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张铁生/《泉城晨话》第176期
杨延斌
这篇《泉城晨话》,我想用纯粹的个人观点,说说对张铁生真实看法。之所以用纯粹,是不想参考任何公和私的观点,就想凭记忆,说出心里的客观评价:我从知道张铁生这个所谓先是“反潮流英雄”,忽而又被贬斥为“白卷英雄”“反革命宣传罪”“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罪”等等说法,我都不认可,因为他既不反潮流,又不是真正的交白卷,也不可能是反革命,更不会也没条件阴谋颠覆国家,这些都是两场政治游戏,强加在张铁生头上的不实之词。是那个时代需要张铁生乘坐直升飞机登上政治殿堂,也是后来的时代,需要把一盆狗屎扣在张铁生头上。他是两场游戏的主演,有意思的是,他在红得发紫的三年里,谁见了敢有微词?1976年10月以后,谁见了他能给个笑脸?这种由热得发烫到冷如冰霜的人情冷暖两个极端反差,谁有张铁生体会得深刻而真切?
他的一夜飞黄腾达和一朝被踢下神坛,在历史上一定是笑谈。说张铁生有罪,罪在哪里?他只是在1973年6月30日的考场上,在试卷背面以书信的形式,想和领导谈谈,至于所指的领导到底是谁,他并没有具体指向,此举正显示他的幼稚单纯。今天我会把他的信附在文后,让熟知那个时代背景的人看看这封信,他对当时的教育现状有看法,也有不平,这不正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吗?值得赐予他一个全国人大常委,之后又赏他“十五年”牢狱吗?他这封在极左政治形态下写的信,竟然没有一句空洞口号,这本是不入当时潮流的。现在看张铁生那封信,也能看出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真是不简单。我有想见到张铁生的冲动!
我忽然想说说张铁生的原因,是今天接到某教授发来的视频,片名叫《打不死的张铁生》。张铁生是六十岁以上那代人的时代符号。1973年6月30日,张铁生稀里糊涂就给那个时代创造了政治传奇,仅凭一封写在试卷背后的信,就由一个平凡百姓,一夜之间飞黄腾达登上政治权利高峰。无奈命运老儿和张铁生恶作剧,还没等他把政治交椅坐热乎,就又被政治推手猛击一掌,把他打成共和国罪人,从政治巅峰推向人间牢狱。他的荣耀和兴衰,真正堪比过山车速度。看到《打不死的张铁生》,我倒欣慰,庆幸他没被历史车轮碾成肉泥。这个张铁生,不论走鸿运,还是倒大霉,都处在懵懵懂懂中,按当今说法就是一直在蒙圈。
我通过张铁生从走鸿运到倒大霉,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吃五谷杂粮的人,还是远离政治漩涡,在高官权势面前,一定要像做核酸那样,保持安全距离。不过不能误解张铁生,他是被拉上马,又被踹下马,上马时他是别人的垫背,下马时他替别人被踩在蹄下。不过在我心里,他是人生榜样!他红极一时我不羡慕,他打拼十年后资产直冲十亿我也不红眼,我钦佩他把十五年青春时光留在牢狱后,还能愤然崛起!
我认为五十年前被政治阴谋利用,生生臆造出来的那个《我的一张答卷》的当事人张铁生,是个真正的英雄好汉!他仿佛就是个钢铁巨人,被迫稀里糊涂用自己的肩膀,替一大帮人扛起了历史罪孽。估计六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得那个“交白卷的造反英雄”张铁生,他好似长了一副铁肩膀,担起的虽然不是道义,起码是一座山!这个压不垮的张铁生,是我心中的真英雄!出狱后,没听说他怨怼过国家,更没向社会发泄私愤,反而成为给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人社会功臣。
人世间所有的考试卷,都没有张铁生的考卷代价高,高到只凭一张卷纸,身价就能直入云天。也是凭着一张试卷惹下的罪过,能让他以十五年青春相赎。他就像从小常挨母亲打骂的孩子,长本事后,孝敬的还是母亲(国家),他是国家的孝子。张铁生的命运太跌宕起伏了,他经历了火烤冰冻两个极端,从1973年6月30日以后,全国歌颂他是“反潮流英雄”,把他举上天,推到政治高位。时隔三年,又把他从“天上”踹到地平线以下,反诬他是“反革命宣传罪,阴谋推翻国家政权罪。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得宠没忘形,人进牢笼不气馁。张铁生是人生的一面镜子。
张铁生有值得人们羡慕的婚姻。他的同学,沈阳农学院讲师董礼平,就认准了张铁生。在之后张铁生被押回母校批斗离校时,只有董礼平默默相送;在张铁生锒铛入狱十五年时,董礼平默默等张铁生5475天;1991年10月16日张铁生刑满释放时,在狱门外迎接的也是董礼平;在同年12月22日张铁生出狱刚刚77天后,嫁给张铁生的也是董礼平;鼓起张铁生精气神儿,敢于在商海打拼的,又是董礼平的鼓励扶持。张铁生因为有董利平成为他生命的一半,才使他41岁后的生命大放异彩!
我要竖起大拇指称赞的董礼平,是这个世界最值得敬爱的女人!命运多舛的张铁生,能够摊上董礼平这样的女人,是不是上帝赐予他的女神呢?
2023年9月27日于济南
附张铁生1973年6月30写在试卷背后的一封信
尊敬的领导 :
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忙,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作者简介:杨延斌,笔名水务。《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首位特约专栏作家。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