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酒文化之酒令
作者⺀马海田
酒令是人们饮酒,劝酒行为中文明化和艺朮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是酒文化中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芭。在饮酒活动中,能增添乐趣,启迪智慧,调节气氛,陶情冶性,从而提升人们在饮酒中的文明程度。
据有关史书记载,酒令最早诞生在西周,完备于隋唐。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饮酒行令在士大夫及文人墨客中特别风行。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酒风俗和酒礼有所谓的“即席作歌”,“当筵歌诗”的习俗和特色,秦、汉之间承前代之遗风,名曰“即席唱和”,人们在席间猜谜,划拳,联句联韵等逐渐丰富充盈起来。做为游戏的酒令也就逐渐产生了,随着酒令在生活环境下的长足发展,其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凡世间人、物,节令,自然,风貌,风俗,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等琳琅满目,无不入令。
酒令是一种特有的酒文化,其形式千变万化,可以即兴创作,亦可以自由选择。
清人《酒令丛钞》一书中,把酒令分为通令,筹令,雅令,古令四类。近代人何权衡等人编著的《古今酒令大观》一书分为诗语令,花鸟魚虫令,色令,拳令,通令,筹令和字词令七类。今人麻国钧,麻淑云编《中国酒令大观》一书,将酒令分为口头文字,色子,牌,筹子,射履猜拳,杂六类。按其分类,在民众中广泛流行又较简单的酒令,称为俗令或通令。较为复杂的书卷气重的,在文人或书本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士中流行的通称雅令。
通令也就是俗令,在饮酒活动中应用广泛。它既简单又热闹,哄托氛围,叫号喧争,撸拳奋臂,口、手、身多位齐动。是普通老百姓较为喜欢的一种嘈杂喧闹氛围,因此流行极广。它主要包括抽签,划拳,猜数和掷骰子,翻朴克牌等等。特别奋臂撸拳猜枚的朋友间喝酒,哥儿五魁首,尿解也得扶着跟着感觉走。文人喝了酒,开谈惊四座,话语不知休。
雅令又叫文人令。它是文人墨客们争奇斗巧的文字游戏,也是显机智,呈才华,比试思维敏捷与否的智力比赛。能活跃饮酒氛围,能使宾主尽欢。在酒令中新颖奇巧的文字令,因遇人,遇事,遇物,遇境或因地,因时等等层出不穷,随囗吟出,随机出令。将经史百家,诗文词曲,谚语典故,哲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等文化内容都囊括在酒令之中。
酒令的行令方法往往是先推选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他人需按首令字意字韵续令,所续内容与形式必须与上句相符,否则被罚饮酒。行令时,行令人需引经据典,按韵联吟,临时构思,随口而出。《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做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是清代上流社会喝酒行雅令的情境和风貌。
历史上记载有许多有关喝酒行雅令的动人故事。唐代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一村舍。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引用《诗经》句“厌厌夜饮,不醉不归。”行雅令。话音刚落,座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道:“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罢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不止,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诗句,隐去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著名豫剧《风雪配》,不也是男方到女方家求婚的宴席上对行酒的雅令,男郎机智巧妙的对答如流迎得了满堂喝彩。风雪之夜,女方按吉日良辰去点亮洞房花烛,引发的一桩官私而成就的一桩美妙婚姻吗?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富贵之家为选婿择郎出雅令索求?虽也难倒不少众人,但也终寻得意中之郎君。还有多少才女妙郎因对雅令成婚结伴。如苏小妹三难新郎等等。
朋友,当你与几位挚友围坐在“有面无口,有腿无手,听人说话,陪人喝酒。”的筵席桌旁,用“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内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的眼晴,去看别人伸出的“一棵树长五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五叉生来常爱动,团结合作有本领。”的大手,划拳猜枚,或抓耳挠头去猜想那些诗词歌赋等类的雅令对接时,你会有何感想?是不是会感觉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奥,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o二三年九月三十日于北京海淀区上地小居马海田作文<1425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