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平自由诗二首:

诗人:孔德平
总裁:玫瑰
主编:珊珊
文学监制:张勇
供图:孔德平

一、《桃李满园》
——贺词朗诵
宋海贵
十月秋高气清爽, 女客带娃回娘家。
游子知青返故乡, 喜聚辛庄享荣光。
填沟建起大课堂, 竣工典礼今开张。
交付使用名八方, 四期学员嘉宾当。
好事多忙接待伢, 济济一堂乐开花。
万事齐备东风刮, 顺口溜来夸一夸。
经济学家故乡回, 企业家们慕名来。
辛庄开启大讲坛, 教学大纲巧安排。
长短期班陆续开, 孕育企业精英才。
发展经济家国怀, 利国利民广生财。
乡村振兴大舞台, 投资项目引进来。
内循环能巧安排, 人生不白活一回。
科学摇篮育总裁, 有识之士轮训培。
世外桃源桃李栽, 与无声处听惊雷。
我是知青探家回, 接到邀请届时来。
辛庄喜事一公开, 发自内心跟上嗨。
文化不高缺口才, 赖把式还肯出台。
祝贺几句抒情怀, 只有照上纸纸来。

激情燃烧哪年代, 全国农业学大寨。
知识青年都插队, 下乡历练方向对。
天南地北一锅烩, 回乡知青不例外。
熔炉火红是常态, 战天斗地业绩在。
冬季打垻户沟背, 天寒地冻工加倍。
团员组成突击队, 维迎书记战鼓擂。
城乡知青埧上会, 红火热闹硪歌赛。
步调一致进度快, 宣传效果真不赖。
时光两年过的快, 恢复高考后门寨。
真才实学不挤兑, 谁有本事谁打擂。
维迎考入西北大, 虽说分开情不忘。
寒暑假期常探望, 你来我往心上挂。
牛津博士回北大, 看不出是高大上。
平易近人人气旺, 迎来送去场面壮。

