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 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秋雨轻打梧桐声,凝望着眼前的一池枯荷,心里瞬间涌出了李商隐的这二句诗。
小小荷塘,在霓裳倩影,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里格外惹人亲睐,它依着古淮河畔,它有个樱花公园的庇护(因此我称之为樱花小池塘),它被小桥流水环绕着,即便现在残荷满池,也是宁静到极致的美。
我爱极了这个小池塘,四季它都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美和心境。
“小荷才露尖尖角,唯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对樱花小池塘春荷最好的比拟了。春天的小池塘,春荷如同天真无邪的孩童,迎着春风在春光里开心的生长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这二句诗早已成了夏荷最精典的代言词了。到了夏天,小池塘里的夏荷叶如碧绿的翡翠,花似“出水芙蓉”,她的艳美,她的高洁,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了,古之文豪,今之学者都不惜笔墨的赞美过了。
比起对春荷和夏荷的喜爱,若有人问我更喜欢哪一个,我会不加思索的说:我更爱深秋初冬的残荷……
深秋的一个黄昏,我走在久违的新建河堤上,(那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我想好多人都体验过的),心里着实欣喜得很,原来陈旧的青苔石径不见了,如今焕然一新了,河堤岸大理石替代了原有的石块铺成了一条长长的小径,沿着河水漾开的波纹,我的思绪纷飞。
漫走在通向池塘的小径上,思绪纷飞中,似乎听到风吹过的荷塘飘起一串瘦荷的簌簌声,清瘦的河水偶尔泛起了点点涟漪,小池塘渐行渐近了,依稀可见那弯腰解开盘发的荷叶,散落在水中,她们形态各异,有的低着头,有的张开身体,有的一半掩在水中一半在干枯的茎干上,还有的整个儿漂浮在水面上,还有的“衣缕懒散”的迎风而立着,那低眉淡定的模样像极了一个历经沧桑的中老年人……
站在河堤上静观小池塘,枯荷倒映在水中的姿态构勒出一幅淡淡的素描画,完美的呈现出了荷”出於泥而不染”的韵味,陶公笔下的的“亭亭净植”之韵此时已荡然无存了。
沿着青石台阶,静静地走近小池塘,满池的碧绿玉盘已不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池瘦荷身姿,它们有的正低头看水中的道道波纹,有的淡定的凝视远方,有的如古铜色的油伞撑在水面上,还有的已沉入水中了……
这时从我身边经过一对老人,他们步履虽蹒跚却很从容淡定,他们走到荷塘边的木凳上坐了下来,二位老人神情悠闲的望着一池的枯荷,偶尔用手指指点点的说些什么,我远远的看着夕阳染红的天际,再看看木椅上的二位老人,恍惚之间感觉池中随风急促摇动的残荷梗多像年迈的老人啊……
是啊,“荷花香残诉流年”,谁都拥有过风华绝代的青春季,谁都拥有过“荷花娇欲语”的爱情季,而最终皆修成“浮影残妆,临水夕阳”的人生暮季矣!
流年变迁,新旧交替,人如此,万物亦如此。如果说把荷喻为女子,那么春荷就是调皮可爱的孩童,夏荷就是风华绝代的少女,而秋荷则是丰盈的中年女子了,毋庸置疑秋天的残荷就是阅历丰富的老妇人了。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是什么角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要像荷一样,做个“洁身自好,亭亭净植”的人!




朗诵: 新心民敏,原名赵新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运城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演员,曾担任过话剧《雷雨》中的周萍等二十多个剧目的主要角色,喜欢诵读,愿用声音传送真善美,用情感传递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