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的画家
文/李红梅
张国云,女,1951 年出生,辽宁阜新人。自幼喜欢绘画。1973年毕业于阜新师范学校美术专业。现居北京,师从著名画家柴京津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院聘画家,北京艺术创作中心理事,北京京北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巨匠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华艺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奇草书院院长、阜新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阜新书画院画家。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艺术大展,部分作品被有关单位和友人收藏。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省市级美展并获奖,代表作品:《金色童年》、《虎娃吉祥》入选第六届全国年画展;《春光明媚》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吉祥查玛》入选“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春天》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二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梦我的梦》入选建军九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摇篮》参加国际友好美术交流展。曾出版多幅年画,并在全国公开发行。代表作品《祖国万岁》、《金色童年》、《雕花的马鞍》,分别参加全国第八、九、十届美展辽宁展区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曾获阜新市政府文艺创作类“红玛瑙”奖金奖两次,部分作品被有关单位收藏。
童年,在大地上描摹
张国云出生在东北农村,自幼家境贫寒,那个时候共和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五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致使她的童年经历要比普通孩子艰辛许多。白天,父亲去生产队里干活,就把她扔在家里,独自玩耍。
幼小的国云,在物质极度亏乏的时代,只能拿着小木棍儿,拿着小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画花、画鸟、画各种小动物......在地上画画,首要找一块儿平坦的地面,她发现平坦的地面很硬,用木棍儿画来画去很难留下什么痕迹,这样找平坦的能够留下痕迹的沙土地去画。终于,她在河边找到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块画布,家乡细河的河滩(辽河下游的支流),她再也不需要这儿找那儿找了,河滩是画布,树枝是画笔,于是她每天就可以到河滩尽情的画了。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从早晨画到晚上,直到画画根本看不清了,才起身回家。
一天,一位叔叔看到河滩上一个小女孩儿趴在地上认认真真的做画,就走上前问她:“谁教你画的?”她回答道“没人教我,都是我自己想的。”叔叔说:“你要细心去观察......你需要老师教,老师会给你做指导。”叔叔又问小国云:“你想画出更美更好的画吗?”小国云随手把自己画在一面河滩的画作都指给了这位叔叔,叔叔巡视完张国云的河滩画作之后,又回到了她的身边,叮嘱她:“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美术院校,你只有进了专业学校深造,你的画才能够画的更好。你要买纸笔,在纸上画。画在河滩上,风吹雨打画就没了。只有画在纸上的画,才能够留下来。将来你想看的时候,就能够拿出来看......”
叔叔临走时,拿出三元钱给小国云,让她买本和画笔。她记住了叔叔的话。叔叔的三块钱,对于当年的张国云绝对是一笔巨款,她买了本和笔。在纸上做画真好啊!还能画出颜色来。她在沙滩上作画,是从画不出色彩的,这是她从事绘画以来最深切的感悟。八分钱一个本,三分钱一只笔,一角二分钱一盒蜡笔,但以她创作绘画的量,三元钱很快就用完了,她不得不又跑到沙滩上去作画。夏天还好,冬天人在户外就太受罪了。东北的冬天非常寒冷,零下二三十度都是平常事儿,穿在身上的棉衣不够厚,很快就会被冻透,冻伤手脚更是家常便饭,只要是身体暴露在外面的地方,就没有不被冻伤的,何况她只是一个身材单薄的小女孩儿。经过叔叔的点拨和指导,小国云对动植物的观察更加细腻了,画的更加认真更加勤奋了。因为天天在室外做画,她的小手长期暴露在户外,就被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冻成了肉包子,回到家里以后,冻伤的小手暖过来了,冻伤的部位又开始钻心的痛痒,她就忍不住去抓挠,冻伤部位会破皮化脓。她画画的那只小手是年年画、年年冻、年年痒、年年化脓,几乎没有一年是完好的。
冬天下大雪了,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覆盖了河滩、覆盖了她遍布河滩的画作。于是,她就在自家被冻满霜花的窗玻璃上作画,可惜家里窗户只有四块玻璃,一会儿就画完了,她又到雪地里画。叔叔说过画在纸上将来才能看,于是她就注意收集别人丢弃的香烟纸,拆开后在上面作画,香烟盒的包装纸就是她童年最好的画纸。没有笔,她就捡拾别人扔掉的废弃电池,砸开后,取出里面的碳棒,磨好了,就是她童年最好的碳笔。她小小年纪就痴迷于绘画,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一颗小石子也能成为手中的画笔,在硬地面做画。天天画,岁岁画,她的勤奋、苦练,让她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酷爱画画的小女孩儿。
乡里乡亲都喜欢爱画画的小国云,画画成了小国云和乡亲们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
毛泽东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农村的天地、昼夜、山川、河流、田野、人家......构筑了画家的思想、知识和远方,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小动物、小家禽、小虫.....万物和生灵都扎根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看山看水看花看草,见啥画啥,只要她看到的无所不画,哪怕她在外面发现一株从未见过的小花或小草,她都要走近好好观察一番,或者直接采回去,仔细观看。她特别爱看小人书(上个世纪流行的一种图文并茂的32开的叙事小书),于是就央求爸爸买。虽然爸爸没有多少钱,也没什么文化,但爸爸还是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她买了不少小人书,这是做为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父亲能给予她最大支持的精神食粮。什么四大名著、《杨家将》、《隋唐演义》......里面的人物,都是她绘画人物的范本。农村哪有什么美术老师啊!在没有任何绘画条件和任何美术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她全靠自己的坚强意志,持之以恒的求知精神,自学考进了当地阜新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文革那个特殊时期,考学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怎样,在艰苦环境下铸就的童年梦想,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有了专业老师的教授和指导,她的绘画创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当年,不知道有多少农民伯伯叔叔婶婶从她的沙滩画作前走过......却未见其人。自从她考学走了以后,她就成为家乡的一个典范,一个传奇。家乡人们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讲她的故事......
