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事
文/吴伦林
记忆中有许多的事让我今生难忘,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挂职锻炼的经历。
那是一九七五年七月,身为徐圩盐场方南工区化验员兼团支部书记的我被越级调入江苏省淮北盐务管理局组织科〈部〉,负责筹备共青团的工作。十月初局党委研究决定派我到台南盐场红旗〈封艞〉工区挂职锻炼一年,并担任党支部副书记,随后下文任命我为局共青团筹备小组副组长。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也是盐场产盐收获的大忙季节。百里盐田干群齐上阵,塑料滩全面开扒,机器发出阵阵轰鸣声,盐田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崭新的盐廪像小山一样,一座接一座拔地而起,显得十分壮观。
此时,我正带着上省局领导的希望,揣着组织的介绍信,怀着美好的理想,满腔热情,精神焕发,独自背着行李,前去台南场报到。
但是到站后,我没去场报到,因为事先组织上已给台南场领导打过招呼。那时我还年轻,也只有21岁,不好意思去打扰场里,就直接沿着盐场公路,徒步好几公里直接到红旗工区。
支部书记刘同运、工长李正万两位领导都是五十好几,听说我来了,早就来到工区大门外等候。两位领导一见到我就面带笑容,热情地与我握手,迊接我的到来。他们接过我的行李,领我来到办公室,把我介绍给工区各位同志,并就工区的情况与我做了简要的交流,也对我今后工作也做了初步安排。
刘支书非常坦率地对我说:“欢迎你的到来,给工区增添了新生力量。你来就餐没问题,就是住宿实在没办法,工区就这几间房子,只能委屈你了,临时在小化验室居住,我们找块铺板垫在小水池上,先将就点。白天化验时把床铺板掀起来,晚上放下。小吴支书你看怎么样?”我随口回答“没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情况熟悉后,我考虑到不能因为我而影响工区的化验工作,不给领导添麻烦,就主动搬到工区大门外的一个地方,那里是两排房屋之间搭建的一个小库房,原是临时存放杂物的。我把它打扫整理一下,把各类杂物分分类,摆放整齐放一边,将就着能放下一张床。这个小库房是用盐席搭建的,四面透风,阴暗潮湿,蚊子嗡嗡飞,老鼠四处窜,连个门都没有。我自己动手,找来几张盐席用绳子栓在一起,一边用铁丝固定,另一边用铁丝弯成钩,在墙上用铁丝圈了个圆,出门时把铁丝给钩搭上,不用锁,我也没有贵重物品,就这样一住就是一年。
我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因为给自己的印象太深刻了,也说明那时基层条件是多么艰苦。现在培养干部挂职锻炼已成常态化制度,这种情况不可能再重现了。
想当年挂职锻炼的目的就是要熟悉基层情况,磨练人的意志,锤练人的思想,增强工作能力等。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按照领导要求就是协助党支部和行政开展工作。但我能结合实际主动深入到班组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献计献策。我坚持深入班组滩头边劳动边做宣传鼓动工作,特别是扒盐和上船盐期间需要人,我走到那就干到那,从不做象征性的花架子,而是实打实,要干就得沉下去,一干就是半天,同工人一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我以实际行动不仅吃苦向老工人学习,锻炼自己,而且给劳动现场增加了活跃的气氛,推动了扒盐上船盐进度。这对我来说既能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又能上传下达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拉近了我与职工群众的距离,赢得了职工群众对我的信任,由此产生了深厚的情谊。
因为我是团的干部,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做好共青团、青年工作上,注重发挥党的助手和青年突击队的作用。对工区的急难工程组织青年突击队攻克,这成了工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了职工群众茶余饭后的议论热点。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前不久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同几位好友小聚。其中徐少金曾经是台南盐场一名中层干部,原来住红旗工区二组,他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七六年春节大年初一那天全工区大干的场面,大家积极参加由工区团支部组织的青年突击队,到二组南大堆突击挖大洼解决储卤容量不足的问题。他还对我说:“那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不仅看到在职的团员和青年,而且还看到待业青年,学校未毕业的中专、高中、初中生以及回家过春节的知青,在你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们放弃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刻,无私奉献,一心想为家乡作贡献。那天我看有七八十人自觉勇跃参加突击活动,那突击劳动现场是红旗飘扬,一派繁忙火热的场面,真让人感动。我还看到你省局下来的小吴支书带头挖土推泥,忙得不亦乐乎。我迅速从家里拿着工具毫不忧豫就参加突击活动,那时我感到非常光荣,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接着说:“这些年来我一直感觉你永远保持着当年团支书那种干劲!”
挂职锻炼一年让我最感动的是临别那天,刘支书把工区的人召集起来,语重心常地对大家说:“小吴支书到工区挂职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他给我们带来了新气息、新作风。干工作精神抖擞,就像一团火,工作起来有声有色,对广大职工群众有着积极的影响。大家都看到了吧,他家就在徐圩化工厂对岸的塑料滩小组,离红旗也就是十几里路,可他很少回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不仅帮助我们下小组查生产、参加小组各项活动。而且同职工打成一片,经常上滩扒盐上船盐,撩沟做埝挖土塘;遇到下大雨,还上滩帮拉放塑料布。我们工区十一个生产组,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到处留下他的身影和脚印,留下了汗水和辛苦。特别是青年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很活跃,是多年没见到的情景,我们得感谢小吴支书!希望你回局机关不要忘记我们红旗工区,经常回来看看。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老支书的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觉得他既对我的一年挂职的评价,又是对我的殷切期待。我暗下决心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希望,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挂职让我收获多多,使我熟悉了基层实情,净化了思想,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工作能力,明确了责任。学会了做人做事。遗憾的是因积劳成疾染上严重的肺病,在严峻的身体透支面前,我并不气馁,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治,经过412天治疗,恢复健康,我又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回想起那段挂职锻炼的经历,我还是感慨万分!我始终认为,挂职锻炼是一份人生宝贵的社会实践履历,是思想认识上的一次提高,是作风意志上的一次磨练,它锤练了我一颗忠于党,服务人民的一颗永不褪色的心,它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经历,值得骄傲。
2023年9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