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1777秋雨║李文芝(辽宁)诵读║涛声依旧(编辑║荆枫)

秋雨
作者║李文芝(辽宁)
诵读║涛声依旧
编辑║荆枫

昨夜下了一场秋雨,给环境洗了个澡,早起散步,感到空气格外清新。
我比较喜欢秋雨,喜欢感受秋雨那丝丝凉意,更喜欢秋雨过后五彩斑斓的秋日景象。在秋雨的滋润下,大地变得诗意盎然,一幅幅充满韵味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置身于大自然中,仿佛走进诗的世界,处处美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秋雨虽然不像春雨那样贵如油,但也是万物情有独钟之物。丰收之际的万物需要雨水的滋润,经过秋雨的洗礼,丰收的果实才多了一份清新和靓丽,大自然才多了一份空灵与温情。
对于秋雨,不同的心情和处境总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一滴秋雨都浸满了无尽的相思情。而王维笔下的秋雨最为闲适,显得那样可爱:“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塑造出了极具张力的听觉意境和视觉情节,反衬出秋日的宁静和秀美。被人们称作鉴湖女侠的秋瑾女士,在乌云密布秋风萧瑟的刑场上,吟诵出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和诗人写下了无数关于秋雨的诗篇,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使人们从中感受到文化的厚重,感受到历史的传承和沉淀。
中秋之夜,秋雨绵绵,滴落了一地的情愫。秋雨缱绻,在秋风里缠绵不断。
秋雨如诗,它唤起了我的思绪,我想起了许多以往在秋雨中经历过的事和陪伴过的人,想起了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和感伤时刻,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无常。
秋雨过后,大地将会焕发新生。那些被雨水滋润过的树木和花朵,将会更加茁壮地成长。我珍惜与秋雨相遇的时刻,用心去感受秋雨带来美好与宁静。我愿意在秋雨的世界里,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大地上,去诠释秋雨的内涵与价值。秋雨落后知秋塞,要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地去追求梦想和理想。
写于2023年9月30日上午

【作者简介】
李文芝,一九六八年下乡知青,一九六九年参军入伍,一九八六年转业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二0一二年一月退休。爱好读书和旅游。

【主播简介】涛声依旧,喜欢文艺、文学,闲暇之余学习朗诵,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艺术观:来自心灵的声音,总会动人心魄。

【诗与大地】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期图片主播提供提供)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
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