风靡北方的吉祥年画
俗话说:“东八张,西八张,贴得满屋亮堂堂。”贴对联、贴年画,是北方农村春节时期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只有贴上年画的年似乎才更加有年味儿。北方老百姓都非常喜爱和熟悉的老年人作品《松鹤延年》系列,为新婚小夫妻创作的《送子观音》、《麒麟送子》系列、保家宅平安的门神《威震乾坤》系列等年画都是张国云的作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海量的写生使得张国云的绘画基础非常牢固,她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源于生活,取材自民间,真情实感、色彩艳丽、画风淳朴,深入民心,讴歌现实,表现美好生活。这种立场鲜明、思想坦诚、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与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法不谋而合。她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北地区销售量最大的画家,她的作品一经上市就被农民朋友疯狂抢购,当年抢购画的场景不亚于现在粉丝与明星的见面会。
每年不到年底,各地年画出版方就争先恐后抢着跟她的主管单位预约年画,购买她的擦笔水彩年画作品版权,唯恐约不到。好像只有贴上她画的年画,才能算是过一个完美的好年。曾经有一年,她的年画提前被一家外省的出版方预定了,令当地出版方很失落,那一年,当地的老百姓也因为没有买到她画的年画倍感失落。她是东北老百姓看着成长起来的画家,发自内心的亲啊!过年怎么能少了她的画那?她的画、她的人都唯恐被外面的人给抢了去。这种待遇,没有几位画家能与之匹敌。看着她的画,心情就好。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已经把她的画当做是自己家庭、事业和财运的“转运画”,她的画自带吉祥,自然而然就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庇佑、事事顺遂。她的绘画之路,更像是一部人生励志篇,她就是当地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张国云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苦尽甘来,迎来了她绘画事业的春天,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她的画作得到社会各界集体、组织和个人的认可。张国云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经常参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活动。
2015年6月,应邀参加由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主办,民族艺术馆承办的“盛世中国—2015当代书画名家系列邀请展之‘福韵六和’书画名家六人联展”。
2022年9月作品《盛世高歌图》参加喜迎党的20大胜利召开书画展中被评为特等奖。
2015年6月,应邀参加“第六届长城艺术博揽会”,其作品《福寿千秋》获得银奖。
2015年6月,参加由中国侨联主办的“蓝丝带助残基金会公益书画展”,被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授予“环保爱心艺术大使”称号。
2016年1月,荣获第七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中非友好艺术家奖。
2016年5月,作品《祝寿图》入选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
2016年5月,由联合国文明联盟、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民族文化宫、中国国家民族画院举办的“可持续发展·文明与爱”绘画艺术展中,两幅作品《普度众生》、《平安是福》被组委会收藏。
2017年3月,作品《秋实》入选由中国女画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巾帼凤仪 丹青芳馨”中国当代百名女画家国画作品展。
2018年12月,作品《风云万里》入选“爱我中华-中央国家机关首届元旦名家书画展”。
2019年4月被中华慈善总会特授予“中华慈善爱心贡献艺术家”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作品《雕花的马鞍》入选泰山第五届中国女书画家作品展。
2020年12月,作品《松鹤延年》入选中法文化交流书画摄影展,并被组委会收藏。
2021年2月,作品《致敬白衣天使》入选“抗疫情·迎新春”书画精品展,并获优秀奖。
2021年6月,作品《虎跃龙腾》在“勿忘来时路”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书画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
画,是画家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张国云由最早的沙滩画、擦笔画、水粉画、装饰画,再到国画。她说现在自己正专注的画荷花。虽然我们的国花是牡丹,但她认为荷花的品格高贵于牡丹,它“出污泥而不染”。她还喜欢画水鸟鸳鸯,它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张国云的童年生活很苦,但她内心却是一个极度有爱的人。她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倾注在画里,只要绘画,她的内心就感觉无比快乐。她的作品都在向我们表达爱、阳光、快乐、幸福和美好。儿童的快乐、老人的健康、年轻人的爱情、国家的富强与安宁......她在追求绘画快乐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公益事业。如给贫困山区捐赠作品,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捐赠书包等学习用品,参与庆祝祖国、歌颂祖国的系列活动。用自己的画笔,讴歌爱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张国云就是我们身边的画家,一位可爱、可敬、可亲的人民画家。
注:中国百名书画家、百名企业家《双百集》由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丑小鸭文学杂志、海外华英文学联盟合作举办
(李红梅 中国百名书画家、百名企业家《双百集》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