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新闻二十年(之三)
口南秀山
情系利民著华章
2004年4月,徐家修书记被调到县里工作后,孟凡领被组织上调到利民镇任党委书记。
我还在这里搞新闻报道,那时我工作更繁忙,写作更上劲,发表市级报有:商丘日报,京九晚报,商丘国防教育报。
发表省级报有: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豫情时报,关心下一代报,河南科技报等。发表市级杂志有:商丘社会科学,京九文学,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月谈,泥土飘香,魅力商丘,群星璀璨,商丘老干部通讯,文化商丘,商丘党史,商宋文化,商丘组工通讯,商丘姓氏文化,商丘工作等。发表省级杂志有:河南农业,河南科技,农村农业农民,老人春秋。还有黑龙江省主办的《乡镇企业之家》等。发表县级报刊有:虞城晨报,虞城工作,今日虞城,虞城文艺,木兰文学,虞城写真,金菊园,虞城文史资料(第七辑)等。
那时,利民镇还创办着《利民信息》、《利民工作》、《新镇风采》等简报,镇里还利用调频广播开办着《利民新闻》栏目,由我负责编稿,写稿。那时,每星期还要向县委信息科,县政府信息科报送利民信息稿件。其实,利民镇新闻通讯组就我一个人写作,是个“光杆司令”、孤军奋战。那时候我骑着自行车下乡采访,走遍全镇33个行政村100多个自然村,有时途中遇雨,从没打过退堂鼓。
后来我终于被累病了,住进医院治疗。孟书记知道后,派办公室的同志去看望我。当时儿女们不想让我再写了,我出院后,就找孟书记要求辞职。孟书记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南老师,有病治疗,该休息休息,好了继续上班,咱这里离不开你,没人写新闻报道不行。”孟书记的一番话我很受感动,领导既然这样信任我,我坚持要写下去。我对孟书记说:“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坚持小车不倒只管推,继续写利民,唱利民,加大利民宣传力度。”常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孟凡领认为,只有建立一支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作为镇党委书记的他,深刻的体会到要使地方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关键是抓好班子建设,带好队伍建设,其中的关键之关键是提高个人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在党委日常工作中,自己起到表率作用,他从自身做起,清清白白为官,兢兢业业做事。
孟凡领带领镇党委一班人,一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进程,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和 “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济模式,围绕科迪集团农副产品加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5万亩,发展甜玉米2万亩,优质杂果5000亩,实现了农民与市场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实施奶业工程,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迪集团,协调农业银行资金,发展农户分散养殖和集中养殖,两年多来,该镇新建奶牛养殖小区4个,新增奶牛2000多头,奶牛养殖户每年纯收入6万余元。两年多来,该镇共完成招商引资1.5亿元,新上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被市、县授予招商引资“一等奖”,孟凡领本人被县委县政府记个人“三等功”,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形成了工业兴、农业富、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作为商丘市人大代表,作为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的孟凡领,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至高位置,他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他爱民、富民、亲民心、人民不会忘记,正如他本人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潜心朴下身子做工作,带着感情和群众打交道,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事,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会做到为官一方,稳定一方,发展一方,富民一方。”
(未完待续)
读后感言
文/了凡
为官无私为民富,稳定一方百难心。
智慧谋划振兴愿,废寝忘食亲躬临。
引领潮流时代造,奠定虞城辉煌根。
悠悠华夏千年史,古今圣贤利民人。
2023,09,28日

作者简介
南秀山,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人,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淮海战役研究会会员,商丘市政协文史委员,虞城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利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利民镇档案室管理员。曾任《京九博览》《黄淮评论》《商丘党史》《商丘工作》《少年素质教育报》《安全教育周刊》等报刊特约记者。当过民办教师,当过煤矿工人,现任利民镇政府通讯员。自1995年以来,在县市省等级报刋上发表新闻报道800余篇;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诗歌曲艺,通讯报告文学300余篇;发表摄影报道58幅。有十余篇作品曾获奖,特别是采写的《故道村官》《梨园情歌》《从坎坷路上走出来的人》三篇报告文学,相继发表在《京九博览》《黄淮评论》《文化商丘》三家杂志上,2008年与2009年两年两次被第十四届与第十五届“中华大地之歌”征文评选组委会分别评为一等奖,在2008年11月9日与2009年11月20日连年两次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两年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全国参会代表合影留念,同是还与毛主席的孙子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部长毛新宇单独合影。2017年12月又出版一部文学作品集《忠魂》一书,约6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