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阳,新疆著名书画家,1973年出生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自幼就喜欢学习书画,篆刻,根雕和玉雕。自1990年第一次赴新疆学习,张朝阳就迷恋上这里广袤的土地。大学吧毕业后,张朝阳就扎根在新疆。多年来,在新疆工作,学习,创作,他不断的学习各种书画技艺,师法古人,师法造化,师法我心。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众所周知, 新疆是中国和田玉最著名最古老的产地,新疆同时盛产葡萄和哈密瓜,常听新疆友人说及淖毛胡的哈密瓜,可谓是哈密瓜中的王中王,因其风味独特,味带奶油、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色泽鲜美,味道爽口,营养丰富。
张朝阳长期工作生活在这瓜果飘香的城市,不断受新疆先辈擅画哈密瓜的影响,在继承前辈画法的基础上,长期求索进取,用心揣摩,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传统,博采各家之长而勤于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画法,作品受到美术界同仁认可。
在他笔下创作的哈密瓜,给人以生动鲜活、用色优美,赏心悦目,极具个性,别有一番趣味。他在绘画上用较大的软毫笔调色再调淡墨成暗黄,统染瓜皮。待干后用黄调墨成墨黄色补点瓜皮花纹,使瓜皮纹深浅变化自然。画面上,哈密瓜悄然绽放,有黄有绿,枝叶郁郁葱葱、摇摇曳曳充满生机,更添温馨意境。整幅佳作工写兼备,显示了极深的造型与笔墨功力,雅俗共赏,带给人心灵上的舒适和愉悦之感。
如果说张朝阳笔下的哈密瓜,是对新疆广袤土地和这块土地上勤奋的人民的感恩,那么,他笔下充满活力和野性的毛驴,则是张朝阳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和对生活无限热情的释放。
新疆的准葛尔盆地,地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这两座巨大的山川,孕育出强壮的野毛驴。野毛驴性子倔傲不逊,自由自在,穿行在盆地中广袤的沙漠和绿洲之间,它们不畏严寒,不畏狼群,无论是风暴,冰雹,寒潮,酷暑,都不能使野毛驴停下脚步,野驴永远在奔走,亿万年来,沙漠就是它们的家。野驴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倔傲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张朝阳的内心。他仿佛从野毛驴自由的奔跑中看到了一代一代草原民族的缩影。
他决定画毛驴。为了画好毛驴,他翻阅了大量的关于画驴的书籍和资料,他研究黄胄,研究徐悲鸿,吸收他们的营养。他一次又一次的深入沙漠腹地,寻找毛驴的踪迹。天道酬勤,在张朝阳不懈的努力下,他笔下的毛驴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感染力。
人人都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画鬼容易,画常见的东西难。一次一次的画,一次一次的改,一次一次的撕掉画作。张朝阳画了二十年驴,起码画了一万头驴了,当别人问他他画得最满意的是那一幅作品时,张朝阳摇摇头说,哎,还早呢,我还得继续画驴!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张朝阳的作品,无论从笔墨、造型、构图,还是意境等方面,都显示出画家的深厚修养和扎实的功力,都浸染着时代的印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作品都彰显出张朝阳强烈的艺术风格,也反映出特定时代画家的审美追求。他创作的多幅画作表现生活中所见所闻,朴实、真切,毫无造作的痕迹,既注重细部的刻画,更追求整体效果的体现,从画作中传达出画家对于家乡和家乡人的深厚情感。
作品所显露出的个性和才华也令人瞩目。除去技术层次的处理,绘画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莫过于营造新的意趣,确立新的形式,形成表达精神追求的特有风格。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展现出一幅充满乡情的美丽画卷。
他以简洁的造型,淡雅的设色,装饰性的笔法,使画面妙趣横生,意味深长。那亮丽多姿的色彩,那灵动曼妙的刻画,都使画面洋溢着无比的生机与活力。它们扬着脸,热闹地开放着,似乎在欢呼、歌唱,为画面增加了动感。一幅充满灵动意韵的国画作品,不仅带来的是独有的艺术美感,其细致精微的审美情趣是不言而喻的。
张朝阳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院会员(一级美术师),渭河书画院理事,乡土情缘文学艺术协会会员,阿勒泰地区美术协会会员,新疆达坂城美协副秘书长,张朝阳近年先后创作大量作品曾获国际国内各类书画大赛奖项,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多次见报,作品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各类展览。作品多次出版作品画集。部分作品被美、日、法、泰等国际友人收藏。期望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