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永年
现年85岁高龄、居住在大众剧场西隔壁的谢开运老人,讲述了他亲目所睹的日寇焚烧自家大活人一幕。谢老强调,当时他十四、五岁,这一事永远不会忘记。
1939年3月,日寇侵占了淮阴城,夜晚龟缩在淮阴城内不敢单独出城,白天汽车载着鬼子下乡扫荡,残害我军民。
一天,日寇到淮阴县(现为淮阴区)豆瓣集扫荡,非常不顺利,被我新四军与游击队打了个伏击战,将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汽车载着鬼子尸体和伤员狼狈逃回淮阴城丰济仓驻地。
数天后,日寇在广荫庵(大众剧场原址)西边张园的大空地上挖了八个土坑,在每个土坑上架上了木柴。这时鬼子在每座坑的四周插上竹杆,再围上布幔。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从丰济仓驻地用担架抬来了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以及尸体,总共八个人,伤员仍在讲话。将这些伤员与尸体分别放置在八个土坑的木柴上,浇上汽油,点着了火,火苗很旺直往上窜。这时伤员叽里哇拉直喊叫,围观的群众中有懂日语的向围观群众说:“伤员在大声喊叫‘不要烧我们,我们仍能为大日本帝国、为天皇效劳出力的,你们为什么这样残忍对待我们!’”伤员叫喊着,火势越烧越旺,很快不再叫喊了,约莫过了一个小时,火已熄灭,鬼子从土坑的灰烬中用木棍拨动着检出一块块骨头,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小木盒中,最后撤除了布幔。日寇虽然用布幔遮掩着,但围观群众看得一清二楚,布幔不时地被风掀起,即使有人看不到或看不清,从窜得老高的火苗和烟雾中、以及焦糊的气味中,便能知道日冠在干什么。伤员开始尚能扭动身体拼命凄惨叫喊,渐渐悄无声息,化为一堆白骨。
过了一段时间又如法炮制焚烧了四个日本伤员及尸体。因此在淮阴城内看不到日寇的伤病员,只看到伪军伤病员。
日寇所以这样焚烧活着的伤员,一是体现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二是伤员既没有战斗力,更成了累赘。从中可见日寇凶狠残暴的本性,对自已的同胞尚且这样,对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进行大屠杀,所犯的滔天罪恶,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要永远记住的从“九•一八”到“八•一三”,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从“三光”政策到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真可谓血泪斑斑,罄竹难书。遗迹尚存,这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日寇焚烧的地点选在空旷地带张园。张园原是清末民初一个张姓大盐商的大片房产,东边到广荫庵(后成为大众剧场),西边到淮海南路边上,南抵文渠边,北到游府东街(现已不存在,过淮海南路向西为游府西街),由于这里地势低洼,一旦下雨便成泽国,因此张姓盐商放弃了这一片房产,到别处发展去了。由于年久失修,房产逐渐凋零毁坏,成了一片空地,仅剩下数间高大瓦房,毁坏严重已不能住人。附近的人们仍按习惯称为张园。
何永年 文(写于20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