝酒业协办,自2017年创刊到目前已连续出版六辑。2021年,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欣然题词:“开全国县级文艺年鉴之先河,集地方百花于一坛,历久弥香。”六年来,该年鉴受到省内外文学艺术界和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由商河县玉皇庙镇人民政府组织编纂,自2019年启动以来,历时四年终于成书出版。张九叙系明代名臣,弘治十八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兵部左侍郎,加衔少司马 , 因其忠君爱民功勋卓著,其村名亦被御封为“张大人村”。张九叙研究既是商河县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推进“文化强县”重要内容之一,该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发仪式上,山东省写作学会会长韩品玉、济南周三读书会会长李炳锋、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帅等热情致辞,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作家和媒体记者等70 余人与会,向《商河文艺年鉴(2022)》《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的正式发行表示祝贺。同时,山东省写作学会、济南头条•都市头条今朝写作基地,济南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黄河民间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济南市民俗文化研究会黄河民俗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也分别在此举行了挂牌仪式。
以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特编发本期特刊,以飨读者!

01

商河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帅致辞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前辈、领导、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帅,很荣幸能与各位共同参加今天的活动。首先,我代表商河县委、县政府对《商河文艺年鉴2022》《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首发以及山东省写作学会、济南头条·都市头条今朝写作基地、济南市民间民俗文化研究会黄河民间民俗文化专业委员会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拨冗莅临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也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商河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允许我和各位简要汇报几个方面的工作,本人资浅望轻,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是商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在新一届商河县委、县政府“一三四六”工作思路的谋篇布局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秉承新时期“商河精神”,“敢”字当头谋创新,“干”字为先快发展,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增长5.7%,增幅居全市第2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亿元,同口径增长5.02%,税收占比77.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和6%,增幅均居全市第1位;今年上半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市前列,1—8月份限上零售额、网零额等指标位列全市第一位;近三年商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并在市级考核中连续2年获得一等奖,再造一个“新商河”迈出坚实步伐。
二是商河交通瓶颈全面打破,进入“陆空并存、高快一体”的发展时代。商河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位于省会济南的最北面,交通历来都是短板,是制约商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今日之商河,京沪高速纵贯南北,德龙烟铁路横跨东西,国道340、省道240交汇过境,商河A1级通用机场、德龙烟铁路商河货运站场开通运营,济滨高铁、高德高速开工建设,德商高铁、雄济高铁列入规划,商河正在从一个“三无县”变为互联互通的速度之城,为商河跨越赶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压奋进、起势成势,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 商河宣传思想战线立足商河实际,结合商河总体情况,趟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宣传思想工作不断争先进位,2022年度市级考核排名位居前列。首先是对标新时期“商河精神”,提振干部们的精神气,以促进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担当意识、凝聚工作合力,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好“上、下、抓、学、创、订”六个方面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专业素质,练出“金嗓子”、手握“笔杆子”、想出“金点子”、拥有“强作风”,真正锻造出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用实际工作成效提升城市软实力,为宣传思想事业添砖加瓦。
四是奋发自强,踔厉前行,文化强县建设如火如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所以商河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了“打好文化强县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全县文化战线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商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挖掘梳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整合包装秧歌文化、温泉文化,对接融入黄河文化谱系,丰富文化强县建设内涵”,制定了文化强县建设实施方案,文化强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群众文化满意度显著提升、文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地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文旅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五是敢于探索,善于转化,美德商河和信用商河熠熠生辉。以美德和信用建设省级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商河立足优化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外在形象,发布美德商河和信用商河建设50件民生实事,大力推进“秧歌红”美德和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开展了系列美德和信用“五进”活动,举办了40项“最美商河人”评选活动,建成覆盖行政村、企业、博物馆、传统教育实践点等美德和信用示范点8处。我们所在的今朝酒业酒文化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本次活动也是美德和信用进企业的重要举措。在商河,美德和信用正逐步融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正逐步融入“文化强县”建设,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转化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美德和信用已经成为商河的新名片。
我们商河没有家底,没有靠山,没有大树,完全是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能够取得这一点成绩全都是在各位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靠全县人民齐心协力、一腔热血干出来的。请各位放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商河定会咬定目标、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勇毅前行,为再造一个“新商河”、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作为一名“过气”网红县长,我想用一段网络语言结束我今天的汇报: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2

