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西沙滩上的洋槐树
作者:王俊民
在我们村庄西面,离村庄大约三里的路程有一片沙滩地,我们村的人们习惯地称它叫“西沙滩”。
据说在很早之前是漳河曾经流域的地方,后来改道南迁,于是就留下了这东西三、四里地宽,南北四、五十里地长的一道沙滩。每到春季干旱少雨,狂风四起,便把这本来平静的沙土扬的混天地暗,尘土飞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座座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小山丘,我们把这些小山丘叫做“沙疙瘩”。
后来政府为了防风固沙,改善民生便在这片沙滩上种上了洋槐树。在我小的时候这些扬槐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一楼那么粗,我们一个人抻开双臂是抱不住的。
到了春暖花开时树上开满了清香扑鼻的槐花,远远望去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像一盏盏洁白的小灯笼,点缀着整片绿油油的树林,尤如一幅巧夺天工的精彩画卷。我们挎个小篮子,光着脚丫子爬上树枝摘槐花,一边往篮子里放,一边时不时的往自己嘴里塞,甭提那是多么的好吃了。 我们把摘好的槐花带回家里,妈妈把槐花清洗一下再加上一点玉米面给我们蒸出香甜可口的槐花馍。
夏天到了我们漫步在这绿树从荫的槐树林中聆听着婵儿的鸣叫,鸟儿的歌唱,偶尔也能看见野兔的窜跳。有一种叫土元的昆虫是一种药材,夏天是它在树林里活动最旺盛的季节。傍晚时分我们几个人拿着手电筒带上提前用香精,麸皮搅拌好的“诱饵”,撒在树跟,土元闻到香味便一个个的从地下哄出来了,我们用手一抓一个准。一晚上我们可以抓 一,二斤呢!第二天就卖成钱了,这样我们上学用的书啊、本子和铅笔之类的学习用具再也不用向大人伸手要钱了。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开始发黄凋零。我和伙伴们拿着绳子镰刀穿梭在树林里捡着被大风吹落的枯树枝,将树枝捆成圆个子。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背着柴禾唱着歌儿回家了。有时候也割些青草或者撸些树叶回家喂羊喂兔子。
到了冬天树上的叶子被无情的北风吹落在地上,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差不多能掩住我们的鞋子了。冬天是农闲的季节,大人们就开始搂树叶积肥。有时候我们也跟着大人拉着架子车带着竹耙子,来树林里搂槐树叶。在我们家的空地上堆了好多好多,然后浇上水让它发酵做呕。这就是我们的农家肥。
下雪了,我们站在村口向西眺望,那一排排一颗颗洋槐树矗立在沙滩上,树枝上顶着厚厚的白雪,迎着凛冽的北风,像一排排战士,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我们的土地,保护着我们的村庄。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西沙滩上的洋槐树被砍伐了,被砍的一颗不剩。那些沙疙瘩也被夷为平地。有的说种树没有种粮食赚钱,也有的说这叫退林还耕。
现在我们又站在了村口向西眺望,再也看不到那绿树从荫的洋槐了,再也闻不到那槐花的扑鼻清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