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黄帝陵
(叙事散文诗)
作者丁培恭
黄帝陵
即轩辕黄帝之陵寝
位于陕西延安市桥山
桥山是历朝历代
祭祀黄帝之场所
史上最早黄帝祭祀
始于秦灵公三年
后汉武帝亲率18万大军
前来祭祀
此后更是络绎不绝
香火不断

黄帝陵
国家5A旅游景区
国务院第一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为
“古墓葬第一号”
享誉“天下第一陵”称号

桥山
远古时代称为
“轩辕之台”
黄帝因此得名轩辕
远古时代
当黄帝联合炎帝
打败蚩尤
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
跨入文明时代
黄帝的丰功伟绩
受到后世敬仰和崇拜
理所当然
黄帝逝后
为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
怀念之情
便在桥山起冢为陵
立庙祭拜
在随后的几千年
祭祀黄帝的活动
从虞 夏 商 周
直到秦 汉…
元 明 清
将黄帝作为祖先
无一例外

中华民国成立
孙中山委派要员
专程祭祀黄帝陵
亲自撰写祭文: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
溢于言表
新中国成立后
总理按照主席批示
部署对黄帝陵的维修保护

委托郭沫若题写
“黄帝陵”碑
此后陕西省人民政府
拨款修缮山顶祭厅
黄帝庙大殿和园陵围墙
1988年邓公

为黄帝陵题词:
“炎黄子孙”

1993年江主席题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994年起
每年都有囯家领导人
参加公祭活动

新近最高领导题写: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
精神标识”
黄帝陵的至上性
持续性和唯一性
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
一致认可
确立了黄帝陵的尊严
与崇高地位
陵区景观
桥山之巅的黄帝陵
前方有黄帝陵标识碑
圆形背景源自中华文化
“天圆”的传统理念
圆形下方的大地和
如意祥云图案
寓意黄帝开创的中华文明
根植厚土 造福华夏

轩辕广场
景区南端
有一座宽阔的不对称
半圆形广场
用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
铺砌
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
悠久历史

印池
广场北有一条蜿蜒的河
沮河
相传是黄帝用印之水
沮河流经这里
形成宽阔的池
故名印池
印池碧波荡漾
再配以
沮水秋风
桥山夜月
使山环水绕的黃帝陵
更显得壮观秀美
轩辕桥
印池之上
横跨一座桥
轩辕桥
桥面护栏板上
雕有古典图案花纹
桥体采用花岗岩
给人粗犷 古朴 厚重的
感觉

黄帝手植柏
轩辕庙山门内
有一棵高大的古柏
相传此树黄帝亲手植
柏树苍劲挺拔
树叶青翠
中国最古老柏树
1982年英囯林业专家
罗皮尔考察了
27个国家的柏树
确认唯有黄帝手植树
最粗壮 最古老
堪称
“世界柏树之父”

诚心亭
在中轴线北
亭前砖墙壁上
刻有简介:
“历代帝王将相
墨客骚人
现代官员
社会名流
同胞华侨
外籍华裔
拜谒黄帝陵
先在诚心亭
整衣冠
备礼品
平静心情
消除杂念
缓步进殿
顶礼膜拜”

人文初祖大殿

祭祀轩辕黄帝正殿
庙院主体建筑
大殿屋顶
雕透花脊
檐下栏额
斗拱彩绘
正殿门楣
悬挂国民党愛国将领
程潜所题
“人文初祖”大匾
字体铁画银勾
刚中透秀
祭祀广场北端
巍巍耸立轩辕殿
庙区最具特色建筑
具有古汉风格
宏伟而端庄
屋顶有直径14米的

圆形天光
蓝天白云
通透明朗

殿内上方
轩辕黄帝像巍然伫立
陵园内
庙宇 石碑 文物众多
不胜枚举
游历其间
顿感天地广阔
文祖辉煌
身为炎黄子孙
无尚荣光
祝愿亲爱祖国
秉承炎黄遗志
开创大唐盛世
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2023.9)
作者简介:丁培恭,中学就读重庆一中, 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出生入死,1976年在震中地区经历松平7.2级大地震,四川省阿坝州劳动模范。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首批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文学爱好者,在《四川文学》2016第十期和2017第七期各发表一篇散文。2017年冬以来参加中国散文网、中国诗书画家网举办的全国诗文联赛、文学大赛,获特等金奖1次,特等奖4次,金奖11次,一等奖21次。中国散文网高级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汉语作家协会金牌会员。2021年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举办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作品《绿水青山》荣获金奖。2021年世界诗歌联合总会举办迎新春世界诗歌大赛,作品《青海湖》荣获传世佳作奖,举办世界爱情诗大赛,作品《月光下的小舟》荣获世界最美愛情诗歌奖,举办诗和远方大赛,作品《游原生态九寨沟》荣获最佳诗歌奖。
2023年一首诗歌《歌颂毛泽东》参加“我爱毛主席”大赛,荣获“我爱毛主席十大爱国文学家”。
同年一首诗歌《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获最佳作者奖最佳作品奖,入选《中国梦的实现:大国诗文选粹》一书,该书复旦大学图书館收藏。
荣幸的是《美丽的那拉提》等5首诗歌入选2023全国文学界重点典籍《国人应该记住的百位文学工匠》一书,该书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
2023年4月29日中央电视台CCTV华夏之声官网以“教育界的劳模,诗歌界的名人丁培恭”为标题发表了我的《圆明园之殇》等六首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