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传神奇,正声扬正气

老师好,让我们创作的伟大中国文字以传唱的方式飞向五湖四海吧🌹🌹🌹
唱给您的朋友、您的亲人以及您最爱的人;唱给您的战友、您的同学;宣传地方旅游、宣传企业品牌、宣传产品……
平台音乐制作词、曲、编、唱一条龙由好人苏慧把关!相信苏慧的精神与苏慧的责任心能成就一切!
助力您拥有属于自己的原唱(原创)歌曲🌹🌹🌹
苏慧,湖南好人汤慧,笔名慧辉,慧子,中国身影榜样自闭症孩子守护神。偏爱词曲,陕北老知青闺女,德馨文坛,献身社会,大爱人间!欢迎合作,期待携手人生旅途文学路上,让我们创作的每个文字每个音符唱响中国大地甚至世界,传唱千秋万代!
联系方式:
手机微信同号 13574973388
微 信 号 15773970867
手 机 号 18390735686

三溪剧团兴衰史
乐安昌宇

三溪梨园繁花开,
翻越历史烟云来。
清末幼苗方出土,
穿行风雨是英才。
光绪31年(公元1905年,农历乙巳年)3月2日,到处桃红柳绿,繁花似锦,好一幅桃红柳绿的图画,这天是三溪“永乐剧团”成立的日子。
这天上午,宝庆府邵阳县知县官陈吴萃在十名县兵护卫下,骑着马向滩头赶来。
陈知县行到江平村,滩头王乡长便在那里恭敬地迎候陈大人。
王乡长道:“三溪剧团创建是小事,何劳大人亲临?”
陈大人道:“王顺富老先生是三溪剧团第一任团长,他虽未进学,但他老人家的弟子有多人当官,有两个学生在朝为翰林,官居五品,也有些是外地官员,这就不同了,你没有在大官场混过,不知里面水有多深,你还是少说两句怪话吧!”
秀才、举人、进士都具有功名,童生则没有,正在创办三溪剧团的王老先生终生没有考上过秀才,终究只是童生资格,但他的弟子则有多人中了秀才、举人、进士,自己才敢站在儒林边沿。
王乡长连忙道:“还是大人说的有理,属下是末尾九品小吏,算不了是官,眼睛又近视,看不了多远,以后还请大人多加指教。”
陈大众瞪目道:“你嘴巴长刺,怪话连篇,从不饶人,给我将口闭紧点!”
来到滩头古镇,王乡长要带陈知县去看他早就想去的香粉纸厂和年画印制厂。
陈知县道:“本官这次是受王老先生之请,必先去三溪参加三溪祁剧团开业之庆,下午再来,古话道:‘戏不过午’,我午时正好能赶到那里,你也陪同我一起去吧!”
王乡长大吃一惊,他见午时快到,哪敢相留?
他连忙请大人换马,一路拍马奔向三溪。
来到三溪,王老先生与三溪乡贤乡绅们早已前来迎接,一同来到万人殿戏院,这时候正好是午时。
此时刚修建的万人殿,四周都是来此看戏看热闹的人,一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万人殿的戏台上摆着三献香烛纸马等祭祀品,上方正中挂的是戏剧祖先关汉卿的神像。
司祭王顺福一声:“奏乐,鸣礼炮!”
顿时锣鼓响起,早就准备好的四把三眼铳接连十二响,同时鞭炮争鸣,万人欢腾。
王老先生再高叫一声:“祭戏祖关夫子关老爷!”
台下一阵哄笑,有人道:“关夫子没唱过戏,他不会唱,只会打仗读春秋!”
王老先生连忙道:“我们所祭的戏祖是元朝关汉卿关老夫子!”
