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高山流水,原名王树祥。大学一线教师,念物理专业,从事电子和自动化的教学工作。酷爱古诗词,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诗情于我,如饮醇醪。
秋深渐觉朔风寒,山色斑斓大漠天。
远眺长云千里路,遙怀落照五湖船。
诗情缱绻难辞笔,绮梦逡巡未许删。
九牧芳华欲摇落,飞鸿结阵渡长烟。
七律.中秋小区即景(新韵)
高山流水
节至中秋月半深,楼头一角聚高邻。
相谈俱道烟霞远,互问犹说岁月珍。
球场嚣童如豹敏,池塘浅水任鱼文。
秋风萧瑟飞残叶,乌鹊一空雅韵纷。

七律.杭州亚运感赋(新韵)
高山流水
亚运雄风起浙杭,万国友睦聚钱塘。
五千岁月峥嵘地,满目湖山旖旎妆。
运动健儿怀美梦,和平使者羡邻邦。
多国政要同声赞,伟大中华古道肠。

七律.同学聚会(新韵)
高山流水
同学聚会暴新闻,几个当官未莅临。
事后悄悄探原委,才知个个入监门。
当年空有廉洁梦,今日黯然小号蹲。
岂可荒唐无底线,半生努力化为尘。
高山流水
杭州亚运最神奇,科技水平堪第一。
智慧餐厅唯电脑,平安驾驶免司机。
指纹支付攫奇货,地铁触屏览景区。
百款机型亚村动,记者纷纷此话题。

七律.国庆抒怀(新韵)
高山流水
英雄壮气救山河,始有中华浩荡歌。
遵义城头危旆奋,长江涛上怒帆夺。
东风快递惊敌胆,航母巡逻掣海鼍。
宝岛回归诚可待,狂飙万里扫颓波。
七律.歌颂祖国(新韵)
高山流水
东海朝暾跃碧波,高原依旧闪星河。
北疆还是寒风冽,南岭已经春色多。
山水湖光奇更画,江河峰势险犹歌。
风光旖旎神州绚,更有长城护汉峨。

七律.刘备进益州(新韵)
高山流水
当年先主益州图,落凤坡前殒凤雏。
卖蜀张松终被斩,徇私法正返迷途。
刑严律峻出诸葛,长治久安凭众儒。
丞相祠堂松柏翠,君臣一体入苍梧。
七律.蔡文姬(新韵)
高山流水
(一)
生逢乱世坠胡羌,绝域脱身报魏王。
四百篇文存电脑,十八愤切吐冰霜。
神情楚楚免夫死,才气英英承父芒。
婉娩贤淑同士并,杜曹五律继君裳。
注:蔡琰,即蔡文姬。蔡文姬归汉后,曹操将其嫁给董祀;后董祀犯罪当斩,蔡琰恳求曹操赦免,祀得救。操因问:汝父蔡邕有多少藏书?琰答:有四千余卷,但因战乱,多遗失,我能记下的有四百篇,请为丞相录。蔡文姬作胡笳十八拍,为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曹植、杜甫五言诗受蔡琰影响很大。
(二)
戎羯逼琰入胡城,褐毳为裳肉酪腥。
浩浩边风吹画角,喧喧鼙鼓动毡营。
兵戈才罢曹公使,母爱犹存稚子情。
四牡騑騑迎汉客,归乡时复草原声。

