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9月26日笔者获悉,癸卯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连日来,上海各大金店客流明显增多。“金价已涨破600元每克”,“上海婆妈解囊横扫金饰”再次冲上热搜第一!平时很少逛商场的笔者,闻讯午间挤出些许时间,赶往附近几家金店蹭热闹。果然,家家金店人头攒动,尤其是“女性婆妈绝对居多”!
近段时间,国际金价显著上涨,国内黄金零售市场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已破600元大关,引发网友对黄金价格的讨论,但消费者的热情依然不减。
无独有偶,朋友将一份当天(9月26日)“解放日报”塞到笔者手上。打开一看第8版头条赫然:“足金饰品冲破600元/克大关,上海各大金店客流明显增多。这回“中国大妈”又买对了吗”。
报道说,
9月25日上午,在豫园商城老庙黄金景容楼旗舰店一楼,一对老夫妻正在为刚过门的儿媳挑选“三金”:“今天足金饰品单价已经达到610元/克了。都怪老伴,一直说还要再等等,要是照我的意思今年五一来买,每克要低20元。”老夫妻中的阿姨说道。……。一位营业员说,“当时我接待过一位老阿姨,一口气买了8根投资金条,每根100克。老阿姨对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疫情期间,多亏了几个子女轮流照顾,她想通了,与其身后不声不响把遗产留给他们,不如趁现在把金条分给他们,让他们将来应急时能派上用场。”
虽然有些“肉痛”,但当他俩得知门店推出了每克减40元的优惠后,还是决定立刻下手。阿姨买单时爽快地说:“小两口马上要办婚事,就是买在山顶也只能认了。”
何时购买金饰品,“中国大妈”还是有谱。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中国大妈疯狂抢金,一战成名,当时的《华尔街日报》甚至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此后,尽管黄金在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导致“中国大妈”纷纷被套牢,但今天上海金饰品冲破600元/克了。再回头看“中国大妈”们当时的决策,连精明的上海爷叔们也不得不佩服。
确实与往年相比,魔都上海近期足金饰品消费还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大克重”消费增多,购买重量在40克至60克的金镯子、金项链的消费者颇多。不少顾客认为存款利息不高、理财产品收益不稳定,不如买金来得保值;二是年轻消费群体增多,“这与消费领域的国潮兴起有关。
笔者深知,中国黄金文化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现在越来越多的新人崇尚新中式婚礼,黄金饰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黄金一直被视为价值储备和重要资产,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重要保值品。国内的黄金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逐渐发展,30年来,黄金价格也经历了多次波动。要知道,2000年,上海足金黄金饰品价格仅为人民币129元/克,在经历多次波动后,在2013年4月达到年度最高价为307元/克。随后,又暴跌至261元/克。……2016年,黄金价格开始回升,年度最高价为人民币295.1元/克。随后几年,价格开始波动,2019年年末价格为人民币330.8元/克。2020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市场避险情绪上升,黄金价格再次走高,甚至一度突破人民币420元/克的关口。年末黄金价格为人民币388.1元/克。
如今2023年9月26日,距癸卯中秋、国庆8天长假还剩3天,魔都上海足金饰品单价冲上了600元/克!十年前2013年4月12日“高价307元/克买入”,三天后“暴跌价261元/克深深套牢”,而坚决“死捂”至今的
中国大妈”或“上海婆妈”,怎么说也是“大大的赢家”!
但,如今,笔者惊厥地看到2023年9月26日,距癸卯中秋、国庆8天长假还剩3天,魔都上海足金饰品单价冲上了600元/克!但“中国大妈”的领军“上海婆妈”,依旧出手下单利索!不能不让吾笔上海“克勒爷叔”们惊愕厥倒!足金饰品冲破600元/克大关,上海各大金店客流明显增多。这回“中国大妈”又买对了吗?为此,特赋《调笑令》为评为观。
婆妈。
婆妈。
金饰价高不惧。
柜前无视涨风。
品相只认网红。
红网。
红网。
惊厥爷们心宕。
一一2023年9月2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