他正想回身主祭,但见陈大人已经双手拈香正在躬身祭奠戏祖关汉卿。秀才史达庭、刘友笙随同拜祭。
他大吃一惊,按原来拟定的程序,主祭必须由他主持。陈大人是朝廷命官,有特定的下属礼官,按惯例不用亲自主持各种祭祀活动,这次由他亲自主祭,显然有所不当。但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知道祭祀在进行时不可中断,只得低着头走到祭桌边。
只听陈大人参拜道:“晚生陈吴萃代邵阳万众参拜祭奠于前辈尊前:晚生赤身前来,未带一物参祭,请求老夫子莫怪吴萃草率,晚辈以布衣之身份,在此与三溪永乐剧团共祭戏祖。祭曰:国大曰地,民重于天,演戏求旺盛,看戏得平安。乾坤规模未改,人民愿望犹新。百煞齐去,千祥竟来。观众家业康泰,演者身体唯安。三溪祁剧团历经多年筹备,实属不易,现具铳炮礼花以接送,愿夫子保佑三溪剧团人运安泰,戏运昌隆。今略备三献牺牲,纸马薄礼,敬请领受,尚飨!”
祭拜后,他对王老先生拱手道:“僭越了!”
王老先生与众演员感愧莫名,但也分外荣幸。陈大人是国家官员身份,由他亲自主持祭祀,那是天大的美事。
陈大人走到台前,双手抱拳道:“各位父老乡亲,下官是陈吴萃,今日与王乡长来此地,特意参加三溪剧团开台仪式的,未受上峰指派,亦未受下面邀请,纯属碰巧而已,现以观者身份与各位同看大戏,今后请各位父老为三溪剧团多多捧场和支持,将来本人任满离任,亦请多加扶持,我万分感谢在场各位!”

陈知县是著名的清官,一举一动依照国法办事,从不横行霸道,对民众待之以礼,口碑良好,没有一点民怨。五年前他在湘潭县任知县,主导筹建过湘乡东山书院(东山书院后来改为东山学校,以隆回魏源的维新思想为教育目的,为国家培养过大量的人才,毛泽东、陈赓、谭政、柳宗陶、肖三,易礼容等杰出人才曾就读过东山学校)。他任邵阳知县后,励精图治,使邵阳焕然一新,前年和去年令县兵抓捕了数起拦路抢劫的土匪、今年又派县兵去长沙成功救回七个被贩卖的孩子和六名年青妇女。他还在县内修水利、劝农桑、固危房,政绩名闻三湘,他在清末乱世中为治理过的地方擎起了一片安宁的天空,三溪百姓和在场四方乡邻都很敬佩陈大人,将其视为勤政爱民、两袖清风的青天大老爷。
众人一听陈知县亲自到场并发表讲话,个个意外,连忙跪在地上,乱纷纷地向知县磕头,口称“青天大老爷!”
陈知县一看众人都跪在地下,也连忙叫大家起来,大家不肯,陈大人连忙走下戏台,令县兵和王乡长及四个乡丁一齐扶众人起来。
陈大人待众人起来后,拱手道:“我今天除了参加祭拜戏祖关前辈与庆贺剧团开业盛典,也是一个来看戏的普通观众,各位如此多礼,叫人何以克当!”
说罢,他反身来到后台,脱下官服,换上与其身材差不多的胖瘦的史达庭的衣服,折回台下,坐在一位老人的身边看戏。他又将亦步亦趋的王乡长赶开,王乡长只得带领县兵和乡丁在一边看戏,不敢有一分张狂的动作。
祭祀大礼顺利完成后,王老先生宣布戏剧开幕,这一场戏是观众们十分喜爱的《西湖借伞》和《五女拜寿》。
这两场戏,史达庭和刘友笙两名秀才亲自出演,演员中有三个女演员是从新化剧团借来的,因为《五女拜寿》中的旦戏较多,不能让人看低,才不得已这样做。
所有人知道本县知县陈大人在下面看戏,表演得更加卖力。
所有观众热情洋溢,因此次知县在场,不敢轰然叫好,只用掌声表示。陈大人见这场戏演得确实精彩,也连连鼓掌称赞。一时间,掌声如潮,有如排山倒海。
看完戏后,王老先生拉起幕布闭幕,大人令县兵又将幕布拉开,说道:“我在这里,还是拉开幕布为好,免得有人说三道四。”
演员们此时方才换去戏装向大人跪拜,陈知县一一扶起,向所有演员致意问好,说道:“你们演得很好,每一个动作都很到位,也很专业,戏剧虽然是一种娱乐,但也是观众的精神食物,难得你们如此刻困刻苦,你们都辛苦了,去吃饭吧!”
