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土家族
——走进土家族之三
土家族渊远流长的历史
关于廪君的传说
关于这个传说,我一方面听永华姑娘的介绍,并通过整理相关记录,同时查阅有关资料来阐述。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今湖北西部长阳县境内的武落钟离山上,生活着巴氏、樊氏、相氏、(音审)氏、郑氏五个原始部落,其中,巴氏部落居住在山上一个红色的山洞里面,其余四个部落居住山上一个黑色的山洞中。起始时他们没有君长,都敬奉鬼神。
有一天,五个部落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开会,决定通过比赛的形式推选出一位具有本领的人来担任他们的首领。
在首先举行的掷剑击石的比赛中,唯独巴氏部落的一个名叫务相的人手起剑落,一举击中目标,大家都十分惊叹。接着,又进行浮船比赛,参赛的选手各自乘坐陶制的舟船,看谁坐的陶船能够在水面上漂浮。
结果,又是只有务相一人乘坐的陶船能够在水上漂行,而其他选手的陶船则不幸全部沉没。于是,五个部落的成员共同拥立巴氏部落的务相,来担任他们的首领,并称务相为廪君。
廪君做了首领以后,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率部离开了五落钟离山,溯夷水(今清扛)而上,来到盛产鱼、盐的盐阳(今鄂西恩施县境内),在战胜当地一个以“虫”为图腾的“神女”部落之后,就在盐阳正式定居下来。
后来廪君一直担任君长,他死以后魂魄化为白虎。因为老虎喜喝人血,所以后世巴人就用人做祭品来祭祀廪君。
据查阅有关资料,这个传说故事首载于西汉时刘向所写的《世本》一书之中,它是汉代时活动于川东、鄂西等地的巴人,对其远古祖先的追忆。故事的内容虽然有点离奇,但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巴人的起源、早期迁徙过程以及巴人曾经经历过的原始社会时期的历史。
廪君生活的具体年代,现在已无从查考,不过,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而言,廪君 所处时代,当时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尚未踏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关于巴国的兴亡
巴人的历史,自廪君以后,长期湮没无闻。商代后期,巴人的事迹开始出现在甲骨文上,在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五片提到过“巴方”,说明当时巴人已和商王朝发生了:关系,并成为臣服于商朝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巴人活动的范围大致是在今汉水以西的地区。
商代末年,由于纣王无道,引起各方国和广大奴隶的不满。那时,活动于今陕西渭水中游的周人,已逐渐强大。公元前1122年,巴人和西南许多小方国一道,加入了以周人为中心的反商同盟。巴国建立后与周王朝保持着贡纳等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的共主-----周天子势力的自落,各诸侯国之间开始彼此征战,争霸称雄。这时期的巴人主要活动于川东、鄂西地区。巴国作为一个地近楚、秦、蜀国的诸侯国家,也参加了与他们之间的掠夺的斗争。
公元前703年的夏天,巴国联合楚国与位于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的邓国发生了一次冲突。公元前676年,巴、楚之间因为误会而引起了一场长达数个月之久的战争。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楚人才将巴军击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