玉皇庙镇党委书记、《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编委会主任刘俊宝同志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金秋十月,花开商河。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盛会的召开,我谨代表玉皇庙镇党委、政府向两本文化著作的发布和基地挂牌仪式表示诚挚的祝贺,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为《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编纂出版付出艰辛劳动的作者、编辑以及出版社单位特别是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和天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兴业福地、宜居之城,玉皇庙镇位于商河南部,南接起步区、北融县城区,是省级卫星镇、县域次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畅捷便利、产业配套齐全、城镇功能完善、教育商贸齐聚、群众安居乐业,走出了一条“三化并进、产城共兴、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2022年全国千强镇综合排名第188位,2023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玉皇庙是一坐文化深厚的韵味之城和精致秀美的品质之城,这座小城镇域环境优美、文旅资源丰富,既有喷泉广场、沙滩公园等打卡圣地,又有吕东故居、二妮豆腐皮等文化景点,尤其是以张九叙为代表的张大人村明清时期12位获得牌坊嘉奖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学识、思想见地和道德情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有许多值得可资借鉴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当前,正值商河“文化强县”建设奋力推进之际,《商河文艺年鉴2022》与《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的发布恰逢其时,必将有力推动文化强县战略迈出坚实步伐。接下来,玉皇庙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挖掘并传承我镇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一如既往地支持文艺创作,以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同时,值此花博盛会,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到玉皇庙镇走走看看,走进兴业福地、领略现代化品质之城的魅力。
最后,预祝本次首发式和挂牌仪式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03

济南今朝酒业董事长刘锦善同志致辞

尊敬的王景科会长、韩品玉会长、耿建华院长,尊敬的王帅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
大家上午好!国庆、中秋佳节刚过,今天,值此第八届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暨第五届济南都市农产品博览会之际,欣逢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今朝白酒”喜获济南名牌20周年,济南今朝酒业今天又迎来了这次《商河文艺年鉴(2022)》《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首发式暨山东省写作学会、济南头条·都市头条今朝写作基地挂牌系列活动的隆重举办》。非常荣幸各位领导、嘉宾和社会各界朋友莅临今朝酒业出席这次商河文艺界的盛会。首先向《商河文艺年鉴(2022)》《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的成功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新老朋友特别是不远千里从威海、日照等地远道而来的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我谨代表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文艺界、媒体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2002年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脱胎改制于国营商河酿酒厂,公司创建后第一时间推出今朝品牌系列,经过21年的潜心磨炼、品质积淀和品牌培养,稳步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一举成为地域性强势白酒品牌之一。2019年一举夺得齐鲁白酒酒体设计创新奖荣誉称号,2022年被指定为济南府学文庙孔子诞辰纪念活动祭孔专用酒,同年,香港著名设计师、香港区旗区徽的主创评委韩秉华先生受托为公司设计完成新的主体LOGO造型,今朝酒业的口碑和群众美誉度达到历史新高。2023年9月,今朝酒业新落成的科创大楼投入使用,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发展潜力注入新动能,发展方向擘画新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朝酒业21年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任何点滴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离不开今朝酒业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当然,更离不开在座各位文艺界、媒体界朋友长期以来的倾心支持、热情宣传,今朝酒业点滴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大家的厚爱与深情。在此,我代表济南今朝酒业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本公司发展的社会各界领导、朋友,尤其是在座文艺界、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今朝酒业一定会不忘初心、坚守品质、再创佳绩!今天,我也再次借此机会郑重承诺,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将是在座各位文艺界朋友永远的坚强后盾,我本人及公司将竭尽所能,为《商河文艺年鉴》的编纂出版搭好台、服好务,做坚强的“根据地”和全天候“服务站”。
最后,恳望山东省写作学会、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山东省散文学会商河创作中心、济南周三读书会商河分会各位班子成员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把商河文艺界的事情服务好,努力开创商河县文艺新天地!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也真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今朝酒业的发展,热心做今朝酒业的监督员、宣传员,共同开创今朝酒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04