王老先生请陈大人和王乡长及众兵丁一同去用餐 ,陈大人道:“我现在就要与王乡长去滩头,外面人众很多,我在你们这里吃饭,反而不美。”
他问史达庭:“老弟春秋多少,是哪里人,为什么你的北京官话说得如此之好?”
史达庭连忙躬身道:“学生史达庭,是邻村塔石人,现在太学院府进修,因此懂得北京官话,多谢大人在百忙之中来三溪剧团主持开业并赐教!”
按明、清规定:凡有了秀才功名的人,对上官(除了皇帝外)只要行半礼,自称学生,躬身即可,不用屈膝跪拜,也不用自称:“草民”或“小民”,这种阶级之别没有人敢逾越。一个平头百姓无论他多富有,无论他有多特别,见了有功名的人都要下轿落马。
陈大人大笑道:“原来老弟还是太学生,是天子门生,怪不得演得如此好戏!老弟胸藏锦绣,将来定然前程万里!”
史达庭规矩道:“学生生于同治元年(即公元1861年)而今四十多岁,不敢奢望前程。前次还乡探亲,适逢剧团开业,学生便来参加,今蒙大人亲自莅临蔽地,蔽地生色万千!”
陈大人笑着点点头,来到友笙身边,笑道:“老弟气宇也不凡,戏也演得不错,定然也是有功名的人吧!”
王乡长接话道:“这是秀才刘友笙,是邻村井湾人,前几年中的秀才。”
陈大人对王乡长道:“我与刘兄在说话,你不要插言!”
刘友笙道:“史老大是太学生,学生不能与他相比,他是天之骄子,学生只是生员(秀才),学生有时给他提鞋,往往放错地方,让大人笑话了。”

太学生须有秀才功名才能受荐入京城取得太学生资格入仕途,但只能担任地方基层副职,其实清末时京城太学生的各项福利反不及地方上的秀才,只是徒有虚名。
陈大人哈哈大笑,对刘友笙道:“你头脑灵活,今后还可参加科考,前程仍然辉煌!”
说罢,他转身对王乡长道:“今后三溪剧团如有困难,你这位父母官要多多帮助。”
王乡长立即道:“请大人放心,只要有三溪剧团一句话,滩头一定尽力相助!”
王顺福与史达庭、刘友笙表示谢意!
王老先生拿出两个早就准备好的包袱,里面装着银圆。大包袱给陈知县,小包袱给王乡长。
陈大人摇了摇手,对王乡长道:“走吧,我们去滩头!”
