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兄长已去世一年多了,但他那音容笑貌,举之言谈,精干豁达的品格,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九三六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兄长出生在一个世代农耕家庭,几岁时父亲就撒手人寰,没过几年不得已的母亲也改嫁。兄长是在爷爷奶奶叔父的抚养下成长的,在此期间他还读了几年私塾认识了字。解放后,农业合作化的时候,他被选拔任用在邮电所,参加了工作,是乡村邮递员。工作期间他每天身挂沉甸甸的邮包,走遍了全公社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也走遍了全公社的千家万户,也在全公社的坑坑洼洼土地上留下了,他那快疾的脚步印。同时他那热爱生活,笑对人生的处世风范,他那坚强好胜从不叫苦和累的毅力,也让当时的人们刮目相看,这些优良品德的行成与他经历有关,也是他在长期的艰苦经历中炼就的。
就这样他在邮政工作中勤勤恳恳干了好几年,业绩突出,组织认可,可是孩子们
的相继出生,娃娃多大哭小叫,俗称正是拉庞窝时分。。。由于家大人多,拖累大,邮电所那点工资入不敷出,根本养不了家,后来经过深思熟虑,王大夫干脆辞职,回到生产队,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他很勤快,无论干什么活都像模像样,为了多挣点工分,一天兼几份农活,干完这份农活,再干那份农活,反正每天忙前忙后都在操劳着,像铁人似的不知疲惫地奋斗着,当时生产队也确实需要这样的奋斗者了。他干活踏实认真,很快得到公社干部生产队长的赞扬,被评为“五好社员”。
为了贯彻落实伟大领袖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公社通知一个生产队选配一名热心医务工作的人士,参加这次公社医院举办的“农村保健员培训班”,那时称乡村医生为“保健员”后来称“赤脚医生”到现在称“乡村医生”。所以经群众
推选上来的人员,才能回公社卫生医院参加短期医疗培训班了。这时社员群众一致推选王存厚同志参加了这次培训班。为时几星期的短期培训班开课了,培训期间主要学习了简单伤口的消毒包扎、缝合,伤风感冒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与预防,常见穴位的针刺法、针灸治疗法与肌肉注射法,这些最基础的医疗技能,他一一都学会了。
从那时起王存厚同志与医疗卫生工作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的,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社员群众随叫随到,他从不怠慢。平时参加集体生产队劳动,他也背着出诊包,因为常用药物出诊箱里都全的,群众随叫随到随用。他真正成为了咱庄户人家,家门口自己的医生了,社员群众乐的合不拢嘴。他先是给本村的人治病,随着学习与临床经验的结累,外村外乡的人民群众也来叫他治病,有时竟然跑不过来,他就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检查了病,药放下嘱咐几句如何吃药,就走人,这是常有的事情。他那不厌其烦,满腔热忱的行医态度,使人民群众现在说起来还津津乐道,人人坚起大拇指,深情的追思着他,怀念着他,念叨着他,群众说“王大夫是个热心肠人,看人家那服务态度,待病人如亲人,哥哥姐姐的,热热情情的,从不摆架子,正是咱庄户人家的医生”。
七十年代我给大队合作医疗站做调剂,也开始着看些医学书籍,王大夫给我送些浅显的较简单的医学书籍和资料,也影响着我,也指导着我走上了漫长的从医之路,使我与医学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可以说他是我走上医学之路的启蒙老师和奠基之人,从此做医生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事业!在此我深深地怀念着我的兄长,我的启蒙老师,我在他身上不仅学了医技,也学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与待人接物的礼节,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我儿子出生期间我和兄长预测到会出现难产,我经常和兄长合计着到时该怎么办?他也说现在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先不要担心姑舅,快生产时到公社医院会没事的放心!果不其然应验了兄长那句话了,我夫人临盆出现难产的征兆,随即到医院剖腹产下我儿子。还有我母亲经常体弱多病,经常输液打针吃药,只要在山上离的远远的夹沟吼一声,王大夫就飞快的跑来了,距离来回十几里的路程了,处理完病,有时竟连饭都不吃一口,就匆忙的走了。还有我父亲患病期间兄长也不忘打发还在上大学的长子王埃儒来我家给父亲诊治,使父亲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转。。。
王大夫育有两个女孩五个男孩共七个孩子,其中抱养出去两个儿子。娃娃们也都很优秀,子女们有的是老板有的是医院院长、有的是公安局副局长、有的是人民教师、有的是县医院医生。譬如大儿子王埃儒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是当地名医,主任医师,一直担任医院院长直至退休,目前应聘在县城某门诊坐诊,三儿子王金彪在公安局副局长位上直至退休,二女儿王星也是县医院医生。王大夫的孙辈们也个个优秀都是公务员,有的在美国留学取得学位。
后代们的优秀强盛也是王大夫良好家风的体现和延续。
斯人已去但他那雷厉风行,勤快一生的品格尚存。他那笑对人生,满腔热忱的生活作风尚存。我们要学习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品德;我们要学习他那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和毅力;我们要学习他那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习他那团结群众,从来不惹事生非,从来不得罪人的良好风范。愿兄长永远活在子女、孙辈后代们的心中!愿兄长服务过得人民群众也永远不会忘记他!

王埃锁,男,中专文化,家居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七十年代在本大队当了很多“官”,还入了党,在信用站干了二三十年,平时爱好写点小东西,也给县广播站时不时写些小稿件,偶有小文见报,是农民通讯员。改革开放后,先后在府谷卫校乡村医生提高班、府谷卫校中医提高班、榆林地区儿科急救学习班学习四年,经省卫生厅考核发给《中专水平证书》。由于本人学习刻苦,再加上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深受当地民众信赖,人称“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