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宇丹心玉兔欢
谢建林

1
2023年8月2日,浏览李伟先生(五味菩提)在“京华诗话”学习群发布的信息:“奥威尔的讽寓小说《动物庄园》的哲理启示——如何获得平等和自由:第一,面对不平等和不自由,要及早觉醒,勇于反抗。……第二,没有永远的平等和自由,只有永远的追求和反抗。……第三,没有智慧,就容易被人当成枪,容易被人当成工具。……第四,自由和平等的前提,当是爱,爱人或者爱己。……”
我发表观点:“你在花前拍风景,你却成了别人拍花的前景。你在使用花,花在利用你,相互成就,各得其利,各取所用。在利用时被利用,在被利用时有所用,体现出被利用的价值。只有当这种被利用,被利用到为人民创造幸福和财富的时候,它的价值最大。@五味菩提”。
2
8月3日晚,拟《湖滨》:“鸭友无猜游夏日,晃悠枝岸仰人闲。东坡慧眼微波动,西子堤功谁不攀。”以此在温会机先生的微信朋友圈里发表观点。
温先生回复说:“湖滨这块,据说来了杭州的游客,三人必有一人会驻足此处。因而,旁边的龙翔桥地铁站,十分拥挤。”
3
8月7日,温会机先生给我转发荷净zy制作的“杜牧的诗(三)上”视频。他说:“这几个人是北京某单位退休干部,她们的日常生活多些诗情画意。”
我回复点赞,回复说:“这些人应该是朗诵者,有可能是有组织的,也可能是自发的。以这种用中华诗词陶冶性情的方式去过退休生活,显得特别有意义和有内涵。今天中午,我在白塔寺前的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看到有一帮人在拍摄白塔寺的外景,其中有一位专门从事后期制作的年轻人说,他们是中央某纪录片的单位,在拍摄一个宣传片的外景,说明影视制作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或实现。杜牧的诗(三)上的这个视频,应该也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应该值得点赞。”
4
8月7日,拟《癸卯立秋》(未定稿):“槐花落瓣吻眉香,不攀疫情口罩黄。棋桌闲聊弈兴弃,嗑话四堆拉家常。”
8月9日,拟《双调·殿前欢·槐花》:“槐花轻,一瓣儿秋色触白裙,一瓣儿馨香染娉婷。携满夏意,黄花拂地无情。谁闲逛,踏碎细雨晨。”
5
8月12日,浏览西藏诗词学会刘文会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刚刚,美国亮出了重建全球秩序的终极底牌……”(原创 杨国英观察2023-08-10 22:19 发表于江苏)。文中说:“……但如果你不放弃挑战既有秩序,那么,……不仅会疯狂添薪加热,而且更会在压上锅盖之后,再在锅盖上方不停加压石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跳出去,只要你不惧怕外面凛冽的寒风和刺骨的霜雪。事实上,我们早已经跳出来了。”
我发表观点:“下厨做过饭的人都知道,‘疯狂添薪加热,而且更会在压上锅盖之后,再在锅盖上方不停加压石头’,是煮不好一锅饭的。把锅盖揭开才成。”
刘文会长回复:“帝王之术不同于兵家之法者,一个是示道以术,是真藏,一个是炫技以法,是虚张。”
6
8月18日,收到江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宋光亚(光光)的词:“鹧鸪天·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感怀(新韵):烟云漫卷大漠空,乾坤一箭御东风。两弹试验震环宇,一朵蘑菇绽昊穹。破垄断,世界惊,后来更有一颗星。飞天伟梦千余载,多少英雄奉献中。注:格律对照例词《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他转发了[链接]关于积极开展“科技诗词”创作的倡议书:“学会班子群里这两天转发了这个倡议书,刚好今在上海交大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故以词小记之。供兄一哂”。他说:“……昨天正在参观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乃该校图书馆之一,……”
