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
知 音
王采玲
那一盏盏喜庆的灯笼,
努力缩短我与你的距离,
越来越多的杨柳枝条,向你招摇,
怕你看不到我,
其实,我还在明媚的阳光下,
调整朝向你的方向,等待重聚。
我的美,从内到外,
只有你能看到,
浅唱低吟,从心传递到心,
风雪雷电,是为我伴奏的乐器,
把我送进新的高地,
让我俯瞰大地,提高向上的愿景。
岁月织出我瀑布般的长发、
如花似玉的容颜,
只为留住一幅画;
以便洞穿高山流水的奥秘,
留住如水的目光;
以便切割一段段智慧的命题,
留住一缕缕幽远的历史思绪;
以便我一次次重生,
再次遇到你。
2023年1月19日12:58____1月19日13:30
2023年1月20日05:00____1月20日12:50
鸠兹文学社社长、主编:王采玲
互联网时代,真正有才华的,不会被埋没,就怕被封杀、自己不挣扎。
登不了杂志,登网络、自己开自媒体,无数人在网络上写诗,一天几十万首。真正好的只要被看到,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所以,不要灰心。
自媒体平台给了文艺爱好者机会,重要的在于,你能不能把握。
2023年1月18日、1月25日12:06
诗人王采玲在此推荐一位少女诗人洛萤:
致 我 们 的 青 春
洛 萤
我总要写一封长长的信
在三月到来之前
最好能让整个春天当信封
倘若风也愿意
它说,过一会,来给我当信使
信的开始要设一个定义
于我们都是其中的子集
双曲线还是平行线?
算了,我不喜欢这个比喻
那就圆吧,
360度后的我们还在此相遇
剪下教室外的晚霞
偷偷蘸点老师的粉笔灰
再给它打上橙黄色的滤镜
要是下课铃声还可以延长一点
我一定为你做个八音盒
刻上青春
我还要再写吗?
我还要再写的
写我,写你,写他,写我们,
写我们的青春
写我们一起奋斗的年年岁岁
然后系上一根绳子
拴在北极星上
穿越七大洲、四大洋
赶在东南季风之前
落款:我们的308
爷 爷
洛 萤
爸爸的爸爸上世纪退役老兵
前半辈子弓着脊梁
修通了滇缅公路
后半辈子拿着微薄的工资
在旱烟和麻将中吧嗒着他的军旅生涯
我的爷爷,那个严厉的老人
用最严厉的方式要求他自己
也要求着他身边每个人
一言不合就用最粗鄙的手段
教育他的三个儿子
唯一一次用积蓄大半生的温柔
教我琴棋书画
却因一次撒谎而对我破口大骂
我的爷爷,那个慈祥的老人
用那双搬过死人、布满老茧的手
带我走过大大小小的
街道,摸过许许多多的史书典籍
教我弟子规、三字经……
他说过他是信命的,就像冥冥当中
有无数线条将我缠绕,然后
在某一瞬间
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线条
突然收紧
我成了牵线木偶
我的爷爷,那个和蔼的老人
长眠于梨花灿烂的春天
无数次午夜梦回
我都能恍惚听到他的喃喃低语
那些声音从遥远的地方飘来
飘过了童年的记忆,飘过了
我最不懂事的年华
飘进了我的诗行
却厚重得无法让我高谈阔论
我的爷爷,那个传奇的老人
用冰冷的墓志铭
复制、粘贴了他漫长的一生
带着满足、带着遗憾
带着欢声笑语、带着世事沧桑
去到了那个传奇的远方
_____再也没有回来
作 者 简 介
洛萤,原名杨文秀,大一在读,诗歌爱好者。
王采玲推荐:
我在此谈一谈读洛萤诗歌《致我们的青春》、《爷爷》的感受。
少女,心思缜密,才女,文采飞扬,一个女孩,即是才女,又是少女,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她们或者是她,带着年轻一代人的喜悦、忧伤、思考,写下自己的诗句。
诗歌能拯救世界吗?不能,但至少她救赎了自己的心灵。
社会上正面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反馈给诗人敏感的神经,不够坚强的话,就会迷茫,有的年轻诗人放荡形骸,自我放逐,于是堕落到地狱似的地方,有的悲观厌世,通过自毁来自救,毁灭的更快,他们最终成为历史的悲剧人物。
社会和季节一样,有温暖,有严寒,有阳光,有黑暗,那么,就做一棵向日葵吧,朝向太阳,我们朝向光明,不等于就看不到黑暗。
如果我们自身能够发光,就像萤火虫,自己能照亮眼前的路,就不会迷路。
更多的萤火虫,自带光芒,也能迎来日出,虽然它的光芒那么地微弱,不引人注目,但一群萤火虫,一旦飞舞起来,也是夏日里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美丽而梦幻。
00后的孩子,他们承载了父辈、爷爷辈太多的期待,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社会急剧的变化,使他们和上辈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反叛由此开始,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吗?
有理解才有包容,诗歌也许是解决冲突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现在的上一代和下一代,不再像解放前的大多数人那样目不识丁,有更多沟通的方法。
语言、文字等等,是渡船和桥梁,年轻人和长辈可以在那里相遇,握手言和。
2023年1月26日16:35 ____1月26日23:35
1月27日03:10____1月27日22:02
封面插图:王采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