汉代文学成就
高山流水
在汉朝的文化背景下,两汉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文体。
首先是汉赋的兴起。汉武帝时代经济空前繁荣,国力空前强大,这些都促使文学家们普遍产生“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创作激情;而且由于国家疆域的空前辽阔、物产的丰饶富庶、都市的繁华喧嚣、帝王苑囿的绮丽辉煌……更为文学家提供了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的赋体佳作。汉赋成为最能凸显汉朝时代精神和汉人审美风尚的文学体裁,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汉赋的发展经历了由汉初的骚体赋,到武帝以来的新体赋,直至东汉中期以后的抒情小赋这三个阶段。汉初的骚体赋作品,还保留着明显的楚辞体的痕迹。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与此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抒发个人真实的情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其次是散文的兴盛,出现了两部伟大的史传散文著作:《史记》和《汉书》。司马迁的《史记》,以宏阔的视野,从巨大的时空意识出发,对古往今来的三千年历史给予了规模空前、包3罗万象的描述,充分体现出作者“究天人之际汉赋的发展经历了由汉初的骚体赋,到武帝以来的新体赋,直至东汉中期以后的抒情小赋这三个阶段。汉初的骚体赋作品,还保留着明显的楚辞体的痕迹。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与此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抒发个人真实的情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其次是散文的兴盛,出现了两部伟大的史传散文著作:《史记》和《汉书》。司马迁的《史记》,以宏阔的视野,从巨大的时空意识出发,对古往今来的三千年历史给予了规模空前、包罗万象的描述,充分体现出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气魄。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启了传记文学的源头,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的第一部断代体史书,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它在思想的进步性、深刻性上不如《史记》,带有鲜明的儒家正统观念,不过其中某些人物的传记,则写的细密准确,真切感人,富有典雅的文学意味。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气魄。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启了传记文学的源头,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的第一部断代体史书,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它在思想的进步性、深刻性上不如《史记》,带有鲜明的儒家正统观念,不过其中某些人物的传记,则写的细密准确,真切感人,富有典雅的文学意味。

最后是诗歌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充乐府机构,重视采纳来自民间和异域的“新声变曲”,有力地促进了音乐和文学的繁荣。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乐府歌辞。汉乐府民歌是汉代诗歌的代表,闪耀着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光芒。在艺术方面,汉乐府民歌以其杂言体,五言体的体裁形式,精彩生动的叙事手法,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等,展现出独特的面貌和价值。东汉末年,更出现了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焦仲卿妻》。
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开始尝试五言诗的写作。东汉后期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这十九首诗歌共同表达了身处乱世的下层文士对社会、人生的感伤和惆怅,流露出他们的真挚情思,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从文学的发展来看,从四言诗到五言诗的发展演变,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飞跃,它引导着中国诗歌整体结构的转型。

总而言之,汉文学在辞赋、历史散文和诗歌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对后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人们可以从汉代文化成就中,真切感受到汉代文化雄浑壮伟的气魄。
名篇欣赏
高山流水
(一)
七律.夜思中原
刘过(南宋)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译文:
中原邈远啊,道路多么漫长!
大宋的文物衣冠已被劫掠到北方。
独有我一个孤臣在挥拭血泪,
更无齐人豪杰叩击宫门大声叫嚷。
中原山河上冷月映照着浓重冰霜,汴京故宫春风吹拂野草枯树一片荒凉。
我依然怀着一腔孤忠想要报效君皇,
就像那冲天剑气夜夜放射光芒!
(二)
七律.赤壁
杜庠(明代)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欧鸟满烟芜。
译文 曹操的军队原本还就是平定孙权刘备一統江山的,在浩瀚无际的江面上船只收尾相连;诸葛亮空有兴复汉室的愿望,曹操已经不把东吴放在眼中。大风助长火势迅猛蔓延,兵戎相见,人影散乱,在孤月风冷的凄凉夜晚,曹操一統天下的理想破灭了。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值得回忆了,眼前孤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赤壁之战写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悲凉之感。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当时,曹操大军破荆州,下江陵,战船连接千里,旌旗蔽空,投鞭断流,其志在必欲一举击碎东吴,席卷天下,并吞八荒,成就帝王之业。然而,句中的一个“本”字,则明白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必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国祚将亡,诸葛亮纵然呈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对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
“兵销炬影东风猛”,写曹军的失败。接下来的对句“梦断箫声夜月孤”,则出现一个大跨度的跳跃、转折,作者移宫换羽,诗笔一挥越过八、九百年,联想到苏轼泛赤壁的遗事,一种虚空惆怅的情绪随之升腾起来,诗境也由粗放转为凄清。句中“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全由苏轼《前赤壁赋》一文化出。这一联的两句诗对比强烈,出句尚是千帆竞渡,烟焰张天的战争情场景,对句却绘出一幅清幽的长江月夜听箫图,如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洞声索回飘荡,黯然销魂。

最后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兴趣的眼前风物上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那些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姿勃发的周郎,而今安在哉!就连那月夜泛舟,临风吹箫,放言宏论的苏轼和客子,也早已杳如黄鹤。面对荒矶欧鸟,衰草寒烟,多愁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念往思来,感慨万端。更兼那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坎坷,命运的乖舛……一腔忧思向谁诉!末句以景结情,作者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