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小小说)
作者:段广亭(甘肃)
今年中秋国庆放假八天,已经在北京打工三年没回家的三喜,决定趁这个长假回一趟家,看看父母,看看妻子儿女,来个月圆人圆大团圆。

归心似箭,三喜急忙跑到西客站买火车票,排队挤换了三个售票窗口,都没有火车票了。他头上鼻尖急出了汗,就差点哭了。老家妻子接到他要回家的电话,兴奋的麻雀一样,把消息告诉了父母,她自己小跑步备菜、蒸馒头,把一只大芦花公鸡都宰杀了。可她并不知道三喜滞留北京西站,一票难求的情景……
"他妈的,咋弄呢?"三喜急的窜出窜进,连嘴皮都干了。他打电话打问六里桥客运枢纽中心有长途汽车票没有,回复:今天已经没有班次,要等到明天晚上二十点三十分钟,票已预售完了。唉!人多为患,坐车艰难,咋弄呢?三喜在车站售票处广场疯了似的转来转去,都滋生了抢劫别人车票的念头!"敢抢吗?抢上也不是回家的车票,弄不好被警察逮住,麻烦就大了!"想到警察,三喜突然脑子一灵光,他跑出了火车站。
半个小时后三喜又出现在火车站广场,双手撑拉着白布横幅,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要上访",出出进进的人们都惊讶的怪模怪样看着他。不到十分钟,过来两名警察把三喜左右攥着胳膊拉走了,他还嘻皮笑脸地喊着:"放开我,我要上访,我要上访!"
三喜在车站公安派出所盘问一番后,终于被警车送上路了。他也坐在警车里呼噜大睡,无忧无忌。

一夜行程,第二天早上八点多警车停在三喜老家李湾街道,村长和乡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都站着等他下了车,围住他。北京的警察交涉一番便开车走了。乡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情绪有点激动,村长这时指着三喜粗声粗气道:"三喜呀,你在外打工几年不回家,胡日啥鬼呢,上啥访呢?啥事把你冤屈了?"
三喜伸伸腰,晃晃头,嘻皮笑脸说:"老叔,没啥冤屈,中秋节嘛,几年没回家,想回家,去火车站一票难求,出了这个邪招,分文不花,专车送回了嘛!"

村长一听心里暗自乐了,面对其他在场的工作人员,装着黑虎脸道:"碎松娃日鬼套路还多很,缺德少教,胡整啥呢!"假装冲上前要打三喜,派出所人员急忙阻住,对村长说:
"算了,别打了。也没啥事了,说叨几句行了!"
三喜还是嘻皮笑脸的得意,掏出香烟给众人发烟,口气乖顺地说:"对不起呀对不起,迫切回家想了个邪门,害的大家过节放假都不得安稳来接我,实在对不起呀!"
遇上这种人这种事,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无奈地都摇摇头,拒绝了三喜递过来的香烟,说:"以后别这么胡来添乱,注意自己德性,做人正规点!"都走了。
三喜跑过来拉住村长的手,笑嘻嘻地说:"老叔,北京香烟中南海,拿上抽去!"他把一包烟递到村长手里,接着道,"老叔,这下占便宜了,回家买火车票780元,下火车回咱们家班车票200元,这一下节约了近一千元,明天我请老叔和我们全家进馆子吃饭喝酒!"
村长抡起巴掌照三喜脑勺一巴掌,笑着说:"快买礼品回家看你爸你妈去,别在这油嘴滑舌了,娃在外面逛出息了,日鬼事做的圆活的!"
两人相互一笑,都各自走开了。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副社长、认证编辑,《九天文学》杂志编委,《定远文学》编委,《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