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据9月25日新华网、央视网援引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最新消息证实,9月22日,印度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未能在计划的时间内苏醒,虽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再强调它们会继续努力唤醒月船三号,但大家都知道这很可能意味着印度月船三号任务的终结!
人类自古就有诸如“嫦娥奔月”的美丽期盼。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开启的“美苏登月竞争与停滞”、新世纪“中国航天登月崛起”、“俄国登月计划恢复”、“印度航天登月的曲折”……人类探月之路不得不说还真是一波三折。
近年来,单从从月船一号开始,印度走上了正式的探月之路,最终探测器飞得无影无踪,宣告着任务的失败!完全不顾第一次的彻底失败,印度月船二号就要直接进行月面软着陆,最终任务成功一半,月船二号的轨道器算是成功在月球外轨道上站稳脚跟。但是,月船二号的月球车最终一头撞到了月球表面,这也意味着月船二号任务算是成功一半!
2023年7月14日印度成功发射了月船三号探测器,一出发就差点闹了一个大效果,由于运载火箭的能力不足,如果高度偏低,差一点就要一头栽回地球!之后月船三号靠着自己一次次的漂亮操作,把自己拉回了正轨,中间还遭遇了外界的压力!
尤其是今年8月11日俄国的月球25号发射,这是继47年前苏联发射月球24号后,俄罗斯最新的尝试,在大部分人认为俄罗斯会轻松实现落月的时刻,月球25号直接来了一个失踪,最后NASA在俄罗斯航天局计算出的坐标位置,找到了一个直径10米的大坑,这是月球上新形成的陨石坑,始作俑者就是月球25号!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新时代下首次探月宣告失败,甚至还没有进入预着陆轨道,直接在大家的视线中消失!
反过来看印度的月船三号,也算是争气,最终跌跌撞撞爬到终点,也让印度成为世界上继中国、美国和俄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国家!当然如果细追究起来,还算不上是月球南极,只不过是靠近月球南极圈,至少是目前为止月球上着陆探测器中纬度最高的一个了!
2023年8月23日,印度月船三号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成功着陆于月球南极,并很快成功释放了月球车,这个月球车的设计寿命是14天,这相当于月球上的一个白天!此后印度月球车在月球上走走停停,月船三号月球车也有了很多的发现,甚至还在月球上玩起了跳高,但最终无奈之下和着陆器分别在9月2日和9月4日进入休眠期,为了即将到来的极寒月夜做准备!
按照计划经过寒冷的月夜之后,9月22日月船三号月球车和着陆器将迎接月球上的阳光,充满电实现唤醒,但根据最新的结果显示,印度月船三号的月球车和着陆器没有仍然反应,大概率是游戏结束了!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导致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这也意味着月球上的一昼夜大约是28天,也就是说月球南极进入月夜后至少是14天之后才能再一次迎来阳光!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同时昼夜时间较长,因此温差极大,月昼最热可以达到120摄氏度,月球南极月夜来临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180摄氏度!显然,印度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就是折在了极端低温之上,电池已经因为低温而损坏,要想苏醒几乎是不可能了!
前前后后,月船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工作时间还不到14天,虽然印度获得了荣誉,也算是成功实现了月面软着陆,尤其还是在月球南极,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这个任务时间实在是有些短,甚至核心任务还没有完成!但印度在艰难的探月之路上的雄心与执着,还是感动了世人心!
笔者认为,如今美中俄印等世界各国集中注意力奔向月球南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月球南极可能蕴含着水资源,人类未来想要在月面建立空进展长久停留,水资源是最重要的!如果继续深究下去,在月面长久地停留探测,除了想要以月球为跳板进行深空探测之外,主要还是想要月球上的氦三资源!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同时也是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人类文明未来继续发展甚至想要更上一步进行深空探测,能源问题必须要更好地解决!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就被认为是人类可以赖以生存的下一代能量利用方式,而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清洁核能源地球上几乎没有,但月球上却很丰富!虽然说月球是开放的,但未来随着各国的深入探测自然是先到先得。为此,尽管近期俄国与印度的探月受到了重挫。但人类的探月步伐永远不会止步!明年,中国的载人航天登月计划即将实施!世人期待着中国的成功!为此,特赋《巫山一段云》为评为观。
探月艰辛路,
求知不畏难。
美中俄印竞航天。
求索续骥鞍。
琼界夜寒昼赤。
洁水氦三寻迹。
飞天人类砺雄心。
守望侍佳音。
一一2023年9月2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