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游记》
(一)初到吉首
耕萌芽
那是上前年的初春,应一位音乐友人之邀,我第一次一个人背井离乡去外省的一个城市__湘西吉首。
吉首市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东麓,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是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柳州500公里半径内的城市网络中心点,东面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西面是重庆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自古商贾云集,贸易兴盛,被誉为武陵山区的一颗明珠。
早在距今6800多年前的高庙文化时期,吉首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人类活动频繁。经国务院于1982年8月3日批准,同年11月30日,州政府撤销吉首县,设立吉首市,市辖地不变。
生态和文化是吉首最大的特色。这里,群山环绕,河流交汇,风景秀美,生态原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俗风情奇特浓郁。 独具特色的生态和文化造就了吉首“三大生态珍品”、“三大文化名人”、“三大民族活动”。
从重庆蔡元坝长途汽车站出发,一路青山绿水,经过重庆--涪陵--彭水--武隆--黔江--酉阳--秀山--花垣--吉首。坐七个多小时的车,虽然长途坐车很辛苦,腰酸背痛,好像屁股钉在板凳上,还是一路顺风在晚上八点多钟到达乾州古城。
湘西虽说以前是土匪出没的地方,我小时候也看过电影《湘西剿匪记》,以及得闻一些放蛊赶尸等传说,对这个神秘的地方产生了诸多好奇。
友人和他的几个朋友在乾州古城接迎我,接过我重重的行李一边说话,就往他的音乐餐厅走去。
湘西人十分好客,对远方朋友的到来也十分热情,这一点我当时还是十分佩服的。在音乐餐厅休息一会儿后,友人就按排几位兄弟陪同开车送我去几十里路的见山民宿住了下来。
见山民宿位于吉首苗山上的一个十分幽静的地方,这里的环境十分美好,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山上的野花芬芳诱人,沁人心脾,每天可以听见泉水欢快地弹琴声,小河上可以看见一对对十分漂亮的红嘴相思鸟悠闲地散步,可以看见水里的莲绽放羞红的花,可以看见一条条山路蜿蜒盘旋……还有一些神奇的苗寨村落,可以听见村落里有人在唱动人的天籁苗歌,以及有人在弹奏悦耳动听的琴。
我不由十分醉了,在见山民宿呆了一个月之久,一日三餐美味无比,以酸辣为主,湘西的辣味是酸酸的,太辣又不辣,让人回味无穷,有服务员端茶递水,还有咖啡,奶茶,香果,夜里可以睡在宽大的宫廷似蔓帐床上,木屋,鹅黄色灯影伴着泉水的叮咚,山花的异香进入美妙的梦境。
每天早上,我从鸟语花香中醒来,用过早餐,我便推开见山的木门,跨过木门槛,又把木门轻轻掩上,走出门去,沿着门前的山路向前走,一路上可以看见山路两旁有许多白色的豆豉花发出特别的香味,以及山上各种奇异的草木香混合在一起直入肺腑,让人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里飘然若仙的感觉。
一路上有许多水田,田里有的插上绿绿的秧苗,有的喂了许多鱼,有的种了一簇簇莲,莲叶中开出一朵朵红莲花,美得让人目不转睛,许多鸭子,白鹅,鸳鸯在水里嬉戏,有的三五成群,排成一排横式在练习正步走,有的排成纵式,俨然一队队军队在排练兵操……我简直看呆了,不忍离去。
一阵马蹄声传来,山道口走来一群马队,每匹马背上驼着两篓青石红砖,赶马人皮肤黝黑,背微驼,穿着苗服短褂,手上拿一根长鞭,走在马队后面。
山路十八弯,转过一道弯,前面不远处有一些村寨,这山里的村寨飞檐走角,古朴优雅,一幢幢一排排,错落有致,青砖碧瓦,多的是木楼栅栏,木楼十分古典,也雄威,彰显着苗族人的超凡艺术和聪明勤劳。望着这些建在山中的古楼,我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的苗家女子站在古搂的绣花阁里,整日绣花织布,足不出户的模样楚楚动人。
这些古典的建筑楼镌刻着一些人文图案和一些文字艺术,可以领略到这个地方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这里的人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精神内涵。

耕萌芽,原名潘亚琴,重庆作家诗画者,一位逃离世俗远离家乡的流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