几十年来变化大, 新旧对比眼前亮。
全凭政策好变样, 随我一同做评价。
扶贫攻坚力度大, 建成小康填沟埧。
乡村振兴机械化, 村民致富有保障。
微耕播种工省哈, 打草收割也一样。
碾米磨面公平价, 自来水表全安上。
修好水库又搭架, 葡萄果实圆又胖。
花椒千亩总量大, 特色水果杂粮上。
桑园百亩茧丝挂, 道路场地全硬化。
土地种植无撂荒, 产业发展一齐抓。
功过一目全了然, 成绩面前论短长。
领导足劲大家帮, 脚踏实地不浮夸。
招来学员企业家, 食宿消费没麻嗒。
迎得财神常来往, 高质服务有钱花。
建设度假小山庄, 非得游客愿解囊。
先天不足道路窄, 恐怕游人不愿往。
向上求援早想法, 拓宽公路标准达。
经济学家有主张, 干的干来帮的帮。
好好打造咱辛庄, 山沟也能栖凤凰。
自信自强圆梦想, 父老乡亲清福享。
发家致富讲健康, 家乡开出幸福花。
张维迎、霍东征, 强强联手事业兴。
黄土地上伢望星空, 企业家精神窑洞生。
东征主任魄力大, 天王老子也不怕。
书记主任他两职挂, 跟上共产党守天下。
会办事、真足劲, 雷厉风行功底硬。
日夜操劳他舍上命, 上下协调把力出尽。
抓产业、搞振兴, 发展旅游方向定。
父老乡亲们交好运, 招财进宝把票子挣。
二.孔德平祭父文
一周年祭父文
维
公元二零二三年农历八月十二日。
不孝男:孔德平、孔德智
不孝女:孔德爱、孔德慧
谨以香楮家食之仪致祭于已逝一周年先考之坟前曰:呜呼!
尊声老父亲,仙世一年整。
享年八十四,蓬莱八仙请。
八月十二日,18点53分。
肺肿瘤扩散,寿终呼吸停。
儿女虽都大,各自立家门。
想报养育恩,难舍更难分。
老父九泉下,舍妻撇儿孙。
今日跪坟前,珠泪落衣襟。
烧香来跪拜,纸上拉知音;
怀念父生平,坎坷数不清。
祖辈是农民,祖父盲艺人。
一九三九年,玉兔奔新春。
正月十七日,丁巳时良辰。
父来人世间,出生在孔门。
祖母生多胎,存活仅三人。
一子老父亲,两姑两门亲。
祖父四十三,得子如获金。
虽说家贫寒,舍上命着亲。
日寇侵华北,军渡全占领。
玉皇顶山上,炮轰古石城。
重机枪点射,专打院大门。
瞄准龙凤山,咱家留弹痕。
为免战火苦,逃离宋川村。
投亲到辛庄,老姑家里停。
日夲投降后,才敢返家门。
当时父幼小,六岁龄儿童。
一九四六年,穷人得翻身。
边区搞土改,农会全产生。
分房分田地,按人头平均。
咱家分到田,六亩整无零。
种瓜溜黑豆,谷米占七成。
日子胜从前,更上楼一层。
一九四七年,胡宗南进攻。
占领宋家川,仅仅一天整。
脚根未站稳,急速退了兵。
青化砭一战,灭蒋匪威风。
撤退保延安,举世独闻名。
谁横刀立马,元帅彭老总。
一九四八年,边区大振兴。
号召全入学,不嫌小超龄。
都不收学费,自愿可报名。
父亲仅八岁,也在对象中。
宋家川完小,当了小学生。
放学回家后,家贫催人勤。
砍柴又担水,灶火用炭供。
煤灰渣坡上,残留煤球寻。
一愰六年过,学业有所成。
十四宋家川,完小毕业生。
夲想再深造,家境太不行。
因无好出路,北京去探亲。
全凭好舅父,推荐入公门。
铁路一分局,紧靠大前门。
军人代表处,通信勤务兵。
送信包打饭,洒水讲卫生。
裁军大趋势,机构缩编猛。
机会没遇对,干了七月整。
申请想入伍,十五不够龄。
五四年夏天,回到咱县城。
县立工商会,文书担子承。
兼管大市场,月挣十元薪。
五五年春上,单位合并中。
会长全脱产,干事另派分。
父分李家沟,乡文书奉公。
当时十六岁,数父最年轻。
十六小干部,十八中学生。
赛球吵几句,犯规不能争。
夲来没舍事,上纲就整人。
试问天下人,谁又能想通。
英雄出少年,正直蒙冤尘。
小题偏大作,断送父前程。
同一个政策,处理太不公。
同事确违纪,后台硬摆平。
只能怪孔家,朝中没拉人。
从此无职业,到处打短工。
单位刻腊版,文印费苦心。
农村演讲队,道班搬运工。
书店卖书画,曽医打疫针。
学艺拉大锯,种菜当先生。
拉砖挣运费,碎石锚船钉。
石泡河滩捡,我娘常紧跟。
人间苦受遍,荒度十秋春。
六五年夏季,招收集体工。
木业印刷社,会计父担承。
三十八元钱,固定月底薪。
额外常加班,挣钱达五零。
一干十一年,不肯离轻工。
木印分家后,独立好经营。
选父当厂长,开拓勇创新。
从此印刷厂,越办越火红。
一九八四年,紫气东来临。
人生转折点,红运达顶峰。
光荣入了党,夙愿了欢欣。
恢复原公职,还父清白名。
平调人事局,从政获新生。
干了一年多,县上起用人。
交通运输业,路桥上工程。
半年三委任,总经理荣升。
九三年夏季,任满一身轻。
升调交通局,正科级职薪。
九九年秋天,龄到退家中。
身心得放松,与世再无争。
潜心编著书,辑史鉴古今。
《巧嘴》凝智慧,说话得要领。
《笑声》飞美韵,悦耳怡人心。
《逗乐》享雅俗,笑翻一大群。
三书成系列,互动吸引人。
报社包出版,面世销一空。
春节闹秧歌,秦晋出了名。
旱船凑红火,当个老艄行。
擅长打快板,幽默人爱听。
喜欢编对联,即兴妙趣生。
书法父偏爱,无师亦自通。
民间文艺家,会员省批准。
为人和处事,父亲很心真。
生活朝下看,善待穷苦人。
工作向上比,奇峰敢攀登。
知足人常乐,量力而后行。
自控贪婪欲,正道乐安贫。
病床仅七天,刚骨不折腾。
不拖累儿女,走的很从容。
父一生历程,如诗耀眼中。
风雨人生路,到站几分钟。
一周年之祭,为报父深恩。
坟前食酒奠,香烟纸币焚。
家中当前事,告知老父亲。
子女的儿孙,如日中天升。
人人后劲大,耕读承家风。
老母今健在,交给子女亲。
父在九泉下,尽管放宽心。
安息安息吧,们的好父亲。
伏维
尚飨
孔府哀思一户顶梁柱;
吴州痛失民间才艺人。
注:们(当地方言,我们的意思)


经济学家张维迎与发小们的合影

孔德平与张维迎弟弟及发小合影


孔德平父亲遗像与墓地



友人挽诗唁电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孔德平,陕西吴堡人。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作品散见搜狐、优酷、腾讯、中华、中国、人民、百度APP网等平台及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