他对王顺福道:“我奉命正在写《邵阳县乡土志》这本书,这种地志类的东西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写,如果有一点不对,就会被后辈盘查否定。我请了本地乡贤姚炳奎先生帮忙写作,现在事件繁多,急待处理,下次我抽空再来三溪。”
说罢,他与王乡长走下戏台,上了马,向滩头疾奔而去。此时霞光万道,天色将晚,他们还没吃午饭。
仅仅一年多,陈吴萃被吏部调往别处,由上官廉谨继任邵阳县令。
陈大人临走前反复嘱托上官廉谨要特别关注三溪剧团的发展,上官大人记住了这些话,后来数次请三溪剧团去邵阳参加公益表演,借此扩大三溪剧团的声誉。

由于三溪“永乐”祁剧团有官方作后台,有王老先生掌舵,有两位秀才执教,揉合了南北东西表演的精华,广大观众看了无不拍手赞美,名声更上层楼,生意也日益火爆。
新化来的三个女旦见三溪剧团生意好,各项福利也好很多,更有发展前途,便都与原剧团解约,正式成为三溪剧团的演员。
永乐一出现,很快挤垮了周围许多小剧团,他们都将自己的小剧团并入了三溪永乐。
1911年,大清政府暗然下台,由中华民国执政。
由于执政者的不断变动,政治脚步严重影响着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三溪剧团也在历史的风云中不断地波动着。
乡村剧团有四大致命处:一为形势:如果形势不许可,社会发生变故,这场戏是唱不下去的。二因根底浅薄,如果得罪了一些小人,有人在上面咳嗽一声,剧团没有了后台就会溃散。三为钱粮不丰:如果剧团收入不好,糊口艰难,再勤快也无用,只能等着散场了。四为人才空缺:如果剧组人员不全,人家来点戏这也没有,那也不会,这是无论如何也交不了差的。
三溪剧团在1911年改朝换代之时,以为难以坚持,没想到那些落魄回家的官员、富豪很多,他们恐怕新政府会追查钱财或另换制钱,前朝的钱财不再算数,搞修建又太显眼,有些主动捐了很多钱财给各剧团,三溪剧团也意外地接到很多捐款,生意剧增,钱袋反而鼓了起来。
他们到处唱堂会、跟潮流、应时节,最远则到过桃花坪、洞口、武冈、涟源、冷水江、新化、绥宁、新宁、城步等地。最绝的是:贵州黎平、天柱、铜仁和广西资源、龙胜也有人来请,但均被婉言谢绝。

据访悉:贵州、广西这些地方与湖南地域接近,有许多三溪和新化(后来之新邵小塘、言栗、五星)人在该地做工,为三溪剧团做义务宣传,将外地客人请来。
1932年,由于日本人的入侵,三溪剧团受到冲击,请人唱戏的人骤然减少。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时经过湖南,民心浮动更大,有钱人纷纷外逃,无钱百姓整日惊恐,再也无人敢唱戏看戏。
1937年,国共合作成功,上下一心抗日,请人唱戏的人则更少。
史达庭、肖顺智见剧团没有利润,便宣布剧团停演,全员解散。此时史达庭已经76岁,他将剧本、团务记录和戏服全部交由肖顺智、刘友笙、徐凤廷保管,期待将来重开。
1945年日本投降,中华光复,肖顺智、刘友笙与众人重组三溪永乐剧团,但此时的规模少了很多。
这年秋天,他们为了扩大声誉,在船形山上的周家崂唱了为时一个月的戏,使来往于三溪、城江、石柱,乌庙、塔石、井湾、延安边、里山、罗面、城上、滩头等地的行人容易看到,这年秋旱,天上没有下一滴雨,演戏过程波澜不惊,起到了轰动四面八方的效果。
这是一个十分空阔的地方,锣鼓、散筒等乐器只要一动声音,四面八方都能听到,在没有手机、汽车、影视的年代,确实是一面活广告牌,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聪慧。
1946年正月初八,三溪剧团在万人殿演出,时间大约两个月,听说卖包子、馒头、红薯、甘蔗等零食的站满了三溪一条街,由谭老板等商人购买许多白布,将万人殿罩了起来,由露天场变成了帐蓬,三溪剧团做到了令人仰幕和四方飞涌的景观。
此时的三溪剧团进入了全盛时期。
我以前对这种境况有疑问,人家都说看戏的人平时舍不得花钱,他们将节约下来的钱用到看戏这段时间,他们发疯之时,就大把将钱丢到“家官”篮子里,钱多又大方的人就捐款。
我突然明白了很多事,看戏的人图的就是这时候花钱,他们认为花这钱很值得。我还听说当时出现了大家都以当三溪姑爷为荣,找三溪女婿有光,争当三溪亲戚的局面。
1947年8月,隆回县成立,三溪由邵阳释出,归属为隆回县国民政府管辖。
此时国共大战难分胜负,国内动荡,民心不安,看戏者日少,剧团似受剧震。
1948年初春,由于解放战争局势激烈,人心益加动荡,官员、富豪们日夜进出三溪,三溪民众日益焦躁,无心看戏,剧团被迫关闭。
1949年11月,三溪解放,三溪民众与演员们一同载歌载舞,欢庆新岁月。
1950年新年刚过,演员们在三溪万人殿戏台临时编出一些节目,为歌颂中国共产党、欢庆伟大的新中国翻开新的一页。
1951年,众演员商量重组剧团。
1952年春,肖顺智之子肖光华重开三溪剧团,规模又小了很多,内容虽然亦旧亦新,演得妙趣横生,却深受三溪民众的喜爱。