刘强同志介绍《商河文艺年鉴(2022)》
编纂情况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欢度双节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在济南今朝酒业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商河文艺年鉴(2022)》首发式。我谨代表年鉴编委会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商河文艺年鉴(2022)》编辑岀版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商河文艺年鉴》开全国县级文艺年鉴之先河,于2017年秋天创刊,今年已经是第六辑了。六年来,《商河文艺年鉴》秉持业余人员编纂专业年鉴的宗旨,在济南今朝酒业的倾心支持下,坚持正规书号、正式出版,特别是在2021年受到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热情题词的鼓励以后,《商河文艺年鉴》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众影响力不断增强。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帅同志亲自出任总策划,编委会成员的年轻化、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今年春天《商河文艺年鉴(2022)》征稿启事发布后,至截稿时间,收集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预期。经过编委会成员近几个月的认真筛选和精心编辑排版,最终形成了2022文艺年鉴定稿。
在此,我们非常感谢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王树理先生和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始人李炳锋先生在百忙之中出任本辑文艺年鉴顾问;还要感谢县委、县政府和县文联、县文旅局等有关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和热心帮助。正如商河县政协原主席陈昌茂先生在去年文艺年鉴序言中所说:“《商河文艺年鉴》堪称文艺宝鉴。其政治严肃,资政存史,权威性强;资料新颖,信息密集,服务性强;类目繁多,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总之,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编委会的艰辛劳动,就不会有文艺年鉴今天的丰硕成果。期望编委会全体成员不负重望,不骄不躁,继续努力,让文艺年鉴在商河“文化强县”的建设过程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再造一个“新商河”,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而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05

济南市作协副主席董超岩、济南周三读书会会长李炳锋为文艺年鉴首发揭牌

06

书法作品捐赠

李炳锋会长向济南今朝酒业赠送书法作品《沁园春·雪》

今朝酒业刘锦善董事长向李炳锋会长颁发捐赠证书


商河县政协原主席陈昌茂、商河县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冯延祥先生向今朝酒业赠送书法作品


今朝酒业刘锦善董事长向陈昌茂主席、冯延祥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07

《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编审杨富华先生介绍本资料汇编编纂情况



玉皇庙镇党委书记刘俊宝和张彦广先生共同为《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首发式揭牌
08

王景科名誉会长、韩品玉会长为山东省写作学会基地揭牌,韩品玉会长讲话


各位文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注定是一个令高秋难忘的好日子,是一个载入山东省写作学会史册的日子。
夏商周之前,我们商河人都知道,咱们商河县的滳河,(我所说的第二个shang he,在“商”字的左侧加上一个三点水,即今天的土马河)在远古时代,与济南市里的济水一样,都是流经山东中部的重要河流,它们都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广阔的流域面积和丰盛的鱼米之利。两条河流是济南和商河人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远古历史上,济水和滳河两条河流奔腾入海的涛声,曾在南北错落的方位时空中遥相呼应过;今天作为东夷和商人的子民,我们两地、多个组织再次在文学和写作领域牵起手来,优势互补,砥砺前行,这是祖先的庇荫,时代的召唤;这是今朝酒业用良心和纯真酿造的今朝缘,这是商河姹紫嫣红的花博园释放的花之魅。
山东省写作学会在近年来的乡村振兴写作活动中,先后采风于济南市13个街道办和全省20多个村庄乡镇,发送大量反映乡村新貌和风物历史的诗文,上至人民号国家平台,下及勾连起人间烟火的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以及若干其他纸媒。
今后,学会将继续不负时代所托,阔步走向乡间。与各兄弟单位一起,由今朝走向明天,由钢筋大厦走向田园花园。
最后,献给商河人民一首情歌:
滳河自古是名河,
美誉由来似浪多。
今朝八方骚客至,
三千毛瑟涌洪波。
09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今朝写作基地揭牌

