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过故乡的巴人河
文/龙茂泉
有一条美丽的河流,从那遥远而神奇的鄂西屋脊下的山野里曲曲弯弯地流过我的故乡。在故乡人的歌谣里,我能领悟出那是一条古老而多情的河流,也是山里人的生命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千百年来,这条河流在四季的欢歌里挥洒着雪白的浪花,不因气候的冷暖而凋零,是山里人最喜爱的母亲河。

这条河就是故乡的巴人河,它发源鄂西屋脊海拔1840米绿葱坡中村黑湾,往东流经按地名取名的思阳河、庙坪河、归坪河经秭归沙镇溪注入长江。在我的家乡茶店子镇这条河流原称庙坪河,后来在这段河流的中段因旅游开发而更名巴人河。
巴人河生态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是北纬30度线上最富有神奇色彩的少数河谷之一,堪称山、水、林、泉、洞、峡的绝美自合,集“奇、秀、险、幽”于一体,原始迷人。这里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1650米,最低点350米,年均气温13.3℃,被称为“天然氧吧,清凉之谷”,被外界誉为“长江三峡中的香格里拉”,是夏季避暑、观光体验、养生养老的理想圣地。

这里流传着千古“影子恋” 情洒巴人河“阿峰与小酒窝”的传奇故事:
话说当年,在情郎峰这边村里有一个美俊的小伙子,叫阿峰。他善良勇敢,特别喜欢打猎、捕鱼。在对面山上呢,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因为她脸上有一个漂亮的小酒窝,人们都叫她“小酒窝”。
有一天,阿峰正在巴人河抓鱼,忽听溪谷深处传出银铃般清脆的歌:

一望情郎在山头
几个鲤鱼水中游
情郎来钓金丝鲤
回回都有鱼上钩……

阿峰一听好生欢喜,循着歌声找寻,口中打趣唱到:
妹儿生在巴人河
风里雨里长成婆
三伏不怕太阳晒
水浅脚小照样过……
你唱我和,歌声越来越近。原来是小酒窝在溪边边洗衣服边唱歌呢。阿峰一下子就被小酒窝的美貌气质迷住了!阿峰跑过去帮小酒窝洗衣服,把衣服洗了晾晒在河边石头上,然后一起抓鱼,有说有笑,互生爱慕之情,直到太阳落山了才准备回家。依依惜别之时,阿峰把在里捡的一个精美的鸟窝拿出来送给小酒窝。对小酒窝说:“你要是哪天想我的时候,就把这个鸟窝挂在你门外的树枝上,我站在情郎峰上就会看得见,我就会飞奔而来找你。”
他们就这样以挂鸟窝为信号约会,感情越来越深,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巴人河南岸的“大石板”连着一塘芳草,铺开一坡翠竹,在芳草与翠竹交汇处,大地灵气在此凝结,生长着一株珍稀的古树“楠紫薇”,这棵楠紫薇1500年前就落地生根于此,挺拔参天,树高32米,枝叶无限伸展,每逢农历五月,黄白二种颜色的花同时缀满枝头,撩人眼目。蔸径5米,树干壮实,似有盘古开天地之势,它的根部在地面裸露着,向四周延伸,温柔蔓延,又展现出苍劲的力量感。树干和根须是粉红色的,触感光滑细腻。更可喜的是至今没有任何枯枝败象,其生命的灵气引来周遭人们在此披红挂彩,以沾灵气。每到日出日落之时,轻云薄雾飘绕之间,千年楠紫薇在微风中伸展着她婀娜的身姿,倩影窈窕。与周围这人间仙境珠联璧合,简直美仑美奂,趣成天然。这棵千年楠紫薇为华夏第一树,已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挂牌一级保护。
毗邻巴人河南岸还雪藏着一个神奇的长腰岭村,这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仅2000多人口的小村落里,方圆500米以内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0人以上,其中百岁老人2人,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七十岁老人比较小,八十岁老人不算老,九十岁老人身体棒,百岁老人精神好”这是对长腰岭村长寿老人的真实写照。

流过故乡的河是那样的纯净,它流着一种古朴的风格,流着一种执着的追求;从漫长的远古流到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知走过了多少年的潮起与潮落。然而,她始终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山里人的儿女,用自己的热血喷香山寨几千年的历史。她的热吻留在山里人的肌体里散发出的温馨犹如一首首永不失落的恋歌,她的血液里流淌着一段段柔中有刚的母性的恋曲。我有幸成长于她的怀抱里,拥有刚毅的性格伴着岁月在不断地涉入人生的欢乐和痛苦。
想起来是那么的遥远和留恋。记得小时候,我常与故乡的伙伴们一同赶着成群的牛羊放牧于故乡的河边,成天无忧无虑地在动人的牧歌声中编织出一段段充满欢乐的童谣。在炎热的季节里,我们畅游河流丈量水的力量成了我们追寻的乐趣。每次游来游去累过一阵后,我们最喜欢躺在沙滩上吸吮着阳光的温暖,在幼稚的思维里摄取一串串遥不可及的梦想。后来,我们这群山寨放牧娃终于有了一个好的机遇,在时代的召唤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我们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迈进了人生的课堂,继而走出大山,奔向远方,在人生的大舞台驰骋。

从那以后,乡亲们就在故乡的河上为我们修建了一座石拱桥,还修通一条通往山外的山路十八弯旅游公路。沿着这座小桥和康庄大道,家乡走出了无数优秀的儿女。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和行业翘楚。有的以浴血沙场,战斗英雄而闻世。有的以施政一方,政绩卓著而闻名。有的勤于工作岗位,为民默默奉献。有为家乡谋取福祉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有闻名华夏的“全国见义勇为”青年英雄,有“孝”字刻心四十载的“中国好人”,有甘当信访工作“老黄牛”的“荆楚楷模”,有“新长征突击手”,有“大国工匠建筑鲁班奖”获得者,有国家级摄影大师,有众多国家级省级特级教育工作者和中青年才俊企业家。有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百岁老兵,有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功臣等等……
多少年的历史,多少年的追忆,多少年的祈祷,都是山里人的欢笑和泪水飘落于那条河流的歌声。在每一个怀念故园的日子里,我的记忆无法抹去故乡的河流为我们山里人奉献出的情和爱。流过故乡的河是一条慈祥的母亲河,她在山里人的心目中永远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2023年9月27日写于峡江巴东
作者简介:
龙茂泉,土家族,195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法院退休干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作协会员,恩施州网络媒体协会会员,《白鹭文刊》副主编,《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中国乡村》认证作家,《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法院报》《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日报》《恩施日报》《白鹭文刊》《武汉文学》《中国乡村》《青年文学家》《中国西部散文选刊》《工友》等报刊杂志达千余篇。近三年获文学诗歌征文各等次奖项20余次。法院志书编纂人、政府新闻奖、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奖章获得者。著有散文集《清泉乡音》《南坪印记》、画册《终生难忘战友情》。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