1958年,旧戏被明令禁止,只能保留演歌颂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戏。
此时更换了一大批新人演出,以歌颂毛主席、共产党、新中国为要务。
这批新青年演了许多宣传戏和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杜鹃山》等戏,这些戏剧至今仍然被传为美谈。
通过这些戏剧,使我们这一代看到了新中国的伟大,也感到了人民江山来之不易,是他们拯救了中国,是他们拯救了人民,先辈们用智慧和血汗换来了新政权的诞生,这些戏剧启示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尊重,我们现在还庆幸自己有了这些伟大的先辈。
这些戏剧虽然缺少道具、缺乏时间,但这一代的革命青年有激情、有热血、有志气,有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有一往无前的革命胆气,他们自制了许多道具,并且很逼真。他们在排演时非常费力,我与建寅经常在大哥国兴的带领下,去看他们排演节目,他们白天正常出工干农活或上学,晚上又争先恐后的来排戏,我们当时就佩服他们这些哥哥、姐姐们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激情和干劲。
我每当想起这些,就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
他们不但为我们创造了历史世界,还创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1977年,国家实行体制改革,允许古装戏进入人们的视野,拍摄于1962年又被禁止放映的彩色故事片《刘三姐》首先被搬了出来,随后国内许多古装电影涌了出来冒头,一大堆港台古装片也闯进大陆市场,除此之外,很多古装武侠片也向市场进军。
国家为了繁荣经济市场,决定轻身上阵,实行逐渐开放。所有国营企业定为半国营、半私营的企业,而供销社走在最前面,
紧随其后的是医院、银行、学校和信用社等单位。
在此基础上,三溪剧场重开的策划者向等候已久的演员们发出通知:重整旗鼓,让闲置已久的古装戏剧回到人们的眼前。
接下来,就是演员的辛苦的排演。大家不会忘记:为了演好穆桂英这个角色,胡长风在三溪会场门口当众一人排练。仅仅为了穆桂英出场那一个动作,她反反复复练了很多次,那一股辛劳劲,至今令很多人念念不忘。
1978年,三溪剧团再次应运而生,剧团戏台由万人殿迁往三溪大队人民会场。
首先,剧团接到了三溪供销社为期三天的演出活动,演出地点是新供销社门外。
第一场演的是《西湖借伞》,第二场演的是《四仙姑下凡》。这两场戏都是以刘辉柱担纲主演女主角,演得非常成功。刘辉柱先生身段柔软、相貌姣美,唱腔功底深厚,这一曲唱下来,立即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他是苏塘公社的医生,与三溪有近二十里路远,唱戏很不自由,首先要面对的是公社医院的领导,但他以广阔的人缘、优良的戏剧功底、大方的性情和平时工作积极的记录赢得了医院领导的赞誉,给了他自由活动的空间。刘先生以高超的艺术表演,赢得了“三溪名媛”的美称,有人将他与梅兰芳排在一起。三溪人都知道,三溪名媛只有一个,那就是刘辉柱先生。
不久,剧团购买新的戏服、刀具、幕布,又重新绘制了背景、制作了假须发,使剧团、演员形象焕然一新,达到了逼真的效果,使观众们看得更加津津有味。
三溪剧团一炮打响之后,便接到了来自附近各地的邀请,人们被三溪剧团娴熟而专业的表演艺术所折服,稍微大一些的红喜事,人们首先想到了三溪剧团。来三溪剧团热情邀请的有来自滩头、周旺、桃花坪、双江、马头山、岩口、梅塘、大观、高坪、新化、五星、言栗、小塘、烂坝等地的客人。

演出是一种活广告,只要演出质量好、成绩好、受众人追捧,名声就会四处扩散。
由于三溪剧团有不错的口碑,优良的品质,就出现了一大般追戏看的人,这些追戏看的男女老少都有,有时比跟电影的人还多。
在此期间,隆回县领导多次下来亲临现场指导,在参赛中,三溪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剧团”、“先进艺术团体”、“优秀演出奖”和“五.一劳动团体奖”。
除了平时的红喜演出外,在新年时刻,三溪剧团的演员们会推掉所有俗务,带上演出道具,应邀去外地演艺。演出时间长达两三月之久。为此,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看不惯的蒋明德先生叹道:“唱得好,从三溪剧团这一层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的盛世来到了!”
