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起|程宝玉|倪宪培|倪守华|李静|韩满林|张维清|刘光华
主编:愉悦
制作:云雨悦文学社

写在金秋的祥和里
文/清起(山东)
辞去夏的盛华
携金风缕缕
步入了斑斓
秋的豪迈
徜徉悠然的梦
在时光里洒脱
仲秋赏月的
清晖唯美
让皎洁
清澈万里
那美丽的传说
在彩云里畅悦
故事的浪漫在举杯之前
祥和的惬意
融入了欢喜的团圆
天涯不远 咫尺眼前
共度时光的美好
同庆在年年岁岁 岁岁年年

仲秋夜
文/清起(山东)
站在这
仲秋夜的路口
情怀在岁月里
纠缠不休
时光在思念里奔走
远方的你
是否与我
同在清辉里牵挂问候
天涯虽在千里之外
眷恋还是那么依旧
更是咫尺梦锁的轻愁
轻轻的诉语
倾给念念不忘的朋友
明月寄远带去的温馨
举杯相约的欢乐
在佳节里共享同酬
让一切的挂牵
随清风的浪漫
化作心中最美的
红豆

又是中秋
文/程宝玉
借着明亮月光
回到久别的家乡
远远望见
灯光下妈妈慈祥的脸庞
在守望着远方
我小心的来到妈妈身旁
怕吵醒妈妈的渴望
那是思儿的心在惆怅
我禁不住泪落两行
月儿告诉我
多少个寒来暑往
妈妈从未放下
对儿女的情长
归乡的路并不漫长
漂泊的脚步总是匆忙
搁置了思乡的渴望
一杯酒醉在远方
今晚的月
特别明亮
那是妈妈在天堂
再一次把儿女们凝望
妈妈我多想回到你的身旁
听你说说家常
品品您的饭香
这是我多么奢侈的愿望
2023/9/28

现代诗:欣赏中秋节月亮…
诗文/倪宪培
秦时明月汉
唐光,
如今月亮仍然
放光芒。
明月是痛苦悲伤
情铸就,
每到望月思亲
之情来心上。
知娘总在故乡
门口望,
娘含泪水
常思想…
思念远离身边
的两娇儿,
闯关东何时回到
娘身旁?
娘常用企盼
的目光,
用意深切心中
总思量:
思想离家的娇儿
难如意,
只好无奈两眼
泪水汪。
难忘娘打井水煮
半锅槐籽汤,
为解暑渴我们把
槐籽汤喝光。
娘欣赏看着
全家人,
满怀高兴欣慰
目光亮。
望月怀古
思故乡,
既思已故老父
又想九泉
的娘。
不知赋诗哪句
汉唐意,
难写宋词只见
月光满地霜。
遥望月亮
想爹娘,
望月寄思情
怀想。
中秋节望月
西风吹,
潇瑟秋风
吹面凉。
月光明白
我心旌,
朦胧月亮难调
心悲伤。
心情难受不再
看月亮,
想念已故爹娘
心惆怅。
故乡庄迁树砍
不见老槐样。
再喝老娘熬槐籽
汤是梦乡,
娘辞故乡早已
见阎王。
现在生活好转
幸福享,
谁还再喝既苦
又涩槐籽汤。
注:槐籽树,关内称洋槐树,春天开一串串白花,到秋天结一串串黄色的洋槐籽,皮黄籽黑象黑豆粒大。人们到秋天捡回家用锅炒煳以后,夏天熬汤水喝,有清热去暑解毒之功。
倪宪培于中秋节后写

现代诗:看宗亲
倪宪培:欣赏秋月…
文/倪守华
仲秋佳节是今天,
民间俗称小过年。
大地金秋粮入仓,
天空银月赛玉盘。
人间墨客感天地,
循理抒情赋笔尖。
文以化人描众情,
辈辈接力传世间。
五千年的文明史,
历经苍桑未间断。
李白举杯邀明月,
对影三人写浪漫。
今人仰天观苍穹,
嫦娥奔月已实现。
太空有个航天器,
中华崛起有标杆。
进入二十一世纪,
信息时代人庆欢。
更喜华为破困局,
科技革命我领先。
美哉我们大中华,
复兴梦想终将圆。
宪培怀旧我写新,
跟帖未顺宗亲愿,
不遂意处请原谅,
但求众亲心畅欢!
喜看中华亚运会,
中华健儿勇夺冠!

五绝·中秋咏月(新韵)
文/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一)
人夸白昼新,我爱夜深沉。
日满经常见,婵娟望处寻。
(二)
新韵
日如慈爱临,月似有情人。
去载与君会,素娥今叩门。
(三)
新韵
谋生到处奔,何夜最销魂?
天地今帮我,睢鸠换盏频。
(四)
新韵
美味酒香醇,天空转玉轮。
绮窗瞧丽影,桂殿飨兰芬。

七律 双节吟
文/韩满林(景德镇)
国庆中秋结伴来,天诗乐事看花开。
桂香芳菊羞花貌,山色清歌沉香才。
吟醉红枫词意笔,风流白雁赋情钗。
万民同饮扬清酒,千载挥毫吐韵怀。
2023年9月28

七律-双节颂(中华通韵)
文/刘光华(重庆野布)
国庆中秋华夏欣,晴光皎月桂香芬。
素风玉宇团圆乐,新政金丹建业勤。
飞镜黄英随气象,夺魁仙友立功勋。
乾坤社稷好时代,地阔天高党护民。

半个月亮
武汉:张维清
风雨和春秋,把父亲的佝偻锤成了门前的磨刀石
我把它看成了唐朝的半个月亮
挂在天边,那是嫦娥忧伤的半颗泪滴
我把它看成了荡在银河上的秋千
从小村天河里划过来的一只小船
装满了母亲的眺望,父亲的牵绊
轻弹那根冬不拉
音色里飞出我的乡恋和乡愁
曾以为天狗食月或秋风打折
那是母亲的坟
清明抽光了我的哀思和伤痛
曾以为那是父亲握在手中的一把镰刀
丰盈的五月和金黄的秋天,与它作一次深层的访谈
我把它折成千纸鹤,挂在窗上,如风铃般摇响
又把它从山沟沟里捡回
熬成偏方,一种相思病不见好转
今夜,我做了月亮的人质
望着渐行渐远,冷瘦的月光
时淡时浓,是画一幅水乡的丹青
还是调出我美丽的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