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查,“霍尔果斯”,源自蒙古语。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霍尔果斯为西域都护府所辖。唐代,霍尔果斯成为丝路中段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清代初年,这里是中国境内的驻防地。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霍尔果斯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咸丰元年,即1851年,中俄两国在伊犁签订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正式开放伊犁、塔城两个口岸,霍尔果斯被指定为中俄通商通道之一。当时的中俄贸易,主要有中国的茶和俄国的棉、毛、皮革以及金属等制品。光绪七年,即1881年,中俄签订了《中俄改定陆路通商章程》,霍尔果斯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正式通商口岸。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大批俄国旧党败兵涌入新疆,中华民国政府从霍尔果斯口岸遣返俄旧兵,随即关闭了口岸。1920年,中苏签订了《伊犁临时局部通商章程》,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抗战时期,由于海上交通被切断,大量物资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