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读传家”寄良祝
文/云蒙山人
有缘千里来相会,何惧冰雨乱纷飞?秋意渐浓的日子,我和陕西洛南中年书法家雷琦瑞先生如约相见了。这一切,不仅源于未曾谋面的网络世界的相互了解,更因为一幅来自他朋友圈的《耕读传家》唤起了我的共鸣。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进可居庙堂之高,退可处江湖之远,而在这进退之间始终不离不弃的,正是生身立命的热土,成家立业的故乡。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和同为洛河以北的文艺爱好者、中年书法家雷琦瑞先生有了特别的缘分。

富贵本无根,勤勉自有因。家风的传承是最早的艺术启蒙。雷琦瑞先生的少年时代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勉强温饱,快乐读书。尽管他的祖上不是显赫的世家,但却有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每到腊月尽头,拿着红纸守在人家屋里等了差不多一天才摸黑回来的父亲总会对他说:“娃呀,你一定要把字练好!不说干天大的事情,起码能够给咱自己写对联,省得让人在黑天夜黑地等,拉下脸求人……”也正是基于父亲的殷切期望,琦瑞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好书法的种子,神奇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和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追梦少年一起长大。

但得百姓乐,何妨一身苦。成年参加工作后,琦瑞先生几十年工作在他的故乡石坡镇放大站,从事机器值守和新闻宣传工作。那时候,县级广播站的新闻稿件主要来自基层乡镇,而琦瑞就承担了所在石坡镇的新闻稿件撰写工作。他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所发稿件的种类、数量、质量在全县遥遥领先。从事新闻创作的同时,他的书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但“承包”了镇上会议活动横幅、标语的书写和布置工作,而且终于像父亲眼中那个需要抬头仰望的书法家一样,承担了四里八乡父老乡亲们的春联书写工作。年末那几天。他往往是不吃不喝,赶着将屋子里一大堆的红纸变成彰显着喜庆的红红火火的对联。每到这时候,往往是急急忙忙用一包泡面解决温饱问题,为的是赶在腊月二十九前,让所有的等待对联的乡亲们全部送回家,才突然发现自己家的对联竟然还没有写呢。正是这种日积月累的无私奉献,让故乡的人们觉得他是一个接地气的“公家人”,他的心总是离故乡那么近。

翰墨斜阳暖,诗书情意深。从石坡基层广播站转入网络公司多年后,琦瑞终于按照相关规定退休在家。在帮儿子带孩子之余,他在咸阳租下一间民房,利用时间开始了自己的相对专业的书法创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自不必说,笔墨纸砚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将自己的部分书法书法作品加以装裱,在市民集中的地方悬挂展示,不但听到了一些行家里手的精当点评,也获得了一些不少的收入,补贴延长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今年,他又在洛南县西城区阳光庭园什字路口西边,租了一层三居室的民房,建起了“仓颉故里琦瑞书画工作室”,茶余饭后,展楮挥毫,潜心古今,临摹钻研,从事书法创作。走进他的工作室,墨香之气文雅之韵猝然扑来而来,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成为这个80年代所建的小房子的主角和亮点,也让这普通的屋子蓬荜生辉。在这里,整张、对开、条幅、长卷,装绢、装框以及遍布桌下的宣纸将约60平米的房间占的满满当当,只有一张偌大的工作台整洁有序,留给这个书法道路上的追梦人。在洛南,他也借机会在腊月天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靠书写对联补贴一年的房租和代价不菲的笔墨纸砚。多亏老伴、儿女和孙辈们的支持,他在这匆忙的路途上和逼窄的空间里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本色最可贵,独留一抹香。仔细欣赏雷琦瑞先生的书法作品,它们具有极强的个人辨识度。这些作品行草兼修、结体轻巧、点划厚重,尤其是点的变化丰富多彩。对于撇和捺,雷先生也有自己的理解,给出不一样的运笔。飞白更是他的绝技。雷先生的飞白既有力顶千钧的一拉到底,也有戛然而止的瞬间收束,更有韵味独特的翻转回环。除了飞白,整幅作品中错落有致的遍布着厚重的点划,让人想洛州梅月堂主关于松树根的理论。这些厚重而不失灵巧的笔划变化,恰如生长在贫瘠的山坡上的松树根,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轻盈。他们既能坚持,又会变通,在艰苦的条件下回环曲折,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守手相牵是朋友,心心相印是知音。当我请求雷先生现场书写拍摄资料照片的时候,他和我心有灵犀,再次提笔,现场书写了“耕读传家”,表达他对我这个新熟识的朋友的良好祝愿。
土地是生命的根,故乡是艺术的魂。未曾再见,盼望再见。雷琦瑞先生这样的朋友,字如松根,人如兰芬,值得一生交往,长相陪伴。你若有书法方面的需求,无论是庆典、迁居烘托气氛,还是送人、赠友巩固友情,又或者是压在箱底坐等升值,雷琦瑞先生的作品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耕读传家寄良祝,诗书存世留真宝。凝望着这一件件来自草根书法家雷琦瑞先生的精美作品,我不禁为洛南有这样接地气的书法家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我坚信,当你有一天走入他的书法工作室和他深入谈,看他现场创作,你也一定会获得跟我一样的艺术的享受与人生的启迪。



【艺术简历】雷琦瑞,男,陕西商洛市洛南县人。大专文化,国家级书法家。中国国际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长安书画研究院商洛分院院士,商洛市、咸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仓颉书画院院士。特长草书行书,兼隶篆。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怀素、张旭、黄庭坚、董其昌、林散之、于右任、胡抗美、刘洪彪、苏怀清、程和华等古今草书名家帖体为蓝本,博取众长,兼收并蓄,潜心临摹仿效,体悟笔迹走势规律技巧,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形成个人风格。书法作品多次受到国家书法界老前辈的肯定和好评。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国展大赛,并多次获奖。其草书“宁静致远”“瑞聚华堂”“难得糊涂”“郑板桥竹石诗”“惟德动天,无远弗届”等书法作品,先后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学者及香港、台湾、澳门书画爱好者网购收藏。
电话:13992432826(微信同步)

工作室地址:
A.商洛市洛南县西城区迎宾大道 172 号(阳光庭园什字向西三十米路北三楼)
B.咸阳市渭城区人民路东段北门口北平街谷家巷 12 号


【作者简介】萧军,男,祖居商洛洛州,自称云蒙山人,普通从业者,文艺爱好者,愿结识更多朋友。