山东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耿建华,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宋俊忠为“济南头条.都市头条”今朝写作基地揭牌
10

“济南民间文学研究学会黄河民间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济南民俗学会黄河民俗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

“济南民间文学研究学会” 会长李胜华、今朝酒业董事长刘锦善,“济南民俗学会”会长王俊莲、今朝酒业总经理刘鑫分别为“济南民间文学研究学会黄河民间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济南民俗学会黄河民俗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

“济南民间文学研究学会”会长李胜华宣读“济南民间文学研究学会黄河民间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并颁发聘任证书

“济南民俗学会”会长王俊莲宣读“济南民俗学会黄河民俗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并颁发聘任证书
11

平阴县作协主席展恩华致贺发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尊敬的王帅部长、刘锦善董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商河的文朋诗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也很荣兴参加商河文艺年鉴发行仪式。今天,晴天丽日,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全市的旧雨新知,文化名流,济济一堂。这是商河文艺界的大事,也是济南文化界的盛事。在商河一马平川的沃土上,在芬芳四溢的酒香里,在万紫千红的文苑中,我和大家一样,深切感受到商河民风之纯朴,人文之盛大,前程之光明。在此,向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商河,是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阜民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许商、孟简、张自慎等历史名人和文化名流。400多年前,商河名士张自慎和平阴名家于慎行,这一尊一卑的文艺大咖结成莫逆之交,留下了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话;今天,我们赓续前缘,续写着两县交往的崭新篇章。
我一介书生,却曾荣兴地在商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志强先生和文化名士庞佃军先生的陪同下,走遍了商河的各个乡镇,深切感受到商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时至今日,麦丘老人的忠言穿越了三千年的历史云烟,依旧能振聋发聩;那雄浑粗犷、豪放铿锵的商河鼓子秧歌,在无数岁月的淘洗中,愈发充满活力,像一朵历久弥新艺术奇葩在时代的舞台上,愈加煜煜生辉;今朝酒的淳香直透人的五脏六腑,三杯两盏,便会激发出人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无论你身心如何疲惫,你总生出奔向诗和远方的勇毅。还有,商河人创造的文化艺术,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旦走进这片阆苑,你就会甘心情愿永远流连在风情万种、光彩照人、摄魂夺魄的春天。
我敬佩商河人,更敬佩商河为文艺事业孜孜不倦、不懈耕耘、无私奉献的朋友们。因为你们的努力,济南这座曾经诞生过李清照、辛弃疾的文化名城才更有艺术底蕴、艺术风范、艺术气派!
最后,祝商河的文艺事业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同时,也祝各位朋友,都能像今朝美酒,韵盖齐鲁,香透九州。
谢谢大家!
12

