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和)
《梧桐细雨到黄昏》一 读李清照(之二)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的金兵攻破了汴京,灭了北宋,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和朝官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多箱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贪腐无能,自毁长城。
(A晧 B吉宁 C听海)
C南逃后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临时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
ABC:
叛军: 弟兄们,反了!反了!快杀去知府衙门!杀!杀!杀呀!
C:(气喘吁吁)大人不好了!叛军即将杀过来了!
A赵:唉呀!唉呀!这如何是好,叫本官如何是好!
B僚属:大人,城门已关闭,咱们拿上绳子,缒下城墙跑吧!
A赵:好!好!快!快拿绳索,叫些兵士断后,快跑!
B僚属:王都头,你帅衙内兵士断后,将叛军引走!
(背景叛军:杀呀!杀呀!刀枪碰撞乒丶乓丶乒丶乓)。
A赵:快护住我下城墙!快…块…跑!
(嫣然)
此时,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平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公元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夏日绝句》诗。
(恬和)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嫣然)
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热爱祖国 山谷百合)
《忆秦娥·咏桐》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宝刚)
南渡之后,李清照递遭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后因再婚失败,被恶意中伤等沉重打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
(花儿老师)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肖昊文 )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担忧自己不能胜任保住剩于的文物以及尚为完成的《金石录》资料,下决心把它们交与朝庭。她一路追随南宋朝庭南逃的路径,逢山过山,逢海渡海。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 她以其梦中之境为据,用豪放的笔法写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千古名句。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赵V 吴卫忠)
《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朗月希声)
李清照在近重阳之际追念丈夫,饮酒也无法排遣,酒醒时回忆种种往事时他悲伤在明月照耀,之中,她孤苦伶仃,夜阑不寐。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無不使她思絮万千,词中的上片"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和下片的"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共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它与李清照的心曲在节奏、旋律、情调上似乎是合拍的。
词中她用金英述秋菊又近重阳,恰可与她年轻时写的《醉花荫》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用黄花述菊写的"佳节又重阳"相对应,但此时已是两鬓斑白丶家国破碎丶亲人消亡,今非昔比了。黄昏时她只有情怀悒郁,往事愁肠及永夜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涓涓细流)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经娅)
天上星河还在轮回的转啊,人间门户的帘幕都已垂下,泪痕滋湿秋凉的枕席,原本是和衣而卧,到此再解衣欲睡,又不知长夜已是何时了。看到衣上金线绣的莲蓬和翠叶贴,又生出一番思绪来,天气还如旧时哟,旧时衣裳也在,但旧时的家已不见,现在的愁绪也已不再似旧时的情怀了,啊。
(左波 一米阳光:楊州方言)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汪伟民)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评及这首词道:
"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古人评美文之作者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李清照这首词一气呵成,字字平实,字字到位,毫无间杂之意,立意之中气韵自有华彩,李清照的词风向来以平淡入调,确多写出精巧的炼句,故能为古今的人们广为传诵。
(会飞的鱼)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也积极上书朝官,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在她年过七旬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