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个每一个”(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2023年9月26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位于祖国边陲的勐腊一中,与边疆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带来的快乐与荣光。晚8点,在大操场上,孟国泰先生为1200余名师生激情演绎《高分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20余次掌声不断将演讲会推向高潮。今早7点20分,高三两个实验班学生齐聚学校党员活动室进行高快演讲,通过个体、对子、小组、班级演讲的流程,评选出高快演讲之星一二三等奖。今选二等奖获得者高三320班罗妹花的高快演讲稿《以个体之光,点亮教育之路》,以飨读友。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是孟国泰先生对学子的殷殷嘱咐, “己文化”强调惟有以个体之光,方可坚定前行;以个体为基,踏上教育之路。
汇个体之光,习教育之本。孟先生慷慨激昂地在演讲中反复言:“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他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应以学生自身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才能发挥教育最大效果。这引导了我对自身的思考,我是否能主动地去吸收知识?温故而知新呢?不,我缺乏这项能力。我应该正视自我,审清处境,对学习进行反思。
汇个体之光,在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孟子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惟有如孟子所言,才会前行中不断纠正自己。孟国泰先生引用了《天才和凡人》的故事,阐明了人在看待问题时“因角度不同,所得也不同”的道理。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的始终,才会有可能不断突破自我,进而发展自己。
汇个体之光,勇立时代潮头,与创新并齐。阿西莫夫说过:“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创新是现当代的时代之光,同时也可以是学习上的创新。在二十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守正创新”。可见,创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学习也亦如此,如若一味地模仿别人,不自己分析总结,那么知识永远都是别人的!作为一个学生,应如孟国泰先生所说的“自己的学习自己抓,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践行的过程中学会创新。
正值青春,风华正茂,我们更应紧跟时代潮流,明确志向,以个体之光,点亮教育之路,争做时代有为青年。
作者:罗妹花(勐腊一中高三320班学生)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