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朗诵:姚亚非

——在熊廷弼公园西边1000米处,有个小型水库,名叫“三潭映月”,附近还有“三潭路”。为了避开与杭州西湖“三潭映月”同名侵权的嫌疑,80年代后水库改名为“三潭印月”,须不知,这两个名字都为西湖所有。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朝历代都把治水当作头等大事。
1949年后接连遭遇了两场大洪水,严重的灾情让毛主席都为之落泪。以人民为江山的共产党人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改变旧中国水利落后的面貌。就这样,一个大干快上全民办水利的热潮兴起。仅仅四年(1957—1960),小小的武昌县(今江夏区)也一下子建成了50座小型水库,其中还有一个名字颇具诗意:三潭映月。

逆袭成星的三潭映月一度作为县一中的游泳基地,今天它更美,是许多人到纸坊旅游的打卡地。但在1957年它只是分散的几口荒塘。那年11月,湖北省委主管农业的副书记王延春来到纸坊城南热火朝天的“黄河(鹤)汊水库”工地,视察后他说:“依据概算,即使这个小(二)型水库建成了,也满足不了下游灌溉的需要,建议你们将它升级为‘小(一)型’”。县委书记梁家瑞听后立即表态:“好,我们今晚上会,研究后决定”。
由于升级后的小(一)型水库将会出现三个汊,还需要筑三道土坝,所以副书记姜云龙提议叫它“三潭映月”,梁家瑞说“蛮有点诗意,好。”
他们不知道杭州有个三潭映月?当然知道,但那个年月都还没有“侵权意识”,况且两个“三潭映月”相隔上千里,混不到一起的哟。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王延春提出:你们可以实施“一牛三车普通化、坝上自动卸土化、起土爆破化、运土转扬机化、压土畜力滚硪化”的技术革新呀。梁家瑞点头称善。

王延春(1910—1984),河北省曲阳县支曹村人。由于分管农业,又由于当时的武昌县政府离省委很近(在今武昌区付家坡),所以他常到县委调研,与武昌县的领导都极熟。
为了落实王书记的指示和县委决定,红旗人民公社(纸坊)立即加大了组织力度,连在校读书、年龄稍大点的学生也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征调了一部分参加劳动。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处热火朝天。

就在这个几千人的三潭印月工地,涌现出了一位苦干加巧干的优秀少年马家和。
马家和,生于一九四几年,武昌县劳一村10组马角湾人。
由于个子不大,身子也单薄,在筑坝时挑不太多,可他总想多干一点,多出一点力,因此非常着急,常恨自己无能。
有一天,推迟收工的他回家时看见了马路上有部独轮车。这本是土改初期南下干部们推介到武昌县的运输工具,由于江南的地形地貌与北方迥异,水田遍地,田埂狭窄,而且常雨多沟,所以北方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在武昌县热了一阵后便受到了冷落。
然而水库工地上没有田埂,也没有水沟哟,如果有辆独轮车来运土,效率不就提高了?想到这里,他围着那车看了又看,发现这家伙并不复杂,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搞定。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就借来了木匠工具,利用上工的空余时间,加上点着油灯熬了几个夜,几天后还真的就敲出了一辆。