1991年农历3月,我在城背造纸,就亲眼目睹了来自三溪剧团的演员上午在这里演出,演出的时间为三天。第一天,我没有造纸,与大家一边晒太阳,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自己的剧团演出。我高兴的说道:“好精彩,这是盛世的举措,这是盛世的成果,这是盛世的文化,这也是盛世的必然!”
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打工人流向外的普及、影视的逼迫、有古戏情结的老一代人去世或行动不自如,戏剧逐渐淡漠,红喜请剧团热闹的场面不再热闹,剧团便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线,由于入不敷出,许多大规模的剧团最后轰然倒塌。
有些白喜也将戏剧搬上不该搬上的台面,有人甚至连台也不搭,整场戏只有两三个人转来转去,不懂戏的麻雀剧用收录机中的现代曲调代替大戏中的古音乐,用便衣顶替光鲜的戏服,露不上妆的瓦刀脸出场,其效果可想而知。此时的小剧场沦落为假戏剧、耍小丑。不久,这些遍地开花的假戏在腰鼓队、洋乐队的驱赶下,暗然退出了舞台。
从此以后,剩余的乡村剧团雪上加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乡村小剧团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再也直不起腰来。
再鲜艳的花开了,就会有凋谢的一天。一直往上升的日月,也会坠落西山。再富有的人家,数代之后也会贫穷。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是自然的现象,是历史的必然。
三溪剧团也是一样,它并不是管理不善,也不是演员不努力,而是人流外出和科技造成的漫天大雾。
在家里留守的人家只有老人、孩子和其它种种原因留下来的妇女、小商店主,这些人离不开家门口,离不开孩子,一片豪华的外表下变成了孤零零的空巢,这样的人是没有闲情逸志坐下来看戏的,他们的任务是守在电视机前玩手机、守大门、看孙子。
在这种情况下,世道变了,人情也变了,剧团再怎么努力也扭转不了下滑的形势。
2001年,三溪剧团痛心地宣布:三溪永乐祁剧团从此歇业,期待来者。但愿将来时来运转,剧团有重开的一天。剧团团长兼导演刘友松先生仍然保存着众多剧本,以备将来度过寒冬,梅开二度。
梅开二度只要碰上暖春就可以开出了那个季节本不该开的花朵,如十月小阳春。但对于三溪这样的大型乡村剧团再想翻身却十分艰难,它的对手、天敌太多太强,似一座座翻不过去的大山。时代已经变换,我们美好的祈盼可能会遥遥无期。
现在的电影不再有影响力,电脑也没有活力,电视机也变成了摆设,只有手机不离左右。世上只有科技的力量最巨大,大得比一座大山还大。

三溪永乐剧团演出的是祁剧(首先流行在湖南永州的祁阳、祁东一带,当流向三溪时,两祁本地的戏剧反而首先衰落,如源于湖北黄梅县的安徽黄梅戏一样。)和花鼓戏剧,戏剧中有花鼓戏有祁剧,其戏剧主要节目下例:
春风亭、四仙姑下凡、赶子牧羊、十五贯、双怕妻、双卖武、刘海砍樵、鱼鳞寨、南山捡子、金钏会、打鸟、红绫袄、游凤凰山、破摩天岭、三困锁阳城、三请梨花、女斩子、辕门斩子、薛刚反唐、薛平贵与王宝川、玉杯怨、红霓关、大闹淮安、审霜审连、黄鹤楼、双拜寿、硃砂印、盗吕娲镜、血手印、五女兴唐、斩三妖、双槐树、秦香莲、劈三关、访贤记、闹严府、白蛇传、吴祥抢亲、草桥关等。
祁剧和花鼓戏所有演员和管理班子有:
