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一个瘦弱而充满诗意的女子,用满是老茧的手,把柴米油盐、凡尘烟火写进=蓝天白云,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诗和远方……
大山飞歌
——农民女诗人王园梅
在大山深处,一个瘦弱而充满诗意的女子,用满是老茧的手,把柴米油盐、凡尘烟火写进烂漫的山花雨露,写进高高的蓝天白云,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诗和远方。她就是青原区天玉镇岭上村村民、一个小有名气的农民女诗人王园梅,笔名蓝云。
·

王园梅:“我这个扎根旷野的小草,是劳动者也是诗者。白天是忙碌的生活,割草撒鱼塘。夜晚以星月为背景,大地为稿纸,写出心中的歌,苦与乐在平仄中。此刻,我收获的不只是生活中的美好,更有精神上的滋养。一种幸福感在血液流淌,我把金风与桂花录入诗里,一字一句都是芬芳。”
·
正在向诗友朗读自己诗作的就是王园梅。她今年48岁,家坐落在大山深处,方圆数里没有人烟。每天洗衣做饭、割草喂鱼……虽然忙忙碌碌,她却能从泥土的芬芳中找到灵感诗情。谈起她的处女作,她的眼里充满了光。
王园梅:“我把一缕春风给你,一半是除却去年冬天的那抹余寒,另一半是我真挚的祝福。”
·
这首诗是她年轻时在广东打工所作,发表在《外来工》杂志。诗如其人,王园梅的诗歌同她一样朴实。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贵在真诚,就是这短短的几句,触动了许多人的心灵。
王园梅:在外面我们经常看杂志,在广东那边他们做得很好的,经常有打工人杂志,《佛山文艺》《外来工》《江门文艺》这些。我第一首诗,其实那个时候也就是几句话,好多人都写信给我,鼓励我。
因为读者的鼓励,更因为热爱,诗成了王园梅不可或缺的亲密知己。
王园梅:诗是我的知心朋友,我的苦和乐、悲与欢,我都会向它倾诉,它还是一道光,引领我前进。
·
在生活和事业中,王园梅也有很多的不顺心,但有诗歌作伴,一路的坎坷都化作了风景。如同她的名字,她像梅花一样笑迎春风,她的诗歌也充满了正能量。“我只是亿万份之一,和所有的亿万份子一样,守护祖国母亲!我和我的祖国没有距离,我是她亲爱的孩子,她是我可亲的母亲……”。
·
多年来,王园梅笔耕不辍,诗歌散文作品屡屡见诸《深圳特区文学》《泰华日报》《柬埔寨日报》《新加坡日报》等媒体,诗歌《诗雨》在北大荒文学馆耕读诗会举办的全国网络大奖赛中获鼓励奖,作品《记去乡村诗人家的诗教活动》获《广东教学》报社诗文征集活动中优秀奖,作品《捡起梦的行李》获广东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微文学征文评选二等奖。2022年,她加入了江西省作家协会。在生活方面,也有了大的改善,她用山泉水养的鱼虽说产量不高,但是味道鲜美,深受顾客喜爱。可谓是渔业诗歌双丰收。
王园梅:我觉得丰收就是我的渔业越来越丰产,我的诗歌越写越好,我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来源:2023-09-26 “青原区融媒体中心”
监 制:彭生苟
审 核:刘 琪
编 辑:王文卓
图 文:何 路 、陈启道、龙海斌(通讯员)
王园梅近作两首
青原山的思念
青原山的记忆
还落在山顶
秋雨微冷
与山风见证
凉亭由农民工肩挑手扛立起
北方的黑马从山底背沙石
一步一脚印登上山巅
白云和绿树也赞美称奇
那一阶一阶的大石头
也记得
山背面的女人
是她们一前一后抬放的
石匠抹平
大理石山路如玉带
在青原山林穿越
又托起游人的脚步
使其轻快而悠然
莽莽青原山江西第一景
千年古寺佛音清澈
如青原山的水
百年书院古朴
在青原山留住思念
知行合一心思路
还有霞客的身影
让山水增彩
我的思念在青原山
何时登石阶上山顶
停歇凉亭
听佛音绕清风
看云朵游青原山亦或庐陵
(2023.8.5晚)
秋的清凉
烟云徘徊
山与天相接相吻
风从后背袭来
清凉蓦地
灌满身心
秋便在每寸肌肤里
秋雨稀稀疏疏
与夏告别
和梧桐说知心语
而荷叶淋着雨
是伤感么
不
荷应该是知足的
因为那热烈的夏
修练了她的性情
此时
秋的清凉
正好清除一身的疲惫
她在轻风细雨中
咀嚼着易安居士的诗词
无星无月
(2023.9.6)
(图文提供: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