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故道人
文/王羲
莎士比亚说过:“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他教导我们做人要淳朴,善良。这样别人才会被你所打动。” 这句话说得实实在在,用来形容黄河故道人最合适不过了。我的妈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黄河故道人,就拿她来举例子吧。
我们县一度被称为“银夏津”。听我妈说过,在她年轻的时候,家庭并不是太富裕,大多数的故道人依靠种地来维持生活。那时候,她经常和外公外婆一起去种棉花。他们三人合理分工:一人挖窝,一人放种,一人埋土,就这样从白天干到晚上才收工。因为干这活儿,外公外婆还闪到了腰。过了几天,他们再一起浇水,挑粪当肥料。渐渐地,棉花冒出绿油油的新芽来,外公外婆的脸上才露出一抹笑意。
这还没完,最可怕的是趴在棉花上的小虫子,称作是“棉铃虫”,祸害庄稼最严重。因为外公外婆闪到了腰,所以大多数都是我妈的活。她说过,那时候捉虫子,捉到令人发狂的地步,一遍是捉不完的,通常是两遍三遍……捉到没有了虫子为止。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勤劳又淳朴的黄河故道人。
在黄河故道里,如果夏天来到这里,就会看到一棵棵古树枝繁叶茂,一颗颗桑椹紫红飘香。如果游玩累了,可以到路边的亭子休息一下。每每路过这亭子,我会因所见一个人而感动。 夏天中午,烈日炎炎,饭后人们有的开始午休,有的在亭子看报纸。没错,亭子对面有一个卖报纸的中年人。他正坐在亭子里闭目养神,十分悠闲,他仿佛听不见知了的吵闹声,车来来往往的鸣笛声……他的脸上是安静的,闲适的,所以我为他取名为“悠爷”。看看悠爷的衣着,显然生活并不富裕,却让人感受到他的快乐和超脱。
每当夜幕来临,吃过晚饭的我总爱在街边散步。我路过这亭子时,发现悠爷仍然在黑夜中等候,等候着几个夜归在亭中歇息的工人。微弱的灯光,使他瘦长的身体变得更长。他们一同聊着家常话,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看来他这样已经很久了。悠爷这守候,并不是为了金钱,只是给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些安抚。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没有过多的话语来润饰,只是有目光与目光的碰撞、心与心相接的温暖,是善良者最美的装饰。这就是我们黄河放道人,一个善良而又豁达的黄河故道人。
最美是故道人,我为我是黄河故道人感到自豪。无论是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还是潺潺小河,高高土坡, 我所站立的,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所感恩的,就是最美的黄河故道人!
作者简介:
王羲,女,夏津县第四中学九年级三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