精彩讲话集锦

世界华人摄影联盟副主席、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侯贺良讲话

济南作协副主席董超岩讲话
13

《商河文艺年鉴》顾问、树理书屋创办者王树理先生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故乡的父老乡亲:
大家好!在这个双节喜庆的日子里,我有一个心愿,想和大家共同交流:你了解我们的故乡吗?如果你了解的话,你能知道多少吗?说心里话,我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对故乡的了解还很不充分。正是《商河文艺年鉴》这份刊物的创办,让我对故乡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商河文艺年鉴,承载的乡情和民俗风情极为丰富,它既不神秘也不深奥,与每个人的联系都十分密切,它随时随地缠绕在我们身边,甚至于贯彻到我们整个人生的每一天。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每逢节日都有一些与之配套的民俗文化,比如我们商河县的正月十五闹元宵,跑秧歌;八月十五吃月饼,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等等。同时,商河县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与大汉民族和谐相处处的宝地。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和习惯,这些大同小异的风俗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民俗文化。这就让我们常常想起,中华文明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一个县里能有一份记录本县精神文明发展的刊物,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或许你曾经听说过商河鼓子秧歌的兴盛,也许你听说过清水幻像的神秘传说,实际上,它与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与蒙古族《嘎达梅林》、与维吾尔族长篇音乐《十二木卡姆》、与壮族仙女歌手刘三姐的故事,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你也许唱过京剧、吕剧,踩过高跷、耍过龙灯,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弄懂了这些,你就走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王国。《商河文艺年鉴》,正是起到了这么一个从普及到提高的快车道上。今年来,商河之所以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年鉴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它就像春天的蚕宝宝一样,从芝麻粒大小的蚕卵算起,经历孵化、幼蚕等过程,到破蚕成茧、破茧成蝶,为促进全县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商河人,与生俱来的乡情将伴随我一生,乡音难改,乡情难忘,乡愁恒久。这里是我的根,是我的魂,也是我作为中国人彼此认同的依据,这种文化的传承,将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
这次首发式,集中了好几个专门研究会,这是商河县文艺走向更广阔天地的重要标识。作为一名商河县的游子,我将认真学习年鉴,宣传年鉴,持续不懈地为家乡的文化振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14