那天一大早,他推着自己的作品上了工地。第一车上手他就发现:这车土比5个整劳力加起来的都多!马家和“火”了,大家都来参观,就连公社书记都竖起了大拇指,连忙安排了木匠马上仿制。各大队的民工们也踊跃学习,三潭映月工地上一下子冒出了上千辆独轮车,运土效率突然猛增了十几倍。王延春书记的指示顷刻落地见效。只是由于时间太紧迫,这些车子做得都不太精细,所以大家都叫它“狗头车”。
三潭映月竣工了,人气爆棚的马家和也被评为“全国少年特等模范”。少年儿童出版社还特意推出了一本纪实体裁的《马家和》,向全国青少年介绍他。
马家和成了全国中小学生的楷模,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武昌县(江夏)少年第一次在全国亮相。
第一次亮相就惊艳中华。
1958年4月13日,中共武昌县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马家和勤工俭学运动的指示》,号召全县青少年向马家和学习。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心里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想见见马家和,跟他学点什么,遗憾的是直到他于2016年4月4日去世我都未能谋面。
就因为“马家和旋风”,自那以后的武昌县到处都有狗头车,不同的是“狗头”上又多出了一个可以帮助过沟的备用轮。
当年冬天,马家和带着他的狗头车被人请到了八分山下,要他给矿上的几百工人讲技术革新,讲狗头车怎样依据实际进行改造。
八分山要狗头车干什么?
待我暂时把这个“问号”冷藏一下,等会儿再展开。
《武昌县志》载:八分山构造上属于“万家背翼”,盛产石英砂矿。矿体层位于泥盆系上统石英砂岩,呈层状分布,总厚度达到35—40米,中夹5—20层泥岩,厚约0.3—1.35米。矿品仅次于蕲春的石英,位列湖北第二;总储量达到1359万吨。就因为一般人看不懂的这些专有名词和数据,却偏偏被非常专业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看中了。
始建于1953年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属于国家地质矿产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这就是说,尽管八分山的优质石英矿埋藏在武昌县的脚下,但开采权却属于国家。建国之初,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着手石英矿的勘测与设计。为了迅速把这个国家的骨干企业建成建好,地质矿产部长李四光曾电话指示大冶专区给予支持。
那年月(建国之初头三年),武昌县属于大冶专区管辖。
接到李部长的电话后,大冶专员张体学(后任湖北省长)偕同老战友寇庆延,赶忙深入八分山实地考察。寇庆延认为,“八分山铜矿”办公地放在大山南麓较为合适。正是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八分山石英矿”简化称为“八分山铜矿”,所以后来的武昌县人也就一直沿袭着叫到今天。
寇庆延(1912—2016),河南信阳新县陡山河乡白马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1949年2月鄂豫军区根据战争发展的需要新组建了一个独立师,任命张体学为师长,寇庆延也成了政委,从而开启了“学、延”二人搭班的佳话。
1958年的12月初的一天,张体学、寇庆延在开山的炮响之后走进了石场。已经准备了六七年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旗下的“石英矿”终于建成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石英矿直到4年后的1962年才投产。
其实,“八分山铜矿”无铜,只出产石英砂。
炼铜为什么要石英砂?
这是因为大冶的铜矿石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含硫量太高。
工业上用它炼铜时就得用石英沙做熔剂,让冶炼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与之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析出,从而确保铜与硅酸盐的分离。
主管7县1区(大冶、鄂城、崇阳、通山、通城、咸宁、阳新7县及石黄特区,即原大冶工矿特区)的书记和副书记张体学与寇庆延双双来到八分山下,武昌县委代理书记马毅和县长李仲伯,也急忙坐火车从武昌跟到纸坊。
马毅(1920—1981),原名“马士铭”。山东省临清县范八里村(今河北临西)人。这位当年的县青救会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卫河支队的教导员马上表态,拥护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全力支持和配合八分山铜矿的工作。
有了书记表态,红旗人民公社连忙派出少年劳模马家和,带着三潭印月诞生的狗头车走进了八分山,一场报告下来,不仅催生了日后上百辆狗头车,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大家的斗志,激发出了职工们的创新意识。
什么叫创新?
专家说创新就是发现知识与知识间新的联系。

若干年后,有位名叫刘业翔的大咖说:八分山的石英就因为坐着狗头车贡献给了有色金属公司,才使它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刘业翔(1930—),湖北省武昌县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的人们谁也不会想到,江夏圣山与山潭映月还会有这样一段传奇,而且还是因为江夏少年与北方独轮车的一次邂逅!
“昨天”创造前无古人的历史并不遥远,它正是由无数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不甘懈怠、孜孜以求在平凡中写就,这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今天,能承续这些历史的新一代也正在奋发蓄力铺展更为宽广远大的辉煌,将成为无愧于明天的历史并由未来的人们评述续写!
2023.2.23

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朗诵:姚亚非。省朗协老年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原任职湖北十堰电视台首任主播、主持人,制作部主任,其播音、主持的电视播音作品、电视栏目曾获广电部、省委宣传系统及省广电系统评比大奖,中国武当网《武当探秘》系列节目解说,曾主持过央视综艺栏目《东西南北中》等各类大型综艺晚会。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彭敦运【工笔江夏】系列作品
(请点击标题阅读)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42《关门堤》
43《英雄村》
44《五枫桥》
45《种个墨斗再探花》
46《𡘧门口》
47《鲤鱼撩花》
48《拾遗元丰》
49《叶家海》
50《翟家边》
51《上马厂》
52《后屋》
53《湖咀曾庙供张宪》
54《廖桥》
55《鲛之泪》
56《青埠湾》
57《陈博士》
58《夏祠》
59《青龙河》
60《笔架山》
61《官堤洲》
62《柱皮山》
63 《土库杨》
64《仙人山》
65《仙人桥》
66《黄质书房》
67《山因花扬名》
68《三潭印月》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