7
8月20日,拟《鹊桥仙·小吊梨汤》:“京都赣地,南腔北语,车往车来欢聚。素云一抹靓妆新,颜如玉,注倾星雨。行秋坐夏,日常散步,乒乓球台练暮。闲游牵手称心时,偶小吊,梨汤品侣。”
8月21日,收到吴硕贤院士《蝶恋花·城市规划》微信:“大象无形规划策。凝固音符,休止如留白。虚实错开呈韵律,空间廊道连绵辟。大饼勿摊防闭塞。绿水青山,尚有湖和泽。生态城乡升品质,人居环境宜栖息。”我以所拟的《鹊桥仙·小吊梨汤》发送给他,作为回复。
8
8月24日7:17时,浏览红井诗社老师活动群微信群里钟俊平发布“读书是一件清贵的事”。将其截屏转发给外甥刘荣华。刘荣华回复:“我觉得心境蛮重要!以前认为(读书)是时间问题!”我回复刘荣华:“关键是用钉子精神,去挤去钻,创造条件去读书。现在而言,读书不是一件清贵的事,但却是一件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清贵的事。不读书自然走不远,多读书可以行万里。”
中午,我抽空去看了一下位于新华书店总店里的城市书房,将岁次戊戌隆冬九三叟邱凌书的“苏轼名言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手机拍了下来,通过微信发给了刘荣华。刘荣华将其内容录下来,发回给我。我回复他说:“照此努力吧。”
城市书房里同时摆有柳清芬老师的书法作品《万紫千红》。我将《万紫千红》用手机拍下来,通过微信发给了柳清芬老师,同时点赞。柳清芬老师回复:“(二个呲牙,一个偷笑)写了好多年了……在那里的”。我回复:“新华书店总店的城市书房里摆着。”柳清芬老师回复说:“在北京还是那里?我都不记得了”。我告诉柳清芬老师:“在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
9
9月1日,微信收到夏讷先生的《西江月·秋韵》:“热夏荣归天意,凉秋迅达人随。天高云淡野葳蕤。早露晚霞旖旎。菊桂溢香山外,获芦表白河西。风流倜傥醉芳菲。瘦叶肥莲果坠秋记。”
我拟《秋记》回复他。中午吃饭时,斟酌此绝,敲定最后一句的“落”字改为“说”字,似更灵动。在此,将《秋记》录存:“秋阳天适晒晴云,枕热纳凉新旧闻。群靥敛芳闲问菊,试寻风物说缤纷。”注释:靥,指盛开的花。
10
浏览9月2日谢存焱通过微信发给我的《渔家傲·孟秋暮时情寄》词一阕:“双江湾处孤舟起,一行北雁南飞逝。西岭暮阳山垇寺,松林外,余晖霞彩空山翠。蝉韵花丛诗酒醉,白鸥矶头奔流水。雅阁抚琴相思寄,时光里,风吹白发非人意。”
9月3日,我填一阕《渔家傲·秋兴》回复他:“日旭升东秋光早,梧桐花盛枝头闹。乒乓台前天地扫,风雨暴,几人晨练攀推笑。昨日凉飘除闷燥,沉沉黑夜南窗扰。灯火万家心相照。一夜祷,满山突涌红枫道。”
11
9月8日,拟《偶得》:“每日闭门穷悟书,二三心得却温庐。天寒地暖枯荣事,乐读涓流风物储。”
12
9月9日,我拟《癸卯秋日庆祝教师节》:“丹桂飘香又正时,满天黄色醉蜂痴。潺潺水绕映云喜,秋采文霄染墨池。”
9月10日,以此发送到“自强不自同门群”,恭祝张老师和各位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教师节期间,微信朋友圈里尊师重教的诗词佳作和达意的众多。
西藏诗词学会刘文会长转发《教师节到了,欣赏徐特立的传世佳作,比喻形象,启迪深刻》(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3-09-10 06:49 发表于安徽)。文中称:“有一位诗人一辈子经历坎坷,却为教育事业贡献了特殊力量。在他六十大寿时,伟人说他不仅是自己以前的先生,将来也还是自己的先生。”并刊载了徐特立先生的《言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非同泽柳新秭弱,偶受春风即折腰。”