《商河文艺年鉴(2022)》序言内容及活动现场图片集锦
《商河文艺年鉴(2022)》序言
平原上盛开的文艺之花
李炳锋
茫茫的鲁北平原,千百年来,不知承载了多少世事沧桑,不知凝结了多少悲欢离合,更不知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而《商河文艺年鉴》就是人间奇迹的一个。她是盛开在鲁北平原上的文艺之花、美丽之花。从诞生之日起,她就芳香四溢、青春飞扬,以夺人的气质,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因为有了她,多少文艺孤行者不再寂寞;因为有了她,多少文朋诗友不再哀叹、彷徨;因为有了她,一方天地不再偏远;因为有了她,无边的夜空总是群星闪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理想者的坚守,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创办者不尽地探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内到外,不知凝聚着编纂者多少心血。头三脚难踢。当挺过一片片沼泽,当度过了那些难熬的日日夜夜,才发现人生是那样的美好,天地是无比的广阔。
这是我第二次给《商河文艺年鉴》写序了。
2020年第一次应邀为此题序,转眼已经三年,而《商河文艺年鉴》也开启了它第二个五年的美好旅程。虽然第一次题序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但接到佃军同志题序邀请的信息后,我还是爽朗地答应。五年来,我见证了《商河文艺年鉴》成长的全过程,也从中真切体验了年鉴编纂委各位朋友们的悲苦喜乐;因为通过创办济南周三读书会,我深知事不在大小、贵在坚守的重要;因为与佃军他们感同身受,所以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必说。或许是一份共同的担当,或许是共同完成一种使命,或许是共同追求一份美好,或许是实现一种共同的理想。别管怎么说,是为了心中的诗意和远方。
回想起来,与商河县文艺年鉴编纂委各位朋友的结缘始于2016年那个春天。当时春寒料峭,由济南周三读书会时任秘书长王强同志组织13名会员赴商河,依托当时的建设局园林办公室,在建成伊始的商河县滨河公园三趣园成立了济南周三读书会商河分会,这是济南周三读书会首个县级分会,也是周三读书会成立以来首次北跨黄河走出济南市区。当时,因为参与编纂商河县首部《建设志》,佃军同志与园林建设系统相对熟悉,加之曾长期任职于县级文联组织,分会的筹办事宜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佃军同志肩头。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佃军说“这个分会会长的帽子有点大,幸福来的太突然”引发大家哄堂大笑。济南与商河文学星火瞬间激情碰撞,迸发出无限活力。说归说,笑归笑,对佃军的怀疑还是有的,因为其他县区、单位挂了周三读书会的牌子,大多是有前劲没后劲、泥鳅入海没了消息。可佃军同志是另者,他那份对事业的执着,令人敬佩。他以周三读书会商河分会为依托,默默地坚守着这块阵地,频繁组织文学活动,上下互动交流,搞得风生水起。
同时,他不断拓展读书会外延,多方协调,于是乎,2017年《商河文艺年鉴》应运而生。作为县一级汇集全域文学艺术于一体的文艺年鉴,是在商河县文联、县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指导下,在济南今朝酒业等民企的大力支持下,由济南周三读书会商河分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商河创作中心承编的一部力作,属纯公益性之举,在全国尚为首创,当第一辑问世就引起了山东文学艺术界的极大关注。在2018年10月举行的首发式上,我再次来到商河,与省内外知名作家和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
六年间,在《商河文艺年鉴》的影响带动下,县内外大批文学爱好者有了展示自已作品的平台,而且从过去的自媒体不断向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攀升。就《商河文艺年鉴》本身来讲,体裁越来越宽泛,素材越来越丰满,可读性越来越强,史料价值越来越彰显。当初的一株幼苗,长成了如今的一棵大树,所出《商河文艺年鉴》已由济南市档案馆永久保存。透过文艺年鉴那一页页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大河奔腾的波涛,看到了一个个春秋过往的背影,看到了平原上飘香的麦浪青稞,看到了鼓乡大地上涌动的舞者,看到了农耕、工业两大文明碰撞而出的彩虹……万千气象,记之为志。千古之事,永载史册。
在此基础上,以文艺年鉴编委会成员为班底,2022年又推出了《鼓乡文苑》地域文学网络平台,每周一期,实现了纸刊与网媒并驾齐驱的可喜局面,省内外著名作家及济南周三读书学员的作品频频见诸平台,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作为一个纯民间纯公益性的文学组织,从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作为见证人,我为商河文学艺术界同仁们的这种坚持与勇攀高峰的精神,深表欣赏与叹赞。同时,他们积极向上级作协组织推荐新人,到目前已有26名同志加入济南市作协,3名同志成为省作协会员。
明天已等在下一个路口,再远的风景我们也能到达。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是的,前进的道路肯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迈过一个个山头,奔向远方。其实幸福不在别处,它就是我们一直走的路。衷心祝愿商河文坛呈现出更多新人与佳作,相信《商河文艺年鉴》会越办越好!
2023年7月

(李炳锋: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顾问,济南周三读书会创始人)
















以上三张图片:狗不理集团总经理张彦明族弟张彦广到祖籍地玉皇庙镇参观,镇党委书记刘俊宝陪同
以上两张图片:非遗大师苗龙先生精彩演绎国粹口技
15

活动创作作品集锦
贺《商河文艺年鉴第六辑》发行
陈昌茂
桓公睿鉴麦丘祝,
盛世文昌花万树。
诗海词林赋百篇,
月明柳暗溪流馥。

赠《商河文艺年鉴》
王树理
撰书年鉴功大焉,
存史资政佐谋篇。
兴衰成败皆有痕,
遗下留于后人看。

作者简介 王树理,1951年出生,回族,商河县沙河镇棘城中街村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共庆云县委书记,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省体改办副主任,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黄河咒》《卿云歌》;中短篇小说集《一生清白》《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散文集《灶地背影》《九河梦寻》《哦,金合欢》《大道通天》;长篇传记文学《临清传》;诗集《拥抱太阳》等。短篇小说《亲亲黄河那捧土》获《上海文学》2003年文学新人大赛佳作奖,短篇小说《琴声》获2004年全国首届时光杯文化艺术大奖赛特等奖,散文《一座城市的婉约与豪放》获2014年《人民文学》征文二等奖,散文集《大道通天》获2017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贺《商河文艺年鉴2022》首发
及今朝酒业创作、写作基地揭牌
李淑英
昔有兰亭会,今朝复集贤。
金秋庆佳节,文苑获丰年。
隆重新开鉴,酣欢更谢筵。
麦丘风雅古,一脉至今传。