王顺富、史达庭、刘友笙、刘凡兴、肖录生、陈建勋、肖顺智、肖光华、刘辉柱、徐超凡、李梓芬、李国兴、孙青林、刘衍胡、蒋井生、孙华林、申道云、孙先首、刘玉前、刘上达、严冬生、蒋国兴、刘盛达、孙泽龙、肖扶成、史庆生、刘友松、刘淑华、蒋雪花、龙宝平、李宏军、刘国铎、刘衍中、龙秋娥、严家治、刘社云、刘爱良、蒋梨花、孙海燕、贺秀云、孙国英、蒋柳英、胡长风、王国强、王德常、刘立松,刘军强、严家其、刘友柏、刘玉华等。
司乐人员:(前期无记载)刘友松、刘上达、严冬生、蒋国兴、孙泽龙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演宣传戏的人员:
刘友松、龙松贵、肖光华、严满田、孙诗文、刘盛全、严才劳、申道忠、申济华(三溪八队)、刘玉前、刘华秀、刘社云、黄艳君、黄腊梅、黄继军、孙一平、孙田英、刘立雄、等人。
这些演员们为大众留下过美好、矫健的身影和不朽的戏剧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人生在台上做出了一个美好的艺术榜样,将光芒永远照在这多姿多彩的人世间。
让我们祝福他们!
现将本文口述者和典籍罗列于下:
口述:蒋士英、蒋茂林、刘盛和、刘友松、刘带姑、肖复生、蒋国兴等。
典籍:《三溪杂记》、《三溪村志》第115----118页。
《三溪杂记》不是一本书籍,是士英先生手工书写,纸质为三溪所造土纸,边沿为线装,制作精美,书写工整。该书虽然很厚,所记甚广且杂,内有诗词、对联、传说,谜语、见闻、地理、地课等内容,惜并未成书,属手抄本,当为其次孙蒋伯录所收藏。
身在闹市不是家,深山泉流润闲花。
舞榭歌台留不住,翠烟散尽见天涯。
.
休在枝下数落花,山外车声唱繁华。
明月清风随处见,诸君何必听田蛙。
.
春风桃李遍天下,一夜梦里到君家。
落红满地人不见,青山无声落金鸭。
乐安昌宇作
2020年11月29日



主编简介:
汤慧,字苏慧,曾用名“汤智慧”,笔名(母性光辉、泽被苍生、慧儿、冰寒、慧子、慧辉),湖南邵阳作家协会会员、邵阳本土词曲作家,邵阳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马国际文艺家特邀书画教授。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录入《中国人才库》。2019年1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定汤慧为中国优秀诗人。
汤慧是一位视每一位中国同胞都是亲人的女作家,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她盼望中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快乐;她盼望人类和谐,天下太平。苏慧于2014年,身先力行在实践中专研自闭症导航方案,中国身影榜样尊其为“自闭症孩子守护神”。她的暖人事迹已有北京电视台、湖南都市、邵阳电视台、邵阳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中国县域频道、红网、新浪、腾讯、邵阳日报等全国各地一些大小媒体均有报道。
汤慧于2016年4月份分别随邵东市文化馆黄沪州老师深入学习绘画、随邵东市人民医院副主席王桂香学习儿童心理学,以便更好的帮助苦难深重中的自闭症儿童。
汤慧从师中国著名词作家邬大为老先生,获老先生爱心传授歌词技法;并获中国书画家朱建国老师爱心指导国画;2019随中国著名书画家苏本让老先生学习国画花鸟画。