徐特立,字师陶,老一辈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长沙人。他一到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便焕然一新,期间实施了温柔敦厚的诗教,有些读死书的学生都像春天的小鸟一般活泼起来。著名作家谢冰莹当时正在该学校求学,她们都叫徐校长为“外婆”,徐特立为此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深恐同学失眠多,更深寒夜自巡逻。身品不是女儿像,却听声声唤‘外婆’。”徐特立参加过辛亥革命,50岁那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30年底,徐特立从苏联回国,来到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他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代部长,他为此决心改变苏区文盲遍地的状况。1932年春,徐特立在瑞金洋溪借用刘氏宗祠创办列宁师范并任校长。他还亲自编写教材、做教具,办起了小学校。
记得有一次,我和星驱车前往湖南长沙县五美乡荷叶塅参观了徐特立故居。我们对徐特立事迹展出中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倡的“随时随地锻炼身体”。每每讲到锻炼身体,我都会引用徐特立的这一句名言。
收到吴硕贤院士通过微信发给我的书法作品“花乃客观物,眼睛互不同。鸟和人所见,非是一般红。”和《开学典礼感赋》:“硕博本科生万余,华园新秀聚三区。莘莘学子登征道,滚滚人流入广渠。师长从兹担重责,同窗此后效齐驱。老夫感动心中起,恨不银须换墨须。”
浏览欣赏周达先生的《教师节有作》:“重到虞庠忆少年,人间万事赖师传。书裙有梦终无分,立雪几时方了缘。夫子门墙高泰岳,名山事业渺云烟。休嗤未老心先懒,廊庙江湖两寂然。(旧作)”曾京平先生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教师 正如这秋日的丽阳 普照大地 教师 令人敬仰 节日快乐!”夏讷(罗清森)先生的《教师节咏》:“教师节日诵恩师,勤劳奉献矗丰碑。踏曦赶月黉门入,抖尘拍手院庭驰。讲坛四尺播风雨,粉笔三根夯雄基。明眸白发春冬探,婆心苦口夏秋滋。”
13
8月23日,癸卯年秋分日。
拟《秋分》:“秋色平分天地赋,自然生长世无余。河溪一去横流物,敢沐甘霖太极鱼。”
14
8月27日和28日,收到吴硕贤院士的《赴赣州路上口占》和《游赣州》微信。《赴赣州路上口占》:“远岭近山一路多,近山如浪岭如波。自然本色为青翠,怡我心情悦眼窝。”《游赣州》:“应邀访赣州,时令值中秋。欣睹贡章汇,堪惊福寿沟。郁孤台久仰,魏氏院初游。欲览浮桥景,来临古埠头。”
我回复吴硕贤院士:“我也已经回赣州,巧了。……祝您在赣州旅游愉快!”并拟五律《和<游赣州>》一首:“曾饮绵章水,闲游景致雄。聆听君韵富,愧觉自词穷。南市街遗宋,北峰山赏枫。中秋晴月好,只是未陪风。”绵章,即绵江河和章江。我自幼在绵江河旁边长大,绵江河水渐入贡江,贡江与章江合流汇入赣江。而后来我溯章江而上,从赣州到大余县工作了将近二年。
15
8月29日,癸卯年中秋日。
望着圆月悬凌夜空,拟《癸卯中秋日三记》:“1、几镰挖出蚁窝来,葑菜秧苗还未栽。草杂地荒爬脚咬,妻怜连喊不需开。2、一地清辉校舍新,孔师安坐数年轮。学儿假日回家叙,作业温功各尽人。3、几声蝉夜鸣秋月,束束鲜花亮短裙。白兔汽球头顶顶,多姿欢聚笑街群。”
16
10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拟《癸卯国庆节》:“凌宇丹心玉兔欢,五星护国万民安。夕霞浇菜闲勤走,薯叶鱼羊鳝嚼盘。”
新中国成立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同心喜迎国庆,阔步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