作者简介 李淑英,网名花落无声,任职于商河县投资促进局。喜读书,偶尔写文。曾任墨舞红尘中文网散文版主编。

文艺今朝更好看
——祝贺《商河文艺年鉴(2022)》和《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首发式在济南今朝酒业成功举办
刘强
大地飞歌正当时,
温泉花香有盛事。
金色十月秋意浓,
文艺书香群贤聚。
双节喜庆逢双书,
旧雨难忘识新知。
今朝有酒待宾朋,
润物无声及时雨。
推杯换盏品佳酿,
琼浆玉液敬天地。
千年麦丘百花开,
芬芳商河欢迎你。

作者简介 刘强,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商河县支行。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周三读书会会员、《商河文艺年鉴》副主编、商河融媒《鼓乡文苑》副主编、商河县城市形象推广大使,金融工作之余爱好文学、摄影、朗诵及太极运动,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公众号。

贺《商河文艺年鉴2022》
首发式在今朝酒业举行
张文奎
今朝美酒世间希,
十月开筵延客归。
韵士贤流兹荟萃,
文坛艺苑顿增辉。
古来麦邑属风雅,
盛世辞章何妙微。
更饮醇醪览年鉴,
金秋兴会醉芳菲。

作者简介 张文奎,男,1963年8月生,山东省宁津县大柳镇人,中共党员,中专文化,长期就职于齐鲁宏业集团,现已退休赋闲。风雅事社成员。

庆宣和·贺商河文艺年鉴
吕丙霄
年鉴记时文化研,雅集英贤,发展家乡韵律添,点赞,点赞。
贺商河文艺年鉴
吕丙霄
谁写商河一段优,
年鉴研来文化优。
优中歌唱筹,
神州誉满求。

作者简介 吕丙霄,商河县郑路镇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红色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市美协会员,济南市书法协会会员,济南市明湖诗词学会副会长。商河县第九届政协委员。受家庭影响,自幼爱好书画艺术,国画以人物兰竹见长,书法以篆隶见长,犹善汉简章草。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多种奖项。2015年创作商河鼓子秧歌16米长卷《上元行程》,2018年10月31日在济南五龙潭举办“山水已发兴,诗书正当歌”吕丙霄济南名胜诗书画展、吕丙霄济南浅吟诗词研讨会,并通过多家网络报道。

贺《商河文艺年鉴第六辑》发行
孙甲春
秋高清气爽,
辞赋麦丘芳。
三谏成功业,
今朝年鉴强。
贺《商河文艺年鉴(2022)》
《张九叙研究资料汇编》出版发行
孙甲春
序:欣闻两书发行,甚为欣喜,参与书籍执笔编辑的诸文友废寝忘食,以求付梓出版青史相留。故而为大家的辛勤付出深深感动,赋诗抒怀,以表敬意。
一书一鉴赠清秋,
酌字斟文苦苦求。
远涉津门犹考据,
近跋桑梓亦相收。
冬陪星月佳作觅,
夏佐鸣蝉辞赋究。
欣得功成贤友至,
汗青记载后人留。

作者简介 孙甲春,笔名春天的老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齐鲁晚报》《济南日报》《齐鲁文学》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大型诗歌平台。甘做一棵春天的老柳,摇曳于故乡的风里,点缀出一片浓荫,撒下一丝清凉。
本期文苑特刊照片由万洪梅、崔长泉、张涛、王连勇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