汤慧于2018年入选“一带一路首届中欧邮票鉴藏年——杰出华人艺术家”邮票人物。
苏慧拜师中华鱼神陈洪,于2021年3月6日在邵阳众媒体见证下,正式举行了拜师仪式。
汤慧的多首原创歌曲已有北京电视台、邵阳广播电台等专访栏目播放。她与兵兵的多次画展义卖也同时帮助到了一些可怜自闭症孩子营养补给与寒冬送暖。

苏慧作词作曲已达近三百余首,其中她作曲作品《中国红》,由名模、演员兼歌手李亚敏携手2022中华民族春晚上演并获得银奖。
代表作有:《天问》、《巾帼说》、《拯救之旅》、《祥和中国年》、《爱烙中秋》、《中国少年说》、《中国同胞心连心——邵阳战疫》、《你是最伟大的母亲》、《新时代的金太阳》、《信念梁家河,矢志不渝》、《信念梁家河,民心所向》、《我与祖国血肉相连》、《厚德载物语》、《国色天香》、《最美中国年》、《怀念无疆》、《无私奉献者》、《圣洁心灵》、《郑州5号》、《不再让妈妈受苦受累》、《我是小青蛙》、《放歌洪泽湖》、《禅心看风雨》、《口罩警察》、《世博精神》、《你在——抗疫战场》、《妹妹你是水》、《回家的呐喊》、《欢迎回家》、《天安门怀开国大典》、《滴血的苦难》、《闻稻香,思神农》、《姐妹情深》、《阿妹你要等等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声里的中国》、《人民英雄不能忘》、《含着眼泪看你嫁给他》、《放歌洪泽湖》、《中国红》、《江南》…………等等
中国各地作者献给汤慧(苏慧)代表作有:《中华奇女苏慧》、《苏慧音乐响四方》、《不到邵阳非好汉》、《邵陵女星》、《苏慧之歌》、《崇高精神育心田》、《邵阳红杜鹃》、《苦荞荞》、《一盏神灯》、《中国女人》、《母仪之德》、《雨露》、《女神》、《颂湖南苏慧》、《中国好妈妈》、《邵阳山里的玫瑰花》、《奇女汤慧》、《梅兰竹菊》、《奇女苏慧》、《中华奇女汤慧》、《中国奇女苏慧》、《心系自闭慈母情》、《姐妹情深》、《我爱你妈妈》、《你比红杜鹃还美》、《邵阳山里的一枝花》、《你是好人》、《邵阳杜鹃红》、《爱播人间》、《为了一个约定》、《爱行天下总是春》、《心愿祖国孩儿壮》…………等等。
●●我的梦想就在前方,就在孩子们与他们父母开心快乐的每一个家园。————苏慧
●●汤慧的座右铭与她的目标指数:
座右铭——
以海阔天空话世界,以博大胸襟容天下。
目标——
望人性本善为良药,盼世间万物常诞昭。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为国家、为人民,更为全人类!
————苏慧

△△当伤害与践踏成为魔鬼的最大喜悦时,我应该把这些当蜂蜜慢慢品味、吞咽,并且消化掉。


*投稿请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老师,我们专程为作者的原创诗词、剧本、论文、小说、歌词、音乐打造推广宣传,我们有专业谱曲、编曲制作、专职歌手、明星歌手、录音棚录音、mv拍摄制、打歌谱、推广宣传、歌曲全网发行、歌曲KTV投放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汤慧在原创音乐基地欢迎各位高手,有需要谱曲制作音乐的老师,请直接联系我,百分百专业一条龙,并且为您的原创音乐网上发行。
需要将诗词精炼为歌词,也可联系我!
能把自己的歌词诗词谱曲成为音乐,这一定是任何一位作家最幸福的收获与自豪!
《神来之笔》圆你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